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对高一学生进行学情分析

如题所述

高一学生学情分析
经过一个月的相处,在孩子们的身上,我意识到以下问题:1.表现出学生关注学习,但缺乏克难意志。从第1题调查看,无论重点班学生还是普通班学生,有82%以上的同学把“学习成绩不理想”或“时间不够用”作为自己最苦恼的事;从第2题调查看,有近50%的学生把成绩不理想自我归因为“自己欠投入”;从第11题调查看,有63%以上的学生对待难题有“先自己试一试”的愿望,等等,从以上可说明大多数学生把学习作为自己的主要任务,并能主动地把成绩不理想的原因归为自己努力程度。但从第15题调查看,有58%的学生在作业多时,对作业就出现了挑易或应付现象,只有20%强一点的学生选择克难弃易的做法,等等。这说明有一定比例的学生缺乏克难意志。2.表现出学生缺乏良好的基本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具体表现为:(1)学习标准较低,缺乏刚性原则。从第10题看,有50%的学生认为“会的标准”为“上课能听得明白老师所讲的内容”或“作业没有错”的低层次上;从第12题看,只有44%左右的学生把一天收获大小的衡量标准定在“解决了多少不明白的问题,做了多少陌生题而不是自己已会的题”上,其他56%左右的学生把“做了多少题,是否完成老师留的作业”和“早晨起的时间和晚上睡的时间”作为标准;从第5题看,有41%的学生把对概念、定理、公式的理解认为“对原文进行背诵,达到会背记熟就行”或“掌握大概齐,用的时候再看书”的低层次上,只有41%的学生定位在“不一定背诵原文,但对原文进行细化、分解和提炼,掌握其内在要点”较高层次上;从7题看,有60%的学生在做作业的时候,习惯于“翻着书、看着笔记本,遇到不会的诸如公式、定理等知识就去查阅”或“先忙于完成那些熟悉的容易题,剩下的时间再去完成那些陌生的困难题,能做多少是多少”;从第9题看,有46%的学生在学习上坚持的原则或做法为“没有什么原则,但尽自己最大努力,学多学少顺其自然”或“每天坚持晚睡觉”等等。以上均说明相当多的学生对学习各环节要求程度较低,甚至表现为应付。(2)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从第3题看,有近60%的学生没有自我总结的习惯;从第4题看,只有38%的同学选择“除非教师要求看书,一般不看着书听课,而是跟着老师认真思考每一个问题”;从第7题看,有30%的同学在完成作业时“翻着书、看着笔记本,遇到不会的诸如公式、定理等知识就去查阅”;从第6题看,只有45%同学在课堂记笔记时,采取“在认真听的基础上,对那些重点知识、重要结论以及自己现在或将来应用中可能出现的易错易混点都做重点记录,以备遗忘”,其他要么重记轻听,要么重听轻记;从13题看,有65%的同学在解完题后习惯于“与别人对对答案,否则不放心”或“满足于题目的解决,不再想其他方法”,等等。以上说明还有相当比例的学生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3)缺乏基本的学习方法。从第5题看,有41%的学生把对概念、定理、公式的学习认为是“对原文进行背诵,达到会背记熟就行”或“掌握大概齐,用的时候再看书”;从第15题看,有58%的同学在当天不能完成作业时,选择“先写作业容易完成的学科和题目,对难的题目则是有时间就写,没有时间就空着,以便应付老师的检查”或“由于老师要求严,完不成老师会批评,只好先大概齐地凑和写上,或者先照着别人的作业(或答案)写上,甚至毫无目的的瞎答,以应对老师的检查,以后有时间再仔细研究”;从第11题看,有32%的学生在对待难题的态度是“一遇陌生题从心底就害怕,不愿深入分析,空着去做容易题”或“一遇陌生题就不愿审题分析,怕耽误时间,就急于问同学,找答案”,或“不愿花时间做,因为做我也白花费时间,还不如用那时间做点容易题了,更何况老师在课上还要讲”,等等。以上说明相当比例的学生缺乏基本的学习方法。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8-11-18
爱意福瑞学情分析教育管理专家认为:针对一个高一的学生学情分析,应该采取如下方法:
学情分析主要包括学生学习起点状态的分析、学生潜在状态的分析两部分。
1.学生起点状态的分析主要从三个维度展开:知识维度,指学生的认知基础;技能维度,指学生已有的学习能力;素质维度,指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意志品质
2. 学生潜在状态的分析,主要指学生可能发生的状况与可能的发展。主要要说明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认知结构,学生的情感和发展需要;
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都能参与到什么程度,达到什么状态?
学生的学习习惯是怎样的,适宜于采用何种学习方法完成学习任务,探究式,合作式?
学生在课堂教学动态中,可能会生成哪些资源?如:“学生对某一问题可能会怎么反映 ? ”“教师应怎样应对 ? ”等等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10-04
写在高中前面:
中考,不是学习的终点,而是一座峻岭的的起点!然而,很多即将迈入高一的学生面对新的
学习环境、新的知识体系,开始不知所措,甚至陷入迷茫的境地。面对未来比中考更加残酷的高
考竞争,他们应该如何规划自己的高中生涯,又如何才能领跑未来大学生活,来到这里您就
会得到答案。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为了帮助学生们平稳、顺利的完成进入高中阶段的知识衔接
和学习方法的过渡学习,在高中阶段先入一步,让同学们赢在起跑线上,特开设2010年暑期
新高一预科辅导班。
(一)高中生活,学生面对的是如下全新挑战:
1、学习习惯的改变,学习将由老师督促学习变成自己主动学习;
2、初高中知识难度的巨大落差,知识层次的加深,教师授课风格方法的改变;
3、学习心理的调整,由初中的佼佼者进入人才济济的高中课堂如何让自己脱颖而出
(二)1、高中英数理化与初中思维方式上有很大不同,如不提前学习,很容易从优秀变得平庸。
2、多数高中都会在新生入学后进行一次分级摸底考试,并依据考试成绩进行分层次教学。
3、防止学生作息时间紊乱,避免在家过度上网、看电视,完全丢弃学习、不能及时进入
状态的弊端。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