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小学英语学科课堂教学基本要求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12
河南省小学英语学科 课堂教学基本要求

(试行)

《河南省小学英语学科课堂教学基本要求(试行)》以立德树 人、发展素质教育为指导思想,以落实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为目的, 着力提升教师课堂教学的科学性、时代性和有效性,帮助教师在

课堂教学中通过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 习能力等综合素养,实现学科育人的功能。

《河南省小学英语学科课堂教学基本要求(试行)》是小学英 语学科全面育人的教育理念和英语课程目标具体化体现,是对教 师课堂教学行为的规范。通过对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与发展目标

及教师应采取的方法和策略提出基本要求,帮助教师理解英语学 科的课程性质和基本理念,明晰英语课程的目标任务及育人价值; 帮助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提升英语素养,发展思维与创新能力,

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形成良好的品格与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通过利用恰当的教学策略实现由课程目标到课堂教学目标的有效 转化,促进教师优化教学方式,开展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以评

促教,促进教育教学水平的提升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一、教学准备

(一)课程标准研读

深入研读课程标准,深化对英语课程的整体理解与把握,形 成科学的英语课程观、教学观和学生观。

[if !supportLists]1. [endif]系统了解课程标准对知识和技能的具体要求。语言知识包

括语音、词汇、语法、功能、话题等内容。语言技能包括听、说、 读、写等技能。明确各级别的评价标准及不同级别之间的内在联 系,把握学生知识与技能的发展脉络,强化语言学习的交际功能,

保证语言学习的系统性和科学性。

2.明晰课程标准关于英语学习策略的要求。关注学法指导,

帮助学生掌握符合语言认知规律的基本学习方法;促使学生主动 寻求并不断调整和有效使用持久、高效、恰当、个性化的英语学 习策略;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语言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

习能力,为学生终身可持续性学习奠定基础。

3.理解课程标准关于情感态度的目标要求。课程标准要求小

学阶段着重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积极的学习态度、良好 的学习习惯和创造性运用语言的意识”,教师要通过设计真实的语 言活动,创设语言情境,激发学生参与学习、合作探究的积极性,培

养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取向,发展学生的人文素养。

4.理解“文化意识”的目标要求。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其表

达方式在不同文化中内涵也会有明显差异,教师要利用多种教学 资源,拓宽学用渠道,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使用恰当、得体、地 道的英语表达方式,培养学生成为具有家国情怀和国际视野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二) 内容分析

教学内容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载体。在教学中,教师要根

据教学的需要,在认真分析的基础上,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的取 舍和调整。

[if !supportLists]1.  [endif]从课程标准的角度分析教学内容。教师要从语言知识、语

言技能、学习策略、情感态度、文化意识等方面研究教学内容所 承载的课程标准理念与目标要求,为教学目标的确定和教学活动 的设计寻找课程标准依据。

[if !supportLists]2.  [endif]从知识体系的角度分析教学内容。教师要从整个小学阶段

英语学习的宏观角度出发,以教材的知识框架为统领,以单元内 容为依托,分析本课时的内容在教材体系中的地位、作用及与前 后课时之间的联系,尊重语言学习规律,科学设置学习任务,保

证语言学习的渐进性、持续性与科学性。

[if !supportLists]3.  [endif]从语言知识的呈现方式分析教学内容。教师要分析教学内

容中为语言知识的学习而设置的语言情境是否符合教学实际,活 动安排是否难易适度等,以便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增减或改编, 提升教学效果。

(三) 学情分析

基于课程标准要求开展学情分析,分析学生学习新知应该具 备的知识、能力与经验基础。围绕具体的学习内容,基于学生已 有的知识与经验、学习态度与方法,界定学习需求和教学起点,

分析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重视对学生的学法指导和自学能力 的培养。

[if !supportLists]1.   [endif]了解学生的知识储备情况。课程标准将小学阶段英语课程 目标分为一级、二级两个级别,每个级别分别从语言技能、语言 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五个方面规定了学生应具

有的综合行为表现,并且以逐级递进的形式呈现。教师要对学生 在这些方面的语言积累及应用能力进行深度分析,了解学生已有 的认知基础,准确定位新旧知识关联点,为确定教学重难点及教

学目标寻找依据。

[if !supportLists]2.   [endif]了解学生的生活经验、兴趣爱好、情感态度及策略意识等 相关情况,从学生的角度设置符合学生实际的语言认知情境及认 知方式。

[if !supportLists]3.   [endif]了解学生语言学习中的个体差异,以便有针对性地设置一 些多样化、开放性的语言任务,确保每一个学生都能在自身基础 上得到最佳发展。

