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望鲁迅的作文怎么写`?

写鲁迅的文章名字叫<仰望鲁迅>,应该怎么写?要写出来鲁迅的思想,他对我们的影响以及我对鲁迅的感触,900字左右.高二的水平.最好把文章给我.谢谢`

清醒地活着——我对鲁迅的理解(黄天不上原创)
《我也是鲁迅的遗物——朱安传》一书(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9年12月第一版),作者引用了鲁迅《寡妇主义》中的话:“至于因为不得已而过着独身生活者,则无论男女,精神上常不免发生变化,有着执拗猜疑阴险的性质者居多。欧洲中世的教士,日本维新前的御殿女中(女内侍),中国历代的宦官,那冷酷险狠,都超出常人许多倍。别的独身者也一样,生活既不合自然,心状也就大变,觉得世事都无味,人物都可憎,看见有些天真欢乐的人,便生恨恶。”继而指出:“鲁迅对独身者的变态心理看得这么透,人们不由联想到他自身,因为他的生活也等同于独身。”引用这段话,是因为,这不禁让人联想到很多人,包括某某某……当然,也少不了自己。
幸福感本身是一剂强烈的麻痹药,让人不想沉下心来思考。清醒者的痛苦却是不得不面对血淋淋的现实。而沉醉于幸福中的人却能够忘记潜在的危险,宋王朝半壁江山,却比以往任何一个朝代更加歌舞升平,或许从这个角度也可以解释。
然而最痛苦的事,莫过于清醒地活着。活得越清醒,越能够感知人性,越能够理解怜悯,越将与自我剥离,精神也越加痛苦。幸福这剂麻药似乎触手可及,找个人能够与自己一同麻痹,在相互安慰中共同把小舟摇向生命的终点。在风浪中,因自己的小舟还那么平稳,所以也还有麻痹自我的资本。我的确也期待过。——成就鲁迅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他的婚姻,从更广阔的角度来讲,或者称之为命运。与朱安的婚姻不能拒绝却又无从改变,对朱安鲁迅不知道是该恨还是可悲。可怜人必有可恨之处,恰恰这句话又囊括了发语人自己。对吾民,怒其不争;对自己,怒己不争。命运(英文翻译成Fate,除了有命运之意,还有毁灭、灾难、死亡的含义)在折磨中造就人的精神,少有殉道者一开始就愿意接受坎坷的天数,大家不是呆子,只不过得了命运强迫症。不能够抗拒命运,但也不屈从于命运,难以在物质上超脱,就在精神上超越。所以鲁迅弃医从文,从救治人的肉体到希望救赎人的灵魂。遗憾的是,他在看到希望的同时不断失望。因为他无比清醒,假如知道自己不清醒,那是有的治疗的;然而他看到的多是未曾认为自己犯病的人,被眼前卑微的幸福所麻痹。——对后者,心理咨询师一般处理方式是直接转精神病科。实际上,即便是前者,相对于糊里糊涂地拥着自己小小的幸福活下去,也强于清醒地看着自己肉体的腐朽和精神上的割裂。况且,你说别人讳疾忌医,别人一定会说你老变态,只是一昧的嫉妒。鲁迅想必会在心里面骂“坐稳了的奴才。”他不出声是因为说了病人也不懂,不如不说。有的人虽然清醒地看到自己的腐朽,要想拯救,却不知道如何下手。宗教等等意识形态流派恰当地进行指引,于是绘就出清晰的蓝图,无论真假,那都无异于合成了更猛烈的一剂麻痹药,教众便成了更加安稳的奴才。鲁迅要为人治病还得同释放病毒的人搏斗,想必很难。我想,他也一定曾失望过。毕竟和那么多丧尸一同生活,自己也会麻木。更何况,说那么多都有病,难道医生你自己没病?或许应该反过来,病得不轻的是医生你自己吧!若不是生活练就他的尖刻恶毒与偏激,或许早已经动摇,早已不能坚持把住自己寻找光明出口的信念。
在思想秽浊的时候,即使只有三尺的溪水,同样可以溺死人。尽管只需站直了身躯,便不至于淹亡。遗憾的是,很多人已经忘了怎样站直身躯,更不会理解怎样才是不做奴才。真理只掌握在少数人手里。因为变革初始始终只可能是一条线形曲线。然而那个特殊的时代甚至是今天,西式的民主也远非真正的民主,因为统治阶级仍然是掌握实权的既得利益阶级,他们没有让位于人民。政治始终都是权力者的游戏。社会的上层建筑在金字塔的顶端,俯仰众生,虽然威风,但第一要解决的问题是怎样才不至于掉下去,即便是一定要掉下去,也要寻求软着陆。戈尔巴乔夫在斗争中输掉了游戏,所提出的最后的要求是自己的待遇。可见,作为教主,他不是什么清教徒。《仙剑》里有一句话,教主从来自己不信教。戈尔巴乔夫最喜欢讲“民主”,但当“民主”指向他时,却受不了。赫鲁晓夫会见西方领袖时常挂在嘴边的一句口头禅就是“我们将埋葬你们”。勃列日涅夫曾私下对自己的弟弟说:“什么共产主义,这都是哄哄老百姓的空话”。可怕的不是教主一个人不信教,而是整个顶层的利益集团不信教,却又绑架了教众的精神。
