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括新中国成立之初 我国公共卫生事业发展迅速的原因?

如题所述

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公共卫生事业发展迅速的原因如下:

1、成立了卫生防疫体系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主要是学习前苏联卫生防疫机构建设的经验,结合我国防病治病的实际情况,开始试办卫生防疫站。1953年1月,经政务院批准,在全国范围内建立卫生防疫站。到1965年,全国各地共建立卫生防疫站2499所,形成了遍及全国城乡的卫生防疫网络。

2、成立了地方病防治体系

为了加强对防治血吸虫病工作的领导,1955年11月,成立了中共中央防治血吸虫病领导小组(后改为血吸虫病防治领导小组),各省、地、县级党委成立了相应的领导小组各级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同时卫生部成立了血吸虫病防治局,同血吸虫病办公室合暑办公省、地、县建立防治所站等机构。为加强对鼠疫、克山病大骨节病地方性甲状腺肿等地方性疾病的防治,1960年3月,中共中央又成立了北方地方病防治领导小组,各病区省地、县也成立了相应的领导小组及其办事机构。

3、成立了妇幼保健体系

为了保护妇女和婴幼儿的健康,人民政府十分重视妇幼保健机构的建设。在卫生部内设有妇幼卫生局(后改称妇幼卫生司),统一领导全国的妇幼保健工作;各省、市、自治区卫生厅(局)均设有妇幼卫生科(组),县一级都由妇幼卫生的业务机构代行行政职能。除在各级综合医院、卫生院设立妇产科和儿科外,还在全国各地逐步建立了妇幼保健站(所),到1965年,全国共建立妇幼保健站(所)2910个。设在地(市)级以上的妇幼保健机构,大都设有门诊和病床。

4、成立了国境卫生检疫体系

为预防疾病传播,新中国成立后不久即召开了交通检疫会议,开始筹建检疫所,并同时收回旧政权遗留的17个检疫所,划归各地卫生部门领导。到1967年,全国共建有海港(江河)、航空和陆地边境检验所(站)37个。这些卫生检疫所(站)负责出入境人员、交通工具、行李货物的检疫查验公共卫生检查监督、传染病监测等项工作。

扩展资料:

公共卫生事业属于公益性事业,而且我国改革开放前实行的是计划经济,因此公共卫生事业发展的资金主要由政府或集体提供。

在这一时期,专职公共卫生机构大多都是全额预算管理单位,其支出全部由国家拨款;承担部分公共卫生职能的厂矿医务室、农村卫生室等非专职公共卫生机构的经费主要来自于企业、乡政府和村集体。

虽然经费绝对数额不高,但由于在计划经济时期医药产品的价格受到严格管制,公共卫生服务的成本一直处于较低的水平,足以保证公共卫生机构正常开展业务工作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4-28
因为有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响应,主动参与,所以成绩斐然。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