(四)目标分析

教学目标既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又是课堂教学的落脚点。教 学目标的描述要确保核心素养培养的可操作性,采用“能做…… 事”的表达方式,以凸显语言学习始终是学生在语言实践活动中

进行意义建构并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目标的设置应关注子目 标之间的层次性和递进性。

[if !supportLists]1.     [endif]分析教学目标是否体现课程标准理念。课堂教学目标是对

英语课程目标的分解和具体化,教师要从课程标准的视角审视教 学目标的结果是否指向促进学生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 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方面的整体发展,完成课程目标在课堂教

学中的转化。

[if !supportLists]2.  [endif]分析教学目标与学生的认知水平是否与课程标准一致。课

程标准中的分级标准对每个级别学生应达到的基本水平都给出了 具体要求,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要确保学习目标及学生认知水 平与课程标准要求契合,避免过高或过低。

[if !supportLists]3.  [endif]分析教学目标是否具有明确的可操作性、可达成性与可检

测性。教学目标是所有课堂教学行为的指向,要以学生“能做什 么”为主要内容,体现语言学习是学生在语言实践中进行意义建 构的过程,其描述要具体、清晰,具有明确的可操作性、可达成

性与可检测性。

(五)资源利用

[if !supportLists]1.  [endif]合理挖掘并使用教材内含资源,综合考虑教材单元全局,

将教材辅助资源内容融合到教学环节中,以丰富教学内容与教学 形式。

[if !supportLists]2.   [endif]合理开发和积极利用其他教学资源,促进学生对语言的深 度学习和理解。基于学生学情,适当选择相关歌曲、诗歌、童谣、 绘本、游戏、TPR活动等辅助课外拓展资源或方法予以补充链接, 以一定容量丰富的语言输入优化学生的语言输出。

二、教学实施

课堂教学是通过施行具体的学习活动落实英语学科核心素 养,最终达成课堂教学目标的过程。实施有效的课堂教学,教师 要立足于教学实施的完整过程,形成课前、课中、课后相互衔接、

融合的实践链。教师要关注学生语言知识输入的实践过程和语言 能力形成的体验过程,融语言能力的培养于语言运用之中,融文 化品格的培养于活动体验之中,融学习能力的培养于生活情境之

中,融思维品质的培养于综合活动之中。

(一)   课堂导入

课堂导入是教师通过一定的语言情境或活动,为引导学生在 激活背景知识基础上快速进入课堂学习最佳状态而设置的一种教 学环节。

[if !supportLists]1.  [endif]导入的内容要有逻辑性。导入活动的选择与设计应充分体

现教材板块间的联系,挖掘教学内容中诗歌、童谣、游戏等有用 信息,选取或创设恰当、有意义的语境,使导入在内容和方式上 都与教学主题密切相关,在逻辑上浑然一体,激发学生在熟悉、

生动的语境中回忆旧知,引入新知,全身心投入语言学习中。

[if !supportLists]2.   [endif]导入的方式要有驱动性。导入的方式要利于激发学生的兴 趣和继续学习的内在动力。教师可以通过设计一些带有启发性和 开放性的任务,激发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究。同时,导入的过

程要简洁有效,利于学生迅速感知话题,聚焦话题,探究新知。

(二)   课堂学习

课堂学习活动的设计,教师要基于英语学习活动观,引导学 生以探究意义、解决问题为目的,通过学习理解、应用实践和迁 移创新三种相互关联的递进式语言与思维活动,实现有效教学。

[if !supportLists]1.  [endif]学习理解。学习理解阶段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知识积累

和相关经验,以旧引新,循序渐进,并从语言运用的角度出发, 以任务性活动为主要形式,围绕课程标准中小学阶段的话题,通 过设置符合学生实际生活的语言情境和语言活动,让学生在“用

英语做事情”的过程中,以学得和习得相结合的方式理解和内化 新知。

[if !supportLists]2. [endif]应用实践。语言学习的目的是语言应用,教师要在学习理

解的基础上,围绕所形成的新的语言知识,设置基于学生实际生 活的语言任务,帮助学生在真实的语言需求中主动激活所学新知, 内化语言并实现语言输出的目的。避免机械模仿和简单重复性活

动,以及语言输出差异性极小的语言任务。

[if !supportLists]3.  [endif]迁移创新。小学阶段语言学习中的迁移创新活动要以学生

的生活经验为依据,强化学生与语境之间的共鸣共情,激发学生 的多元思维,使学生在新的语言情境中产生“有话想说,有话要 说,有话能说,有话会说”的强烈愿望,并敢于尝试解决问题和

