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古代史书有哪些体裁,纪传体,断代史都是什么?

如题所述

一、编年体

编年体史书是按在世皇帝的年号记载(即按年代顺序记载)历史事件。代表《资治通鉴》(由宋代司马光编纂,是我国现存编年体史书中影响最大的一部)。此外,编年体史书还有孔子《春秋》、"春秋三传"左丘明《左传》(又名《春秋左氏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等。

编年体以时间为中心,按年、月、日顺序记述史事是编写历史最早用的也是最简便的方法。其优点是给人以明确的时间观念,比较容易反映出史事发生和发展的时代背景其缺点是不易集中反映同一历史事件前后的联系。弥补方法是在记载史事时有时要追叙往事,有时也附带记述后事。

二、国别体

以国(诸候国)为主体记载,即按国家分类记载历史。代表作主要有《国语》、《战国策》以及《三国志》。其中,《国语》是中国第一部国别体史记,是一部分国记事的历史散文,起自西周穆王,讫于战国初年的鲁悼公,分载周、鲁、齐、晋、郑、楚、吴、越等国约427年的史实。在春秋战国之际由晋国的史官编纂成书。《国语》的记事比《春秋》详细生动得多,也保存了许多珍贵的史料。《战国策》是一部战国时期的史料汇编。西汉后期的刘向校理群书,加以整理,去其重复,得33篇,按国别分为东周、西周、秦、齐、楚、燕、赵、魏、韩、宋、卫、中山12国策,定名为《战国策》。晋陈寿《三国志》记载了魏、蜀、吴三国的历史。

三、纪传体

纪传体,以为人物立传记(皇帝的传记称“纪”,一般人的称“传”,特殊情形的人物称“载记”,记载制度、风俗、经济等称“志”,以表格排列历史大事称“表”)的方式记叙史实。司马迁的《史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以前的史书多以编年体记述),中国的官方正史“二十四史”及其他史书,都依照《史记》体例,以纪传体编纂而成。

四、断代史

以朝代为断限的史书,此体裁创始于东汉史学家班固所著的《汉书》,记述了高祖元年(前206年)到王莽地皇四年(23年)西汉王朝230年的历史。二十五史中除《史记》为通史外,其余的二十四史都属此体。其中《南史》、《北史》、《五代史》包举数朝,仍然属于断代史的范围。今人所著的《秦汉史》、《隋唐史》等,也属于断代史范围。

五、纪事本末

纪事本末体是以事件为中心的著史体裁。与编年体、纪传体合称为古代三大史体。纪事本末体裁每事一题,为一专篇,把分散的材料按时先后加以集中叙述。兼有编年体和纪传体的优点,详於记事方便阅读,代表作为南宋袁枢的《通鉴纪事本末》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10-10
总共六种

1纪传体:以《史记》为代表。内容分世家,列传,书,表等。世家主要描写对历史有重要影响的人,如帝王将相。列传写一些隐士,侠客,如游侠列传。书,表都是臣下对皇帝的奏章。总体上来说描写的对象是历史人物。通过历史人物来说明历史进程。

2编年体:按年代顺序记载历史事件。代表《春秋》。如XX公XX年XX事。

3国别体:按国家记载一国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代表《战国策》,分开记载了战国七个国家的史实。从现在来看这种国别体就象是县志一样。

4纪事本末体:分开记载没个历史事件。对研究历史的某一方面很有帮助。代表《通鉴纪事本末》

5通史:记载几个朝代很长一段时间的史实。代表《史记》《资治通鉴》

6断代史:记载一朝一带的历史。如《汉书》记载西汉一朝的历史。二十四史中大多是断代史史书。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9-04-08
我国古代史书按照体例可以分为编年体、纪传体、纪事本末体、国别体、断代史、通史。
另外,我国古代也有许多用笔记形式写成的史料,因此笔记体也可以算是一种史书体例。
编年体以时间为线索,所谓以时间为经,以史事为纬;如《左传》、《资治通鉴》、《资治通鉴续纪》等;
纪传体一般要包括本纪、表、书志、世家、列传和载记等六个要素,或者其中的几个;
纪事本末体以历史事件为主,完整地叙述一个历史事件的始末;
国别体以国家为单位,分别记叙历史事件;如《国语》、《战国策》、《三国志》《十国春秋》等;
断代史记录某一时期或某一朝代的历史;
通史连贯地记叙各个时代的史实。
因为划分标准不同,同一史书也可以分为不同体例。如纪传体的《三国志》、《十国春秋》同时也都是国别体。如果把史书类别用画线来表示的话,纪传体、编年体、纪事本末体可以画成横线,断代史、通史则可画为竖线,国别体则可画为对角的斜线。
我国史书浩如烟海,不要把眼光放得那么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