旧中国两有个恶的积习:一是好事可以冠冕堂皇地说,但不会做;坏事可以去做,但不能说。二是易受煽动,又惧改变。但凡接受了新观点的人会立刻与未接受的人划成两派,倘若一派是外国人,则会和风细雨地探讨,偶见争执;若是自己人,不你死我活才怪。因为谁赢谁当庄。这是普天之下的通理。政治斗争深刻之处不是看你做了多少好事,也不是你做了错事能否及时改过,而是做错事的那一瞬间是否有足够的力量把你赶下台去。如果统治集团达成一致,那么新旧主子一同执政也非不可。所以旧时有两句“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倘若只是换了主子,也只是换汤不换药。
扯远了。鲁迅其实只是想找个精神上的伴侣,不用与他齐高,但他内心也希冀与他般配。遗憾的是,命运开了个玩笑。许广平应当离他的境界和期望都有着相当的距离。只不过,许带来了鲁迅之前一直所抗拒的能为之麻醉的物品。是性与爱。我个人揣测,性的比重要高于爱。精神上缺乏深刻的交集,爱的养分容易损失吧。人与人已然隔绝,精神上不能相交,却更要在语言上作尽掩饰,于是,表面上没有误解,然而内心间却横隔着永夜的墙壁。如果可以被理解,鲁迅或许会选择作为战士早死早超生,因为没有那么执意的怨念。然而,就是因为没有生活上无法德圆满和外界的不断冲击,所以这剂量的麻醉剂还麻不倒精神上的巨人,Fate让他刻薄到底,让他反复批判自我和他人的精神,用锋利的手术刀划开死结。我枉自猜测,或许,他也曾在选择安稳地坐奴隶和流离颠沛的生活中不断自我折磨。更因为清醒,这种折磨才那么彻骨、才那么撕心裂肺。因为牵扯的不仅仅是他一个人。所以这也使得他更为怨毒和尖刻。
智者说“思想是有锋芒的,真正刺痛人并流血的是思想的锋芒。”鲁迅的锋芒则属于这一种。实际上,那句诗“锋利不是过失”我想仅用在鲁迅身上才是真正的贴切。将来或许会有超越,但起码可以空前。
西方有经济人命题。根据经济人假设命题,又可以推导出“一般等价论”。这其实也是什么血酬定理的源头。血酬定理太复杂,当然劳动人民简化版就指“出来混早晚要还”。因为血酬定理是东方人的作品。西方人善于把复杂的变简单,中国人善于把简单的变复杂。一句话,简单说,可以用钱这通行单位来衡量一切,包括生命、爱情、贞操等等。我们一再否认有些东西不能为金钱所衡量,可我们又偏偏拿钱来衡量。然而不少人却仍留有好事可以冠冕堂皇地说,但不会做;坏事可以去做,但不能说的积习,所以,不能将钱与生命、爱情、贞操混为一谈,所以厉害的人物,私底下已经这样做了,让生命、爱情、贞操转化成明确的价码;而更厉害一筹的人物,却盗取了生命、亵渎了爱情、强夺了贞操,还不必付出一般等价物,因为他坚持二者不能混为一谈,就让他白拿吧,这是Fate。这样厉害的人物,才是真的厉害。
动画片里有个叛逆的鲁鲁修。他其实也是想做奴隶而不得的人,但命运非要逼他抗争,灭了他一个人其实没事,绝大多数人见斗不过都会认命,但命运还要荼毒他所想要守护的亲人爱人。这不是逼上梁山么?说到底,只不过是命运毒过了头,如果多给鲁鲁修一点点值得麻痹的幸福,或许,他都便会动摇,然而,东方式的法则是命运把你逼迫到极致,然后又让你去改变命运。命运让他活了下去,又让他能够不断地持续强化自己不当奴隶要当主子的目标是什么,所以他清醒而又痛苦地坚持着,他肯定了自己可以暂时恶行的理由,最终虽然了了账,但起码他没有背离自己的初衷。他胜利了,即便这种胜利会付出极大的代价,他也会买单,因为他和很多殉道者一样,清醒地知道,这就是一般等价定理:救赎,同样需要代价。然而,对于人来讲,任何事都要付出代价,尤其是清醒地活着,这种代价是巨大的。因此,我想并不用人人背负。因为人人都能背负的时候,或许已经连地狱都变成了天堂。
(估计超过高二的水平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06-22
关于你的记忆在我的童年就开始流淌,一直延续在我的成长道路上。也许你的身影并没有从一开始就博得我的敬佩,曾经觉得你没有什么不同,也就是一个文人用他笔述写着那个时代,那些往事。

