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怎样才能由"职业"走向"专业

如题所述

教师是一种事业还是职业
对待教育工作,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感受。有的人把教师工作视为不得已而为之的职业,是为钱而当教师的;而有的人则把教师职业当作事业来追求,甚至把教育事业当作自己生命的一部分。不管遇到社会上的什么浪潮的冲击,他们都坚信自己选择的职业是正确的,有价值的。我个人认为,教师既是一种职业,又是一种事业!所谓职业,主要是指一种谋生的手段,是个人在社会中所从事的作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工作。事业则是人们对理想的执著追求,是人所从事的,具有一定目标、规模和系统对社会发展有影响的经常活动。
教师是一种很古老的职业。在原始社会中就有“伏羲氏之世,天下多兽,故教民以猎”,部落首领充当教师。在周朝,设有专职官师氏负责教授音乐、射箭、道德、礼仪等。古代社会由于生产力水平低,无法让一些人专门从事这样一种脑力劳动,所以长期存在“学在官府、以吏为师”的情况。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教师劳动逐渐独立,并发展成一门专门的职业。196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报告中,首次提出将教师职业看作是一门专业,是一种要求教师具备经过严格训练及持续不断的研究才能获得专业知识及专门技能的公共事业。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采纳了这一建议。1986年,我国国家统计局和国家标准局发布的《国家标准职业分类与代码》中,教师被列入了“专业、技术人员”这一类别。
教师的具体行为决定了教师是一种职业,因为需要用教师从事的行为来拿工资养家糊口,与其他任何行当没有区别。捷克大教育家夸美纽斯说过:“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这句话给教师戴上了一顶高帽子。什么是最光辉?我想通俗点说就是最光彩的。说教师是最光彩的,可能是因为其工作成果不同——育人。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可很多人只看到了这光彩的一面,却没有把这个句子缩一下——“教师是职业。”确实,不管这职业前面有多少定语,教师首先就是一种职业,是一种谋生的手段。
教师也是普通的一员,按照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他们有普通人的基本需求,首先要生存,要养家糊口,他们能感受到普通人所能感受到的悲伤与幸福,所以他们能够从事的,自然也是千千万万职业中平凡的一种。都说:“教师工作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是神圣的。”其实,教师工作,是人生的一件事情,是光辉的但无所谓“最光辉”,所有对人类做出贡献的职业都是充满光辉的,更无所谓神圣,只有精神而无物质为神,只有物质而无精神为物,教师决非单属于二者之一,而是二者的结合体,与千千万万职业相同,同样逃不出社会的背景,非常现实,用不着遮遮掩掩,坦率地说,大多数教师必须考虑升学率,考虑论文,考虑做课,考虑职称,考虑上下级关系,考虑各种条条框框,规章制度,有良知的教师,还想在工作上有所作为,为孩子们终身发展作些实际的事情,所以还需要承受各种压力,可见从事这份职业,教师要有平常心,要务实,踏实, 还要勤奋。
教师这一行呢,老话说,“家有半斗粮,不当孩子王”, 教师的职业是清苦的,这是众所周知的事实,选择了教师,无疑就是选择了清贫。在全国13个行业的排名中,教师的职业排在倒数第三位。教师这个职业如果要比,收入比农民高一点,处境比下岗工人好一点。为人师者的生活窘迫由来已久。吃得清淡,穿得素淡,出去办事遭人冷淡,就像蜡烛,一生半明半暗。充其量,只是一个破落的四处露风的却又载歌载舞的大篷车。而窗外却变幻着扑朔迷离的现代风景。经商、大款、股票、汽车、别墅、日益膨胀的高消费就像是一只只诱惑的手,拉扯人们易动的心。但我们同时也更看到,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抑或是将来,无论是物质贫乏的年代,还是物欲横流的岁月仍然有数不尽的教师们无怨无悔,像春蚕、像蜡炬,用自己的青春和生命来捍卫这个职业的圣洁。昔有“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陶行知,他曾出访海外26国,却满怀一腔热血布衣草鞋走向晓庄,让中国的教育在贫困中放出曙光。今有住着泥房子、用着泥桌子、教着泥娃子的半农半教的民办教师群,更有用自己可怜的工资为学生垫付书本费却又因交不起自己的医药费而郁郁而死的山区教师他们有的名垂青史,但更多的却像山上的小草一样默默无闻,随风逝去了无痕。但是,正是他们树起了万世师表,无边师魂,擎起了我们教育行业的灯塔。若与他们相比,我们便又会感觉到,我们的生活其实是富足的。
然而从定义来看,职业和事业并不矛盾,事业本身也包含了职业概念,教育本身就有规模、成系统,对社会发展有影响,而且教师本身从事的职业也是经常活动,对职业不同时期,针对不同的情况,制定不同的目标,就是把职业上升为事业来做,换言之,就是在从事一种事业。
教师的行为对象是人,是需要通过教师工作不断去完善他们的不健全的人,需要对他们不健全的人格不断塑造的人。这个活动过程比其他任何活动过程都要引人注目。说教师崇高也许就基于这个理由。从这个角度理解,教师应该是事业。你努力的去完善你的工作对象,是必须非常用心的,不光是用技能而更多的是用心去完成的工作应该上升为对事业的强烈追求。我想把夸美纽斯的话改一下:“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
可见,根据教师所从事的工作特点来看,目标性是一个可变量,俗话说:“站得高,看得远。”当年韩信受胯下之辱,刘邦与项羽的交锋中,屡屡狼狈受辱,毛泽东当年倍受排挤,邓小平几起几落……均是因为制定的目标高远,一时的屈辱挫折,只不过是他们成功的基石,不会影响他们的行程,教师也一样,工作中,种种的无奈与痛苦,都可以随着目标的调整灰飞烟灭,比如一个教师把职称,收入作为工作的目标,另一个教师本着对孩子终身发展有益,把挖掘学生潜力,引领到不同发展道路上作为目标,哪一个工作的空间更大,哪一个面临的痛苦更具体,更多?很显然,前者会被无休止的利害关系所困扰,后者因为目标高远,并不会受“小事”所困扰,而且为了大目标还会巧妙的绕开小细节,这就是我们看到有很多成功的老教师多年从事教育事业精神不倒的原因。所以,我认为,教师工作当然也是一种平凡,有趣,充满挑战的事业。
把教师看成一门职业,职业的价值在于谋生;把教师看成一门事业,事业的价值在于献身!人的一生也许是平凡的,平凡的人生只有融入到伟大的事业,生命才会闪光。没有事业的人生将会是黯淡的人生,是灰色的人生。因为,事业是生命的长青之树!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