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与国产电动汽车相比较优势在于哪里?

如题所述

斯特拉电动车相比于我们国产电动车来说非常受欢迎,优点也很多,下面我来一一列举一下。

提到买纯电动汽车,大多数人第一反应都是特斯拉,尤其是最近特斯拉的频繁动作,让特斯拉的知名度变得更高,讲真,有时候都觉得买纯电动汽车不买特斯拉似乎都会被人嘲笑。那么特斯拉到底好在哪,为什么就是比国产纯电动汽车受欢迎?



尤其是在国产纯电动汽车发展到今天着这种情况,还有很多人国人如此追捧特斯拉。讲真,如果追捧的是奔驰、宝马,或许我也就不说什么了,追捧特斯拉的确是让人好奇。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样好奇吧,所以我问了一大圈喜欢特斯拉和买特斯拉的朋友,简单总结了下面这几个原因。



不得不说的是特斯拉的想法是很超前的,这点国产车企里面好像也就蔚来有的一拼。不论是充电站,还是快充的想法与实现,实际上特斯拉做的都是快人一步。

最近特斯拉充电站所谓的充电5分钟,续航120公里不也是在很多人心中激起波澜了吗。讲真,对于纯电动汽车,你可以不在意续航,毕竟市内代步够用,高速2、300公里范围内肯定有充电桩,但是谁也受不了动辄几个小时,或者十几个小时的充电时间,难道不是吗?



其实国产纯电动汽车的技术并不差在哪,但是和特斯拉比起来,在一些方面还是比较弱的,比如说自动驾驶,虽然这一功能目前只能作为辅助功能使用,但是尝试过的小伙伴都知道特斯拉的自动驾驶如何。

不过对于国内的用车环境来说,我觉得基本上也就是能让你低头拿东西的时候更安全吧。除了这一技术之外,那就是充电技术,不能说特斯拉的电池比国产车好多倍,但是耐用的程度或许并不同,续航大多数时间是更长的,这点是让人羡慕的,而且充电时长也比很多国产车企要好,只能说车主愿意买、敢买,还是有原因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8-24

特斯拉采用的是松下的三元锂电池,拥有多项电池技术的比亚迪选择的是磷酸铁锂电池,其中,三元锂电池能量密度大,在续航里程上是要碾压国产电动车的。Model 3已经采用了21700的镍钴铝材质电池,成分配比已经达到了惊人的9/0.5/0.5。而国内大多数电动车还都采用镍钴锰材料电池,配比最高也只能达到8/1/1,这就形成比亚迪和特斯拉在续航方面的较大差距。

但是,比亚迪拥有自己核心的电池技术,未来发展有日可待。特斯拉通过购买松下的电池满足高续航的使用,却带来的是成本的直线上升,目前特斯拉电池已经占到整车成本的40%-50%。而近年来通过加快生产速度,寻求新的电池供应商,也在逐渐转变这一状态。

回到电池能量转换装置电机设备上,特斯拉使用交流异步电动机,比亚迪等国产品牌使用的是永磁同步电机,两者的区别为:交流异步电机成本更低,结构简单,低速状态效率偏差,耗电量大,整体性能偏强。永磁同步电机成本高,低速节能,对稀土资源有严重的依赖。在这一点上,特斯拉依靠强大的续航里程,可以很好的发挥交流异步电机驱动的优势。

说到特斯拉独有的核心技术——BMS电池管理系统,采用的是主动式均衡的设计,可以很好的将电池能量进行分布,充分传递到车轮。而国内大多数厂商都采用的是被动式的设计,丧失了很多能量的转换,带来的是成本的下降。

主要产品竞争力对比,各自定位均不同

随着大量Model 3的交付,关于这辆车的各种问题也接踵而至。车标掉了、大屏黑屏、辅助驾驶跑偏、装配工艺太过粗糙等黑料不断发酵,但依旧挡不住人们对体验它的热情。有人戏称这才是买到了真正的特斯拉!500多公里的续航与3.5秒的加速成绩让它产品有了卖点,最新升级的驾驶辅助系统可以实现变道和超车等等,造就了大量用户关注它的核心意义。

