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知道该怎么加入伙伴中,我该怎么引导?

如题所述

孩子加入小伙伴一起活动,要因孩子的年龄层而定。孩子越小,主动加入群体进行同伴活动的意识就越低。根据儿童幼儿游戏行为的发展来看,他们需要经历这么几个阶段:独自游戏、平行游戏、联合游戏、合作游戏。也就是说孩子同伴间能够有意识的进行配合合作,相互玩耍以达到合作游戏也要等到4岁以上的年龄了,这之前就算几个孩子在一起都是各玩各的或者关注自己感兴趣的地方。那对于4岁以上的孩子,加入伙伴中,家长可以有几个方面来引导:

一、      绘本阅读

给孩子选购一些怎么和小朋友相处,怎么和小朋友一起玩耍的绘本。比如《小白找朋友》、《好朋友》、《迷路的大熊》、《阿莫的生病日》等等。这些都是可以给孩子在幼儿的同伴关系上起着多角度示范作用的绘本。

二、      角色扮演

这个阶段的孩子可以通过场景的模拟,角色的置换来演绎和练习如何加入小伙伴。例如可以先让爸爸妈妈变成小朋友,从说、行为、动作来演绎怎么去表示想要加入一起玩的意愿。然后,也可以和孩子进行角色的变换,由孩子来展示如何加入爸爸妈妈(小朋友)的练习。通过这样的角色场景模拟,孩子可以在放松的环境下得到反复的练习,获得自信心。

三、      创造机会

多带孩子到有小朋友的公共场合,例如游乐场、小区操场、运动场等等。让孩子有机会接触到不同的孩子,然后大人鼓励和引导孩子加入小伙伴。当然,如果孩子不是主动型的,也不要马上强迫和要求孩子。大人可以先起到陪伴和支持的作用,然后让孩子多观察多熟悉,看看别的小伙伴是怎么进行活动和怎么加入团体的。还有,也可以定期邀请孩子的同学来家里做客,让孩子在自己熟悉的地方活动,这样他更容易成为主动者,这对他融入伙伴交往的信心也是很有帮助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10-11

1、如果孩子加入小伙伴只是缺一个机会的话,那我们首先可以多创造这样的机会给孩子,比如经常邀请他喜欢的小伙伴到家里一玩,比如邀请孩子喜欢的小伙伴家庭一起结伴旅行,这些都是给孩子提供的交往机会;

2、如果孩子是不知道怎么具体和小伙伴交往,欠缺交往能力,我个人认为作为家长不用过多引导,还是多提供机会给孩子。因为孩子天生有交往需求,他会尝试用自己的方式去和伙伴沟通,家长要做的是给他充分的空间,不用急着干预,每一种能力都需要慢慢摸索,给孩子自行磨合和摸索的空间,相信孩子会得到充分的成长;

3、当孩子在交往中遇到困惑,遇到关卡,需要获得帮助时,家长再及时介入。这个时候结合孩子的具体情况,帮助孩子分析,引导孩子了解一些基本法则,诸如:交往的礼貌、分享的快乐、多考虑对方的感受、勇于承担责任等等。

以上。父母应该做的是:

创造机会、不干预、不焦虑、在孩子需要的时候给予合理引导。

更多分享,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半夏手札。谢谢。

第2个回答  2017-10-11

一、多带孩子到户外,与小朋友一起玩。如果孩子小,可能还是自己玩耍的阶段,没有朋友的概念,也不知道如何参与其中,与其他小朋友一起玩,就需要家长加以引导。我带孩子到小区广场玩,开始都是我陪着孩子玩,后面就会告诉他,让他和小哥哥,小姐姐一起玩拍皮球,或者一起玩滑板车。孩子开始只愿意与我一起玩,慢慢的就与其他小朋友玩在一起了。

二、创造条件,让孩子与年龄相同,或者一个小区的小朋友建立友谊关系。我们小区里孩子很多,渐渐地,我家的孩子主要与另外2个小朋友经常玩在一起。因为3家人都是差不多的时间带孩子到广场或者滑梯处,3个小朋友经常在一起,慢慢的,就会比其他的小朋友更亲密一些。即使大家分别外出,偶然在公园里遇到,孩子都会很兴奋的大叫。

三、家长可以邀请一些孩子的同学和家长来自己家里玩。告诉他作为主人,应该积极主动,你要带着小朋友们一起来做游戏。在熟悉的环境下,孩子更容易主动。

四、通过绘本故事,引导孩子与其他小朋友一起玩。《小河狸的故事》、《小鸭子与小浣熊》等类似绘本,告诉孩子一个人太孤独,要与小伙伴一起玩耍。

以上建议,供参考。

@擦亮星,宝妈一枚,爱生活爱旅行爱学习。愿与你一起擦亮星星,共同成长!