  在我还未洒脱一身稚气时,拜读你的文章,我曾有过这样一段暗想:你的文采也不过如此嘛,文章没有用华丽的词藻,没有一连串使人折服的修辞,什么打伏笔,什么前后照应,什么突出中心,也都不在情理之中嘛。只是有一种莫名的情感和涌动在你的文字中。

  于是,你的光芒没有在那个时候于我的心中闪烁,然而,时间的流逝却让你在我心中蜕变,那个崭新的你在不久后就出现了。

  成长让我明白你笔下的尖锐,让我看到你的诚实,你的爱国,你的无所畏惧,你的大义凛然,孰重孰轻…你就这样被铭记---鲁迅。亲眼目睹为准绳,白色恐怖的年代里,鲁迅先生那叫鲁迅,愚鲁而迅行,大愚如智而行事迅速快猛,文学家与革命家在此刻并现。

  你用伶俐的口齿,解放人们的思想;用一只笔杆子,痛打资本家的“走狗”;用犀利的目光,笑过“二丑艺术”;用凸起的颊骨,骂过“聪明人”和“奴才”。思想光芒不受时间与空间的阻隔。这便是你,鲁迅。

  你创造了孔乙己和阿Q,以此来唤醒麻木的世人,来告诫你生活着的社会。可谓举世浑浊你独清,众人皆醉你独醒。面对他们腐朽的灵魂,你更多的是批判,而不是同情。再如《肥皂》中的四铭、《高老夫子》中的高尔础等,表面上道貌岸然,实际上满肚子男盗女娼,或是封建道德的假道士、假道学,或是不学无术的文人垃圾、文人败类。一一给予严厉的批判,你的思想给黑暗的社会带来了新的曙光。

  毛主席评论你:鲁迅在中国的价值,据我看要算是中国的第一等圣人,孔子是封建社会的圣人,鲁迅是新中国的圣人。我深信这样的评价是准确的。你的思想影响着世界的昨天,今天和明天……每当想起你,我便有了前进的力量。无论前沿的道路有多么坎坷,我都不再畏惧。因为有你,我可以挺起胸脯,大步向前。

