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节礼仪

如题所述

  第一章 礼仪概论

  1、什么是礼仪?

  礼仪指的是人们在社会交往中由于受历史传统、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时代潮流等因素的影响而形成的,既为人们所认同,又为人们所遵守,以建立和谐关系为目的的各种符合礼的精神及要求的行为准则或规范的总和。

  由于礼仪是社会、道德、习俗、宗教等方面人们行为的规范,所以它是人们文明程度和道德修养的一种外在表现形式。

  礼仪是人际交往的通行证。

  2、礼仪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宽容的原则 即人们在交际活动中运用礼仪时,既要严于律己,更要宽以待人。

  敬人的原则 即人们在社会交往中,要敬人之心常存,处处不可失敬于人,不可伤害他人的个人尊严,更不能侮辱对方的人格。

  自律的原则 这是礼仪的基础和出发点。学习、应用礼仪,最重要的就是要自我要求、自我约束、自我控制、自我对照、自我反省、自我检点。

  遵守的原则 在交际应酬中,每一位参与者都必须自觉、自愿地遵守礼仪,用礼仪去规范自己在交往活动中的言行举止。

  适度的原则 应用礼仪时要注意做到把握分寸,认真得体。

  真诚的原则 运用礼仪时,务必诚信无欺,言行一致,表里如一。

  从俗的原则 由于国情、民族、文化背景的不同,必须坚持入乡随俗,与绝大多数人的习惯做法保持一致,切勿目中无人、自以为是。

  平等的原则 是礼仪的核心,即尊重交往对象、以礼相待,对任何交往对象都必须一视同仁,给予同等程度的礼遇。

  3、社交礼仪的原则有哪些?

  遵时守约的原则、女士优先的原则、礼仪顺序的原则、TPO(时间—time、地点—place、目的—objective)原则、互动原则、尊重风俗的原则、理解宽容的原则、遵纪守法的原则。

  4、礼仪有哪些功能和作用?

  沟通的功能 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只要双方都自觉地遵守礼仪规范,就容易沟通感情,从而使交际往来容易成功。

  协调的功能 在社会交往时,只要人们注重礼仪规范,就能够互相尊重,友好合作,从而缓和或避免不必要的冲突和障碍。

  维护的功能 礼仪是社会文明发展程度的反映和标志,同时也对社会的风尚产生广泛、持久和深刻的影响。讲礼仪的人越多,社会便会越和谐安定。

  教育的功能 礼仪通过评价、劝阻、示范等教育形式纠正人们不正确的行为习惯,倡导人们按礼仪规范的要求协调人际关系,维护社会正常生活。讲究礼仪的人同时也起着榜样的作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周围的人。

  5、学习礼仪有哪些现实意义?

  学习礼仪是国际化交往和竞争的需要。

  讲究礼仪是弘扬我国礼仪传统的需要。

  实践礼仪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落实礼仪是各项成功的需要。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06-10
礼貌:
一般是指在人际交往中,通过言语、动作向交往对象表示谦虚与恭敬。
礼节:
通常是指人们在交际场合用以相互表示尊重、有好的惯用形式。
礼仪则是礼节、仪式的统称,它是指人际交往中以一定的、约定俗成的程序、方式表现的律己、敬人的完整行为。
第2个回答  2012-06-14
礼仪指的是人们在社会交往中由于受历史传统、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时代潮流等因素的影响而形成的,既为人们所认同,又为人们所遵守,以建立和谐关系为目的的各种符合礼的精神及要求的行为准则或规范的总和。
第3个回答  2012-06-10
所谓礼节就是保持优雅、礼貌。之后少说话,微笑~~
第4个回答  2012-06-06
买本礼仪书吧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