企业精益生产制造推行,如何建立相应的绩效激励机制?

企业精益生产制造推行,如何建立相应的绩效激励机制?

  企业精益制造推行需要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

  1、引导员工关注先进制造全面绩效

  在经营活动中,由于短期目标的压力,员工往往不会自觉地用先进制造的安全、质量、效率、成本、组织发展等五大目标作为工作指南。通过建立以五大目标的关键绩效指标为衡量依据的评估与激励体系,才能让各级组织改变管理观念,实现全面绩效。


  2、让绩效激励机制成为撬动管理的杠杆

  真正能够激励员工的更多的是“你给我更好地干,我给你更多的报酬”。通过应用他们的知识和智慧改进工作方法,可以最有效地激励员工。企业将绩效机制误解为胡萝卜加大棒--将其作为控制员工及其收益分配的手段,绩效机制就会退化为绩效考核。这样一来,绩效激励机制几乎成了企业管理一剂毒药:衍生目标冲突、短期行为、隔膜等等问题。


  绩效考核往往带来的是对立与冲突,就像推动一个石头,推力越大,阻力越大;绩效激励机制应该是一支杠杆,驱动团队和个人努力达成目标,不要拿考核当大棒。学会应用绩效杠杆,只要轻轻一推,石头便会滚滚向前。


  3、用绩效激励机制激励和引导员工

  作为一个组织,都有强有力的行政权威,它是确保组织秩序和目标集中统一的基础。行政权威作为一种纵向的管理行为,在传递组织意志的同时,也在给组织和个人传递压力,而且这种压力直接导致防卫,人人自危。所以行政权威尽管非常有效,但却是有限的:不仅行政资源有限,而且行政效能有限,当员工对组织、对自己失去信心,行政资源就会变得苍白无力。因此,企业必须破除对行政权威的迷信和绝对依赖。


  弥补行政权威的缺陷和不足,就是在纵向的行政机制之外,建立横向的竞争机制。任何组织和个人,都希望比周围的组织和个人表现出色。如果企业能够建立一个让组织和个人彼此互相比较贡献(不是比较过失,否则又会回到消极面)的机制,激励和引导的目的就可以实现。


  4、先进制造推行中的绩效激励机制

  在先进制造推行之初,可以设立专门的先进制造激励基金[注释]作为绩效激励机制的运行方式,以驱动各级组织投入到先进制造。先进制造激励基金根据组织层级、管理目标的需要,通常包含团队奖励、专项奖励,以及总经理奖等几个部分。


  团队奖励是针对不同管理层级开展绩效评估与激励的机制。如针对一线员工的称职员工,针对基层的工段/班组建设评估与激励、针对车间的车间管理评估与激励、针对部门的公司先进制造评估与激励等。


  专项奖励是根据企业管理目标设计的特定的绩效激励机制。如改善提案与现场改善评估与激励,专题项目评估与激励等。


  5、先进制造评估三大功能

  先进制造绩效激励机制中,评估体系是关键。先进制造评估是一项原则性、操作性都很强的工作,它需要将评估与先进制造活动紧密结合起来。先进制造评估的关键是要把握评估的三大功能:诊断功能、指导功能、激励功能。

  ①评估体系要具备诊断功能

  通过评估,能够发现问题和找出差距。否则评估无法令人信服和利于改进。


  ②评估过程要实现指导功能

  就像一个医生,给病人做了检查后,不能说:你得的是不治之症,回去准备后事吧。医生不仅能看病,还要能治病。评估应该是专家团队与评估对象的沟通、对话与研讨。要能够在评估中帮助评估对象找到改进方法和解决之道。


  ③评估还应该有激励功能

  毕竟评估是对所有团队与个人绩效的判断,没有激励功能,当然起步到目标管理的作用。


  6、不能用绩效激励机制代替人事政策

  很多人在应用竞争机制的时候,有一个误区:一味地惩罚竞争中落后者。适当的处罚是可以的,但是如果某个组织和个人长期表现欠佳,经过管理辅导也不能改变。那不是处罚可以解决的,处罚也没有用。这只能说明这个组织或个人不胜任工作,最好的办法就是开诚布公地告诉这个组织或个人,对组织和个人进行人事调整。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06-27

企业推行精益生产制造可以帮助企业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和客户满意度等,建立相应的绩效激励机制可以促进员工参与和推动精益生产制造的实施,以下是建立相应绩效激励机制的建议:

    设定具体的指标:针对精益生产制造的目标,制定具体的、可衡量的绩效指标,例如生产效率、质量指标、成本控制等,这些指标应该与企业整体战略目标相一致。

    设计奖励制度: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奖励制度,例如,可以采用年终奖金、股票期权、晋升机会、荣誉称号等方式作为激励手段,以奖励表现优秀的员工和团队。

    实施绩效考核:对于每个绩效指标,应该制定具体的考核标准和评估方法,以便对员工和团队的表现进行定量化评估。应该在每个评估周期结束后,及时对员工和团队的表现进行评估,并及时给出评价结果。

    公平公正:建立绩效激励机制时,应该保证公平公正,避免出现任何歧视或不公正的现象。应该确保奖励制度和绩效考核标准公平透明,所有员工都有机会获得奖励。

    激励员工参与:应该通过员工参与和反馈机制,激励员工积极参与精益生产制造的实施,鼓励员工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以推动企业精益生产制造的不断改进和提高。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