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国联军侵华,为什么没有人勤王

如题所述

八国联军侵华是晚清时期最大的侮辱,当时八国联军攻入北京,在北京城内合影留念,把北京城里面的珍宝掳掠一空,在北京大肆屠杀犯下了无数暴行。但是八国联军侵华的时候,南方的李鸿章等人为什么不勤王?这种行为算是汉奸行为吗?我们看看为什么没人勤王。

八国联军是发生在于元1900年5月28日,当时以英国、美国、法国、德国、俄罗斯、日本、意大利、奥匈帝国为首的八个主力国对中国发动了武装侵略战争。而此时满清竟然无一人勤王,除了云南总督在精神上支持老佛爷,其他的总督均未勤王,李鸿章说道:“此乃乱命,粤不奉诏”,张之洞说道:“坐拥东南,死不奉诏”。为什么这些人宁死也不奉诏勤王?原因还要从这道诏书说起。

八国联军侵华之前发生了一段小插曲,而这段插曲就是八国联军侵华的导火索。当时慈禧希望可以借助“义和团”来压制洋人,想要完成一手驱虎吞狼。但是“义和团”不是虎,而洋人也不是一般的狼。洋人多次让清朝制止义和团运动,但是慈禧就是不听。就这样列强就开始反对慈禧,逼迫慈禧还政给光绪帝。

此时的慈禧也是彻底怒了,于是在国内发布了一道诏书,也就是对十一国宣战的诏书。慈禧本意是调动起国人反洋情绪,但是当时的清朝绝非是十一国的对手,如果开战大清危矣。邮政大臣盛宣怀当即决定扣押诏书,只把诏书传给八大总督等人。八大总督都被慈禧的疯狂惊呆了,这种行为无异于飞蛾扑火。八大总督里面除了云南总督声援慈禧之外,其他几人对此嗤之以鼻,甚至还在想慈禧是不是脑子有病。

李鸿章想来想去最终回诏说:“此乃乱命,粤不奉诏。”李鸿章是两广总督,李鸿章都不陪慈禧玩,那其他的总督更是歇菜。于是张之洞就说:“坐拥东南,死不奉诏。”更是提出了“李鸿章大总统”方案:如果北京遭遇不测,那么就推举李鸿章做临时大总统来支持大局。就这样东南的几位总督商量了一下,决定和洋人合作,也就是“东南互保”。

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两广总督李鸿章、闽浙总督许应骙、四川总督奎俊、铁路大臣盛宣怀、山东巡抚袁世凯,这几个人与参战国达成协议,一致决定东南互保,防止战乱波及到东南一带。此时的清朝大势已去,再也无力追究他们的责任了。八国联军侵华的时候,李鸿章等人因为“东南互保”的原因所以没人去勤王。而李鸿章等人的行为也不能说是汉奸行为,只能说他害怕中国会毁在慈禧的手里。而且李鸿章为了清朝,前往日本签订《马关条件》,结果成了卖国贼。此时李鸿章不去勤王,谁敢去勤王,换你你也不乐意。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9-26

八国联军侵华之役,说得难听一些纯粹是清政府自己找揍。狂妄自大的清政府根本不愿意正视与西方列强的差距,但是朝廷里的洋务派大臣们可没有清政府那般昏聩,他们清楚的认识到如果东南各省盲目勤王,而导致被战火摧毁的话,那么中国就将面临亡国灭种的惨状。

于是1900年6月,清南方各省督抚与列强达成“东南互保”协议。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等与列强合作,经盛宣怀从中牵线策划,由上海道余联沅出面,与各国驻沪领事商定《东南保护约款》和《保护上海城厢内外章程》,规定上海租界归各国共同保护,长江及苏杭内地均归各省督抚保护。清室向十一国宣战后,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两广总督李鸿章和闽浙总督许应骙、四川总督奎俊、铁路大臣盛宣怀、山东巡抚袁世凯,即和各参战国达成协议,称东南互保。  此举使得清廷颜面扫地,革命势力得到发展。

第2个回答  2018-09-26
等勤王的军队到北京,别人早就把东西抢完上船回家了,再说了,就算赶到北京了打的过吗,那时候的官都只想着保命捞钱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