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中国》一直在线,为何网友大呼没有了“味道”?

如题所述

《舌尖上的中国》应该是少有的专门对中国境内美食开设的一个纪录片,当年一经播出就因其优美细致的画面和地道的美食介绍让大家对里面的美食垂涎三尺,也对这部纪录片赞誉有加。但是第一部出来之后,后续的2、3部却似乎没有那个味道了,很多人说所有系列里还是第一部拍摄的最好,这到底又是为什么呢?
01、第一部相比后面的取材合适也切题。

看过《舌尖上的中国》的朋友就知道,它们每一季每一集都有一个专门的小标题,往往小标题里就包含着这集的主要内容,像第一季里的早餐里面介绍的就是全国各地从南到北的不同的早餐。最让我印象深刻的就是北方的用小米做的“黄馍馍”,那个热气腾腾出锅的样子真的让碳水爱好者心动不已。还有广东的竹升面,师傅用竹竿压在面团上靠着人力的杠杆作用让面更劲道更好吃,这也是用餐中的一种智慧。但是往后看第二季里很多小标题取的其实很不切题,“秘境”一集讲得是人迹罕至地方的食材,事实上纪录片里大部分食材都能冠以这个内涵。

02、拍摄内容的偏差。

我们之前也说了,《舌尖上的中国》就是一个比较少见的把焦点对准美食的纪录片,其他类型如人与自然、人文历史的纪录片有很多,虽然美食也离不开人,但是最终美食应该是主角。在第一季里我们很明显可以看到美食确确实实是主角,但是后续几季焦点好像有点放在做美食的“人”上面,特别是有一期是关于带读家长的,家长为了孩子更好的教育条件所以背井离乡,思念家长亲人那是必须的,但是美食纪录片里放家长对镜头流泪的片段多少让人心里堵得慌。

03、拍摄更换了团队。

一个纪录片很重要的就是它的制作团队,因为每个团队都有自己的想法和取材以及拍摄手法,所谓“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这是惯常的道理。第一季导演陈晓卿作为美食纪录片的行家,他拍出来的美食纪录片就是有美食又有行云流水的艺术感,而后续《舌尖上的中国》更换了制作团队,自然观众看着也没有当初的“味道”了。

好的纪录片要有“味道”,取决于制作团队的水平和想法,也取决于他们本身对于这个选材的理解,不同的制作方式、展现焦点不同,那内涵自然不同。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7-30
《舌尖上的中国》几乎没有任何创新,与观众的黏性不强,才会让网友失去了观看的兴趣。
第2个回答  2020-07-30
第一季和第二季的时候,配音老师李立宏的声音让人沉醉,然后第三季就换了配音演员,而且导演也换了,这样一来就大变味了。
第3个回答  2020-07-30
可能是因为现在这个节目做的越来越差,而且身为一个纪录片也没有那么好看。
第4个回答  2020-07-30
可能是由于换了制作团队的原因,拍不出以前的那个味道了,所以没有那么吸引眼球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