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体现了中国人的品质?

如题所述

汉字承载着千年民族精神,体现了l21国人品质。

一横一竖,勾勒“龙”的神气;一撇一捺,挥洒“龙”的飘逸。字里行间飘洒着浓浓情意,烙上了中华民族永不磨灭的印记。这就是中国汉字。

中国汉字历经几千年而不衰,西方人首先将“中国汉字”翻译成英文时便译成了ChineseCharacters。Character的意思就是“标志,特征”的意思。可见西方人早已把汉字认作中国文化符号之一了。汉字作为中国的文化符号是当之无愧的。

最开始,人们只是为了生活方便而模仿事物画一些简单的图画,经过长年的发展,一些图画精简为简单的横平竖直,便产生了最早的文字。又产生了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行书、楷书、草书等等各种各样形状的汉字。

四大文明古国中,古中国文明是唯一一个没有中断过的古文明,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为有汉字的存在。我国古代的文化典籍,《诗经》《周易》《史记》等等,都用汉字记录着中华民族的产生、发展,各个时期的历史、思想、文化及风土人情,使中国文明得以记录和保留。

因此,古中国文明不曾中断,为我们的子孙后代留下了灿烂的文化遗产。汉字成为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

汉字由于其独特的方块字造型,经过不断的发展,产生了各种各样的艺术形式,中国书法应运而生。

楷书、草书、隶书、行书、颜体、瘦金体等等,虽然每种书法有各自的风格特点,楷书中规中矩,棱角分明;草书飞扬飘逸,隶书蚕头燕尾,中正平和;行书行云流水,舒展有型,但是它们都共同书写着“一横一竖,一撇一捺”,承载着中国人顶天立地、能担责任的民族性格。

几千年来写着“一横一竖,一撇一捺”成长发展来的中华民族,当然能够顶天立地,汉字的精神内涵早已融入中国人民的血液之中。汉字成为书写民族精神的关键符号。


汉字体现了中国人“忠孝仁义礼智信”优秀品质。

“忠孝仁义礼智信”中,“忠孝”是最基本的。忠是立国之本;孝是立家之本。“忠孝”两字,支撑着这个国家、民族以至于整个家庭的“大厦”,就如“四根柱子”,屹立不动;否则,家国大厦将倾。“仁、义、礼、智、信”这五常是立身之本。现在有必要学习发扬光大。

提倡“忠”,就是热爱祖国,忠于职守。正如孔子说,“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这方面,抗金名将岳飞被认为是“忠”的典范。现在不需要“忠君”,但把忠君延伸为爱国,这是新时代的人最起码的要求。忠于职守,就是忠于你的单位、忠于你从事的工作。

提倡“孝”,就是孝敬父母,尊老敬贤。孝字上半部是“老”字的一半,下半部是“子”字全形,上一代人与下一代人融为一体,儿子继承老子,子能承其亲,并能顺其意。

最典型的当属“二十四孝”的故事。孝是维系社会的最小细胞家庭的基本纽带,如果子孙不孝,这个家庭就将乱套,这个国家就将乱套。所以,孔子提倡“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尤其是对待父母,关键是要真心爱敬,缺乏爱敬,不赡养父母,就跟养个猪养个狗没有什么区别了。

提倡“仁”,就是以人为本,富有爱心。孔子说,仁就是“爱人”。仁的核心,就是要以人为本,一切从关怀人、爱护人、发展人的目标出发,使这个国家民族达到和谐的最佳状态,《礼记》说,“上下相亲谓之仁”,能够做到上下相亲,这个社会一定是很和谐的。

仁的思想,还体现在众生平等的状态,孔子的教育观是“有教无类”,社会平等才能体现爱心,如果对待别人,不是出于一种平等的理念,那么善良将成为怜悯,它就不是对人的一种终极关怀了。

提倡“义”,就是坚持正义,保持节操。古代讲义气的典型人物,当属关羽第一。说到义字,就会想到朋友义气,“为朋友两肋插刀”,其实这是小义。我们要讲的是大义,一种高于自我的善,一种超越自我的善。

任何人,在关键时候不能做出危害国家、民族的事情;在敌人、困难面前,不能变节投敌。在社会上要坚持正义,敢于与丑恶势力做斗争,不与邪恶势力同流合污。当然,作为一个具体的、活生生的人,对待朋友要讲义气,不能出卖朋友,不能损害朋友,这是做人的基本要求,也是在社会上立足的基本素质。

提倡“礼”,就是注重礼仪,尊重他人。礼的核心就是“尊重”二字。要得到别人的尊重,首先要尊重他人。说到“礼”,就是要保持良好的行为规范,即我们通常所说的礼仪、礼节和礼貌。

提倡“智”,就是提高素质,服务社会。知是智的古字,先有“知”字,方有“智”。“知”的意思是,认识、知道的事物,熟悉到可以脱口而出。因此,我们把通晓天地之道、深明人世之理的人,成为智者。

提倡“信”,就是诚信守法,一诺千金。信,心里有什么话就直说,古人说,言为心声,人的言论应当是诚实的、真实的、不虚伪的。一个说话言不由衷、言行不一的人,肯定不是重“信”的。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对于一个人来说,更得信守承诺,讲究信用。一个没有信用的国家,一定没有前途,一定会灭亡的;同样,一个不讲信用的人,在社会上是混不下去的,最终被社会抛弃。


中国汉字承载着5000多年来的中华文明,笔画的抑扬顿挫之间,传递着中国人的精神,被誉为天下最好最美的文字。写好中国字是一种习惯,更是一种教养。端正写汉字,不仅仅是一种技能上的提高,也是一种文化的修炼、精神的陶冶。对同学们而言,这不仅可以培养他们的书写基本技能、书法艺术鉴赏力、提升综合素质,更是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树立青少年文化自信的重要举措。

“一点成一字之规,一字乃终篇之准”,写字如此,做人亦如此,“不以规矩,不成方圆”。写好中国字,做好中国人。


汉字的端正

藏着中国人的中正


当我能写好自己的名字时,才知道汉字一撇一捺要正,做人也要正。


记得幼时识字是从田字格开始的,在那个方正的小格里,我们一遍遍地抄写汉字,一遍遍地模仿一笔一划。


中国相信字如其人,所以大人们总爱说,


“写字就要端端正正地写,做人要堂堂正正地做。”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