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老酒馆》中每个人都像一坛酒,越品越有味?

如题所述

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故事,9月国剧黑马《老酒馆》即将收官,两集压轴大戏跌宕起伏,紧扣观众心弦的同时,也宣告着这段属于动荡年代的山东老酒馆的传奇故事走向了尾声。品剧如品酒,品酒亦品人,正如男主角陈怀海所说的:“一人一酒,一酒一嘴,一嘴一味,各有各的味道”,《老酒馆》就像是一坛陈年佳酿,绵长,厚重,韵味深长。

若以戏剧结构论,《老酒馆》可谓多幕群像戏,不拘泥于一人一事,而是以陈怀海开设的山东老酒馆为线索和舞台,以小见大,上演大时代背景下,一群平头百姓的人生百味,生死歌哭。若以好酒论,《老酒馆》就如同千家粮精酿,千人千面,入魂入魄,人生百态,英雄传奇,民族惊魂融汇其间,各具风味,缺一人少一味,都不是正宗的《老酒馆》。


《老酒馆》,酒装乾坤,是在叙事,更是写人。各色人物,粉墨登场,卸下妆来,都是活生生的人。什么是人?光伟正的角色固然可敬,却如泥菩萨,可远观而不可亲近。真正的人,人性不是剖面,而是丰富而立体的,可憎之人不乏可怜,可爱之人或者也有可很之处——这才是真实的人。

每一个人其实都是以坛九说得很生动也很贴切,他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一个人几十年来谁没有一些真实的故事,谁没有一些感人的是技能,不都是如此吗?人都是这样一个人的,人生虽然短暂,但是都希望能创造出无限的辉煌。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9-28
一壶老酒,一个故事,山东老酒馆,品味百态人生。
里面塑造形色不一的老酒馆众酒客,每一个人都可以说有一段回味无穷的故事,他们或男或女,都具有一定的符号色彩:
老二两,老实本分的规矩人
杜先生,抠门却善良的说书人
那爷,典型的满清遗老
老白头,行走江湖的手艺人
郭布罗.婉容,一个命运从来都不在自己手中的末代皇后
金小手,来去如风的侠盗
这些人物,虽是老酒馆的过客,却都让人看到了另一种人生,品出了不一样的滋味。
不过有一个人例外,就是贺义堂。
很多人都曾说过,贺义堂这样的人物性格、这样的行事作风,他在《老酒馆》里到底充当了一个什么样的角色,感觉有他没他区别不大。
尝试解析一下。
如果说其他人物的塑造,有明显的的符号色彩,代表了相对固定的一类人的话,那么贺义堂代表了什么呢?或者说代表了哪类人呢?
留学日本,有知识,文化人么?
子承父业,创新改革,生意人么?
气死老爹,跑了媳妇,纨绔子弟败家子么?
好像都不是,他并不是非常具体的哪类人,因为他就是陈怀海的另一面,那个软弱、优柔寡断、急于求成的陈怀海。
1、剧中给的象征意义非常明显,起初,贺义堂的日料店和陈怀海的山东老酒馆是正对面的,并且,贺义堂还在自己店的门头上挂了一个铜镜,正好能照进山东老酒馆的柜台里。
2、山东老酒馆开业没有张扬,日料店开业时敲锣打鼓,好不热闹。
3、山东老酒馆开店之初,就被老警察设计陷害,陈怀海和老警察斗智斗勇,最终技高一筹,得以站稳脚跟。
贺义堂的日料店,开业没多久一位客人声称在这里吃饭拉坏了肚子,警察把贺义堂抓走,好一顿折腾。
4、假王爷在贺一堂那里吃喝无算,赖账不还,贺义堂出于巴结心态,再加上那爷的煽风点火,还被忽悠借走了一大笔钱,贺义堂基本宣告破产。
在那爷的安排下,末代皇后婉容来到老酒馆吃饭,后来还把陈怀海等叫到家里做饭,但是陈怀海对那爷一再表示,之后这种活不会再接,不管对方是谁。
5、贺义堂去杨老爷子家送饭,被设计陷害酒菜有问题,让杨老爷子得了病,赌气之下,贺义堂要自己出杨老爷子的医药费。
陈怀海插手后,和老警察设计让杨家二姨太露出了马脚,最后真相大白。
6、贺义堂施展浑身解数,终于接到了汉奸郭老五过寿的活,陈怀海听说后,二话没说直接拒绝了,两人分道扬镳。
如果说贺义堂这个人物,只是为了从方方面面衬托陈怀海的伟光正,那么完全就没有必要用这么大的篇幅去描写他,许多事情,完全可以一笔带过。
正是因为贺义堂是陈怀海的B面,他身上所发生的事情,就是陈怀海的翻版,不过贺义堂更为善良,陈怀海更加江湖而已。
其实,陈怀海像是一个极其理想化的人物,而贺义堂,才是大部分普通人的写照,善良却怯懦,坚持却无助。
第2个回答  2019-09-28
看见难呀,酒这个东西都是时间越长越有酿造地吗?嗯,900中的每一个人其实都是以坛九说的很生动也很贴切,他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一个人几十年来谁没有一些真实的故事,谁没有一些感人的是技能,不都是如此吗?人都是这样一个人的,人生虽然短暂,但是都希望能创造出无限的辉煌。
第3个回答  2019-09-28
《老酒馆》的人物性格都有特点,说明作者很有生活,把人间百态集中在几个人的身上,非常好的作品。
第4个回答  2019-09-27
入木三分的演技,完美的展现了小人物,大人物的各种精彩人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活法,为了自己的理想活的有滋有味,所以说像酒!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