第3个回答  2017-10-14

说一下,儿童游戏有六种阶段

1,无所用心的行为(玩自己身体)

2,旁观者行为 (看人家玩)

3,单独一人的游戏 (专注自己,不管别人在做什么)

4,平行的游戏 (儿童可能会玩相同的玩具,相似的游戏,也会有相互模仿的现象和少量的交谈,但他们仍是在独自游戏,相互间没有合作)

5,合作的游戏(儿童一起游戏,谈论共同的活动,时常会有借还玩具的行为,但儿童关注的仍是自己的兴趣。例如,大家一起玩雪花片)

三岁幼儿与五岁幼儿从事游戏活动时在社会化程度上的差异。三岁幼儿主要做单独游戏和平行游戏,游戏中与同伴的交往主要是非社会性的,幼儿彼此之间没有联系,各玩各的。五岁幼儿主要做平行游戏、联合游戏与合作游戏,此时,幼儿的合作游戏开始发展,随之同伴交往的主动性和协调性也逐渐发展。

所以在一定的年龄阶段,孩子不去或者不知道怎么去加入其它伙伴的活动或者游戏中,是很正常的。当然我们也可以进行一些引导。

有些幼儿不能很好地表达自己的需要,在游戏中也就不能吸引同伴的合作,因此,学习合作用语是学会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合作游戏中,幼儿要经常用一些合作用语,如“你愿意和我合作吗?”、“这样做可以吗?”、“我们还需要什么?”、“可以给我借一下……吗?”、“换一下方法好吗?”,以及怎样向别人展示自己的观点,如何向别人提出请求等。

下面,我推荐一个很不错的绘本

‍‍

这部绘本的书名是一句孩子们经常会说的话:“不是那样,是这样的!”这个故事也经常发生在孩子们的生活中,在本书中只是由动物们演绎出来而已-动物们在游戏的过程中发生问题,产生矛盾,各说各的道理,最后演变为争吵得不可开交。

可以引导孩子去思考

在本书中,发生了什么事让小动物们吵起来了?

大家都在讲同一件事情的经过,他们说的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他们说的都不同?

松鼠怎样说明看到的事实?大家接受他的解释吗?

最后,大家做了一件什么事重归于好?

如果喜欢我的回答,可以搜索微信公众号:yayaread

也可以添加我的个人微信号:yaya201012

我们一起交流育儿,成长,做最好的自己

第4个回答  2017-10-10

    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总是会结交这样那样的朋友,我们虽然一个人来一个人走,但是在这期间我们却不是一个人。朋友多了路也好走,就算我们到了一个新环境,我们也不会自甘孤单,我们还是会去结交,去寻找与自己有共同话题,有共同爱好的新朋友。

    但是也不是所有人都是性格开朗,善于去寻找结交新朋友,他们的性格比较的内向,也不善于交谈,所以在生活中比较的孤独,他们总是自己一个人玩,一个人回家,一个人吃饭。虽然他们干什么都是一个人,但是他们会将朋友的情感寄托于某件物品上,或宠物身上。孩子觉得没什么,但是父母看着揪心啊,孩子不合伙,不去交朋友,小时候还行,但是人类总是个社会性的动物,总要与人交流,接触的。

    所以这些都要从小培养,但是从哪里开始呢,这就要父母做表率了,因为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父母的言传身教往往最是影响孩子。所以父母就要表现的开朗,要多出去与街坊邻居交流,而不是回到家就不出门,就抱着手机电脑玩,这样对自己对孩子都不好,还有多带孩子去旅游,多去外面玩,这样又增进了与孩子之间的感情,还使得孩子更加的开朗。这都是父母方面。

    那孩子方面呢,首先要鼓励孩子去与其他的同学去接触,如果孩子真的不愿意去,你可以带着孩子一起去与其他小朋友玩,在那里陪着他与那些小朋友玩耍,不要觉得这会让别人投来另类的眼光,你也不用去管别人的眼光,陪自己的孩子玩,可以让他拥有安全感,鼓励他去接触,当到一定的程度的时候,你就可以借有事离开让他自己一个人玩,然后在一旁观察他。

    第一次肯定不会成功让他一个人在那里玩,那么第二天也和他一起去,直到孩子能独自与他们玩耍为止。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