相对于产品本身,特斯拉的充电技术的革新也是国内许多新能源车企所缺乏的。最新报道的超充V3从9% 充到90% 只需耗时35分钟,很大程度解决了充电时长的问题,而对于国内的配套设施将是一场巨大的考验,同时更多新功能可以在线进行OTA升级。

对于比亚迪来说,唐EV在与同价位产品竞争中具备很强的实力,百公里加速4.4秒,整体较高的配置,永磁+同步的双电机的组合,可以说在这个价位区间中性价比颇高。

第2个回答  2020-01-30

特斯拉2003年开始研发电动汽车,目前仍然是电动汽车行业的标杆。

1)特斯拉的电动汽车电池技术

特斯拉早在2016年的Model S上就配备了100kwh的动力电池,等到4年之后市场上才出现了第二个能做到100kwh电池包的车企——蔚来汽车。一台特斯拉中包含着上七千多个小电池,如何对这上千个电池进行精准的充放电以及散热的控制就是特斯拉电池管理系统的厉害之处。

2)特斯拉的电子电器架构

 

整车的线束非常复杂 线束总长通常都要

特斯拉一直在不断优化自己的电器架构,整车的线束长度从当初Model S的3km,优化到了现在Model Y的100m,效果惊人。

3)特斯拉的自动驾驶技术

特斯拉在品牌建立之初就曾经夸下海口要在未来实现完全的自动驾驶,虽然这个时间点一直在“修正”,但足以见得其在自动驾驶领域中深耕的决心。

4)特斯拉的智能技术

OTA空中升级,让用户手中的车辆不断成长;远程诊断技术,使得在线维修故障车辆成为现实;中控屏幕娱乐系统,让车辆真正成为了用户的伙伴。

5)特斯拉的超充技术

特斯拉最新的V3超重装的瞬时充电功率可达250kw,这意味着你只需要10分钟的时间就可以获得二百多公里的续航。虽然保时捷已经在研究450kw大功率充电技术,但特斯拉V3依然是目前已上市的最快的超充桩。


但即便现在特斯拉有种种优势,我认为将来国产电动汽车绝对是能够与特斯拉一挣高下的。

对于我们这种发展中国家,很多科技产品我们都是起步较晚,但是借助前人的经验我们继续研发一样能够后来居上。特斯拉在2014年的时候公开了200余项电动汽车相关的专利技术,目的是为了促进整个行业的共同繁重,市场做大了,就不愁分不到蛋糕。也正是在那式国内兴起了一批造车新势力,经过几年时光,大浪淘沙,已有像蔚来汽车、小鹏汽车这样的企业杀出重围。而且,他们以已经逐步走出自己的发展节奏。

 

小鹏汽车主打汽车的智能属性,自研L3级别的自动驾驶技术。其车载娱乐交互系统也做了很多符合中国市场需求的研发:中文语音操控识别迅速、准确;车机导航、音乐均与国内主流的平台高德、酷狗合作;车载KTV、车顶摄像头更是极大地增强了车辆的娱乐性。

小鹏汽车也在潜心研究自己的超充技术,目前小鹏超充使用180kW双枪直流快充,双枪功率可进行智能柔性分配,单枪功率可达120kW。虽然与特斯拉最新的V3超充桩的250kW还是存在一定的差距,但小鹏汽车所公布的信息未来通过升级扩展之后充电能力将最高可达450kW。

 

小鹏汽车的超充站

所以我觉得,国产电动汽车干不过特斯拉只是暂时的,在中国这样一个巨大且不断发展变化的市场中,国产电动汽车将有更为广阔的前景。

第3个回答  2019-08-24
我们选取了国内外的几部典型的车型:比亚迪E6(国内)、特斯拉Model S(国外),进行对比及其研究现状的分析。

我们对两部车进行对比分析:

Model S的优势在于电池的布置,其把电池进行了模块化的处理,如下图这样可以把电池平铺在地盘上,而厚度仅略大于一节18650电芯的厚度即65mm。这样有助于降低整车的重心,并且平铺式的电池有助于增大散热面积,是电池工作更加高效,能量利用率更高。这样做还有一个好处就是无需大量的电线从驾驶舱下穿过,极大的降低了电磁辐射。并且每个电池组一个电池管理系统也极大降低了故障率。