分享观点。

(三)课堂评价

小学英语课堂评价的主要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 性,检测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反馈教学信息,为改进课 堂教学提供依据。课堂评价应以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依据

学生在参与课堂活动中的行为表现和课堂教学目标的达成度,通 过采用教师评、学生自评、小组互评等多种评价方式,从语言技 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及文化意识等方面,对学生

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进行多维度、鼓励性和针对性的评价。通 过评价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思维能力、跨文化意识和健康人 格的形成发展。

(四)   作业设计

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深化,是学生巩固和内化教学内容 的重要途径,是教师检验教学效果、调整教学方案的重要依据。 作业的设计首先要以课程标准的分级标准为依据,作业的难易度

与课程标准对学生的认知要求要保持一致,确保作业设计的科学、 合理。同时作业也要依托课堂教学内容,以教学目标为指向,做到 多层次、多形式、多维度。既要符合多数学生的发展要求,具有基

础性,又要考虑基于学生个体差异的个性化、综合性的作业设计。

(五)   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是教师对自己教学过程中的教学行为、教学依据、 教学生成、教学结果等进行思考和分析,从而改进和优化自己教

学过程的一种自我认知行为,是教师将教学实践内化为教学意识 的过程,是教师自我成长的重要途径。

教师在自我反思中首先要对自己的教学行为重新审视,对出 现的问题进行归因,对不当的教学行为进行质疑,思考表象背后

的深层根源,寻求理论支撑,找出解决办法和改进策略;同时要 将教学过程中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做法,处理偶发事件的瞬间灵

感,学生的生成创新,来自教学实践的理论印证等教学亮点进行总 结提炼、归纳整理,为以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供实践案例和经验。

教师要采用科学的方法,提高课堂反思效度,促进专业成长。 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借助反思卡、反思日记、案例解析等方式对自 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和研究。并不断自我纠正和更新,在提高

课堂反思效度的同时,促使自己由“经验型”教师向“反思型” “研究型”教师转变,加快专业成长。

三、教学效果

(―)目标达成

教学目标是所有课堂教学行为的结果指向,判断一节课教学 目标的达成情况,要看课堂教学效果与预设教学目标的契合度, 同时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if !supportLists]1.   [endif]目标达成的反馈要关注学生学习能力与良好习惯的形成。 教学活动中,教师在关注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等显性目标达成度 的同时,更要关注学生在参与活动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

能力,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通过实现课堂教学目标的过程,发 展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

[if !supportLists]2.   [endif]目标达成结果要着眼于每个学生的发展,关注学生个体化 差异。学生原有的语言积累及语用能力的差异性,对课堂教学目 标的达成会产生影响,教师要基于学生自身的学习起点,着眼于

其在原有基础上的发展,尊重学生成长和进步的差异性。

[if !supportLists]3.   [endif]目标达成结果的评价要具有动态性。课堂教学的生成性会 产生许多未知的、动态的教学资源和教学契机,教师应顺势而为, 将新的教学生成与结果纳为目标达成的考量内容。对课堂教学目

标的动态调控及对其达成结果的动态评价,有利于课堂教学效果 的最大化。

(二)素养发展

[if !supportLists]1.  [endif]教师素养发展

新课程理念下以互动、开放、创造为特征的课堂教学模式为 教师的素养发展提供了很大的空间。首先,教师要以学习者的角 色进入课堂,在引导和参与课堂活动的过程中,不断更新知识、

扩大视野、深化思想、调整行为,实现教学相长,提高自己的专 业素养。其次,教师要与时倶进,改变过去以知识传递为特征的 传统教学方法,学习利用多媒体、网络、电子报刊等现代化教学

手段和教学资源,为学生搭建立体化的语言学习平台,提高课堂 教学技能和教学效果。最后,教师要改变工作方式,发挥教研团 队的作用,以同伴互助的方式开展教师间的合作与研究,实现教

学共商、资源共享,在合作共赢中促进个人专业成长。

[if !supportLists]2.  [endif]学生素养发展

英语课堂教学目标最终指向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形成,小学 阶段通过教学过程中学习理解、应用实践、迁移创新等层层递进 的语言、思维、文化相融合的一系列语言活动,帮助学生初步掌

握语言知识,形成语言技能;领悟文化内涵,感知文化异同;产 生学习动力,形成基本学习策略,发展学习能力;提升思维品质, 形成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实现语言内化和深度学习中,促

进学生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的形成和发展。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