  也许评价你的人已经太多了,你灵柩上覆盖着的“民族魂”三个字的旗帜已是你一生的写照。我的文字也就变的微乎其微,但这是心底的声音,是我的情感之言。

  鲁迅先生,愿为你的思想喝彩,你的行动喝彩。你耳濡目染的文字里,有着最为深沉的感召力,成长中的我会细细领悟,去体会你笔下的涌动,震撼…

  鲁迅,我心中的鲁迅……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2-06-13
鲁迅是中学语文课本中被提及次数最多的作家,但孩子们非但没有走近鲁迅,反而产生了一种敬而远之的情绪。这是我在讲授鲁迅的作品时感到最为棘手的地方。我尝试着去了解这种情绪的由来,于是发现在孩子们的眼里,鲁迅只是一个被概念裹挟的符号,“文学家、思想家、革命者”之类的界定让孩子们觉得高不可攀;分析作品时偏重于强调政治意义,又让孩子们觉得兴味索然。 我们为什么会在努力走近鲁迅的过程中反而远离了鲁迅呢?面对这样一个问题,我的心情不由得沉重起来。因为如果在这个问题上寻根究底的话.最后触及到的竟是我们语文教学的弊病。那就是我们仅仅将语文当成了一种工具,一种用来灌输政治思想和修炼文法的不可或缺的工具。一旦我们开始用急功近利的眼光打量语文的时候,我们也就失落了其中的精髓。 而我们的评价标准将直接影响到孩子,他们也开始用急功近利的眼光打量语文.振振有辞地嘲弄鲁迅。因为就鲁迅来看,无论是他的摇旗呐喊.还是略显晦涩的现代白话,在今天都已失去了工具的效用。于是.面对鲁迅的作品,孩子们顺理成章的疑问便是——“学习鲁迅有什么用?”要知道,如此劝和的反问,其逻辑是由我们给定的。 我尝试着引导孩子们自己解决这个疑问。在我教的三个班级中,我鼓励他们看鲁迅作品的选本,将他们以寝室为单位划分为一个个读书小组,以便随时展开讨论。我规定他们每个月都要写出读书报告,并抽取一节课的时间予以交流。在读书的过程中,我引导他们将既定的概念放置一边,面对鲁迅的文字,直接描述自己的感受。我深知转变观念的不易,但我坚信多读总比不读好。第一个月过去了,从递交上来的读书报告中,我欣喜地看到走近鲁迅的可能:刘阳从(呐喊)开始,思考作家的责任;王逾由(灯下漫笔)反省我们的奴性;戴佳妮的文章中的意象竞有了几分鲁迅的味道;贺伽贝、马越、张雯君和万迪菲努力从<过客)中把握中期的鲁迅…… 当然,面对鲁迅,更多的还是疑问。有所感悟也好,充满疑问也好,最重要的是,在阅读的过程中,孩子们和鲁迅一起开始了思考、探索。这才是阅读鲁迅的意义所在,这才是语文教学的目的所在。如果说这种思索是内在的话.那么,孩子们课堂上的表现却是外在的。到我讲授<药)一文时,我发现他们的态度改变了,由“漫不经心”变成了“聚精会神”。当我给他们讲述我心目中的鲁迅的时候,我看到的是一双双充满渴求的眼睛,而以前,我从这些眼睛里读出的是一股令人伤心的抵触情绪。读书活动顺利地展开了,但是,要在短暂的40分钟内与学生们交换“我之鲁迅观”,显然是仓促的。这时,校领导建议我开设“鲁迅研究”课题,我欣然受命,居然尝到了“振臂一呼,应者云集”的滋味。 是否还在做“奴隶” 鲁迅先生写的文章总有许多让我不明白的地方,但《灯下漫笔》一文中有几句话却让我印象深刻:“我们极容易变成奴隶,而且变了之后.还万分喜欢。”说到修史的题目的时候,更直截了当地将历史分为两个阶段:“一,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二,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文末呼吁:“扫荡这些食人者,掀掉这宴席,毁坏这厨房,则是现在的青年的使命广为什么独记住这些?也许从中隐约感觉到了什么。我总觉得这些话给我很大震撼,确切地说是恐惧。我们总是拿鲁迅的作品来分析,作为我们批判过去时代人性的堕落、麻木,批判旧社会黑暗本质的证据、武器;用它来作语文课上的政治教材。我们这样做,是因为我们自认为推翻了那个时代,继承了鲁迅的志愿了吗?当然,否则我们怎能一本正经地“学”鲁迅,大模大样地“供“鲁迅!我们这样做,是因为我们不是那些“食人者”,更不是“奴隶”吗?当然.毛主席不是宣布我们翻身做主人了吗!但是仍会震颤,因为读了这些话,我感觉那个奴隶时代还没结束,感觉辜负了鲁迅先生对青年的期望。没错,剥削少了,旧社会的三座大山都推翻了,我们没有理由再做奴隶。但奴性变了吗?当面对现今下岗的抉择时,多数人不去苦思如何去自立,而是为政府有待业救济,有再就业帮助而庆幸。有人自立成功了,媒体大肆报道。为什么?这样的人太少了!我们少有创业的想法,只是希望体制的改革,不要革到自己头上或革得轻些。只希望枷锁不要拴得太紧,而不求挣脱,这不是奴性?或许,现在的我看成人的社会太早了。但我觉得即使作为学生,我们中有很多人过早地失去了年轻人的朝气。有人显得 很老成,有的太现实。几乎都学会在人前留一手,少说话少惹祸。谈到学习,多数是机械的,确切地说,学习并不是我们的追求,倒更像是工作。学科的重要性只在于它是否紧迫需要,是否被老师看重。我们缺少学习的渴望,没有学习的活力。我的一位叔伯曾告诉我,他那时学习是如何如何的“饿”。可现在学生中“饿”的人太少了。面对他时,我也只能回忆自己是如何机械地“吃”了几年的。面对如今的教育改革,我们一方面觉得失去了创新的能力,另一方面又感到能否创新对于我们学生都无所谓。我们还是老师怎么说,就怎么干。对争什么我们已没多大兴趣,宁愿当学习的“奴隶”。这样的我们,难道不是还在做奴隶? 鲁迅先生最喜爱年轻人,把希望寄托在青年身上。可我虽是一个青年,却常感到自己身上有着不符合年龄的暮气。读了鲁迅先生的文章之后,除了惭愧,我们是不是应该做些什么呢?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