而BYD E6的电池和电池管理系统是分离的,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电池管理的难度,并且堆积式的电池也造成了上述的好多问题。可见其不是最优化的布置方式。

再有就是电机的布置。Model S的后置后驱模式需要后面一个西瓜大小的电机,这样所占体积较小,减小了前轮的负担。而比亚迪E6整车仅仅采用一个电机,这使得它需要占用前备箱的空间,并且使得整车需要传动装置才能实现后驱或是四驱。但是单一的电动机减小了维修的难度和成本。但是当我们真正去了解这两款车的时候会发现,Model S的同时有前备箱和后备箱,而BYD E6则仅有后备箱。细查其原因,我们发现,BYD E6需要对稀土永磁电动机及其堆积的电池组进行高效的散热,并且需要大量的独立控制模块,所以就占用了传统发动机舱的大部分空间。而由于Model S采用了4极交流感应铜转子电机,而非传统电动车所用的稀土永磁电机。感应电动机属于异步电动机,它不像永磁电动机那样“矜贵”,感应电动机具有强大的温差承受能力,而永磁电动机则会因为温度大幅度变化而损坏。所以特斯拉的电动机不需要像其他电动车那样安装散热器,冷却风扇、水泵及相关的管路等。这样就省下了大量的空间。更主要的是,由于省去了各种管路使得Model S的大部分设备都较为平均的‘平铺’在地盘上,极大的降低了整车重心并且使得整车的质量分配更加的均匀。
t特斯拉的底盘与总的来说,现在国内的纯电动汽车整车各种电气设备的布置策略还不够成熟。我们在电池组及电机方面的滞后使得我们仅仅停留在把传统内燃机车的内燃机替换为电动机的水平,想要提高我们做电动汽车的体验还需要更好的发展其他相关的技术和设备。最后,我们应该吸取一下国外的先进经验,来改造我们自己的纯电动汽车的结构,使得我们纯电动汽车的布置更加合理,更加成熟。
第4个回答  2019-08-24
特斯拉和自主品牌电动汽车主要优势是:车型定位、价格、品牌。 自主品牌的电动汽车目前基本以消费水平的车型为主,大都是普通的民用车;而特斯拉定位高端属于玩具型的产品,面对的消费群体完全不同。

特斯拉品牌一直致力于高端市场,产品基本都是超跑或者轿跑,续航能力应该是目前最强的。但是技术实力并不领先,电动汽车的核心部件是电池、电机、电控,电池是采购日本企业的松下电池、电机是台湾省的富田电机,有一些核心技术的电控系统又做的很一般,尤其是电池平衡做的很差。

自动驾驶失控、电池组自燃等等都说明了问题,全球品牌里电动汽车事故率最高的貌似还就是特斯拉。 特斯拉的口碑是依靠良好的售后获取,尤其是在其本土市场,至于内地车主有些差别对待也能接受,哪个进口品牌不歧视。

自主品牌电动汽车以比亚迪为首、其次有吉利、北汽也在跟进,这些企业一直在做的研发储备,并不是纯粹那产品当做资本市场的筹码。一方面因为电动汽车的推行,一方是双积分政策的压力。
所以国产电动汽车以销量为先,并不适合做特斯拉这种高端车型;不过卖到一样的价格自主品牌的电动车无论性能还是续航能力都会比特斯拉强很多。

埃隆马斯克就是美国的贾跃亭,不过人家套路精熟玩得转,是个很牛的资本市场操盘手。然而近期问题多发特斯拉也是命悬一线,不过这些企业到生死边缘的时候都会把目标转向中国市场,希望能找一根救命稻草。

所以特斯拉上海电池工厂也炒的火热,不建电池工厂还好一些,现在建设多少年能投产,这期间作为供应商的松下价格不会翻转跟头的涨?要不就得控股,但是补贴只限国产电池。

中国汽车企业里宁德时代这种只做动力电池的巨头就不是特斯拉新建电池工厂可以撼动的,然而还有不仅生产动力电池同时生产新能源汽车整车的比亚迪,在用和在建的8条生产线电池年产量30gwh+,前三强力还有国轩锂电,即使是那种打酱油的比克也够特斯拉追赶的,这家企业闹到最后也不会比法拉第好一些。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