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国汉服流行不起来,而西服却成为主流?

如题所述

中国历史上的服装经历多次演变,首先要考虑的是即使没有西方服饰,中国古代服装的演变是遵循什么样的规律。
中国历史上最有名的两次服装变更要属战国中期的赵国胡服骑射,其次是北魏孝文帝改革时期胡服汉化。这两件事情刚好从不同的角度说明了服装变迁的历史。

首先说胡服骑射,胡服骑射简单讲就是考虑服装的“实用性”,中原衣冠华丽却不实用、不方便是关键所在,你可以试想一下,你每天穿汉服、尤其是具有代表性的长袖宽袍,偶尔穿还行;由于人类生产生活的需要,服装需要迁就我们实际生活,相较而言,西方服饰无疑存在巨大优势。


另一件事北魏孝文帝改革,着汉服、说汉话,这很显然是文化因素,衣冠是文化的一个重要部分,是对文化的认同,现代社会仍然是西方文明主导、主流,所以西方服饰流行具有近现代的一些特殊性存在。
再者,我们要知道,汉服虽然华丽漂亮,但是你看到的那些华冠仅限于上层社会,很难向下层民众传递,所以平民有布衣之称,下层民众的服饰并没有那么漂亮华丽。而西方服饰的设计在上下层社会间变动并不大,流行的才是世界的、大家用得起的才是世界的。


现在总讲汉服复兴,这个是民族主义的影响,也许有朝一日汉服会以特殊的文化行为流行起来,但是其在日常工作生活中的普及性几乎没有可能。实际上我们并不一定要依靠汉服来确定我们的文化属性,文化是需要不断地创新、变更,因循守旧并不是文化发达和输出的好方式,服饰也是如此,中西方的服饰都在变化,而且在加速变化,完全有可能在这个领域有中国人的发挥和成就。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11-30

这个问题实际上分为两个层次。首先,为什么现在主流的中国服装不是传统的中国服装(尤其是汉服),而是西服;其次是汉服在世界上不流行的原因。要了解第一个问题,首先要了解西服在中国历史上是如何逐渐取代中国传统服装的。

众所周知,中国传统服装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不断变化以适应这一场景的实用性和美感。从战国时期赵武陵的“打虎”,到汉代的染织工艺,再到清军的入俗,汉人被迫刮脸、穿衣服。中国古代服饰不断变化。这些变化在史料中有记载,如《旧唐书·渔夫志》“胡曲的音乐很受欢迎。贵族们把胡的食物都吃光了。所有的学者和妇女都在争夺衣服。”

宋代学者朱熹也说“今天的公共服务是野蛮人的军事服务。它是从五胡末年传入中国的。”所以到了晚清,东西方文化交融的时候,人们和之前的古人一样,自然地融合和改造了自己的服饰。比如康有为曾经写过“请禁止女人裹脚”、“请把头发弄断,把衣服换成元折”,认为女人裹不住脚,不能工作;辫子长,下垂,不利于机器生产;衣服宽,腰带宽,裙子长,台阶优雅,这些都不利于各国的竞争,他们的服装也不容易为人们所接受和执行新的政策。

最后,西服在现代生活中具有很强的实用性,便于在劳动群体中推广。随着生产生活节奏的加快,西服已经完全取代了中国传统服装。但需要指出的是,中国传统服装的发展不仅仅是西服的融合和吸收。一方面,我们的文化和美学逐渐接受了诉讼。另一方面,诉讼进入中国后,也成为一种习惯,它改变了自己,以满足中国人民的日常需要。

在这些衣服的演变过程中,这主要是因为汉服只符合农业社会的生活习惯,远离工业社会的生活。例如,汉服的宽袖给现代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不便。此外,汉服不像短袖T恤那么酷,也没有羽绒服保暖。冬天很凉爽,夏天很暖和。这是不能接受的。

第2个回答  2019-10-15
古人穿汉服能出恭,能劳动,能揍人,现在汉服种类太少,做工不好,我们需要改良汉服,衣服种类多了,自然就流行啦
第3个回答  2019-09-21
汉服与西方服饰相比最主要的区别是它的袖宽长,上衣下裳,这样的设计使得穿汉服的人行动力大大减弱,试想一下穿着宽袍大袖的人去运动,去上课和工作,不仅活动时受到很大的阻力,还得时刻调整自己的动作以防宽大的袖子被勾或者被弄脏,而西方服饰穿起来却很方便,看起来也更正式,趋向于当今的快节奏社会,所以西方服饰才被中国和世界所认可。
第4个回答  2019-10-25
楼主这只美国人形豺狼虎豹祸害着中国,中国传统的什么能呈现出来?全人类急需中医药学解决你们野兽文化科学出来发病率与时俱进灾难,你们放过中医药学的严厉镇压?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