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讨好别人,委屈自己对吗?

如题所述

是的,这句话说的还是非常正确的。毕竟活着要为自己而活。不能为了别人委屈自己,要考虑好自己的感受。因为自己的感受对于自己来说才是最重要的。
如果为了将就这种感情,这种情绪就是不靠谱的,不合适的。讨好别人也是一种不靠谱的行为。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12-25
如果我们可以剥开任何一个“讨好者”的内在,都会发现其中有一个过度敏感和脆弱的小孩。
我接触过不在少数的来访者都有着讨好别人的倾向。
几乎每一个讨好者都清楚,讨好别人会令自己很累,会令他受很多委屈,会令他丧失自我,会令他变得软弱。
讨好别人不仅是一件很没有必要的事,而且还会对他自己造成很多的损失。
但是尽管他们在理智层面是很清楚讨好行为的负收益性,却在实际生活中却无论如何都无法停止对别人的讨好。
为什么会这样呢?
讨好型的人必备的一个特质就是敏感。
他们非常的、超乎常人的心思细腻,这种对于别人感受与想法的洞察力似乎是他们与生俱来的天赋。
他们总能十分敏锐的觉察到别人的需求,并随时都准备、并能够无条件的去满足对方。
他们总是非常的无私,几乎难以拒绝任何人的请求。即便是一些无礼的、过分的要求,他们也根本难以反驳。“委屈自己,成全别人”这种事情经常在他的身上发生。
“讨好者们”似乎是没有需求的人。他们几乎从来不会提出自己对别人的期望,要求,喜好,或不赞成。他们好像也从没有什么想要的东西。
他们非常过度的害怕和别人起冲突。他们总会本能的避免一切可能会引起和别人的争吵发生的事情,本能的会逃避和别人的冲突,和别人的竞争。
即便是和别人起了冲突,他们绝对会是最先道歉的那一个。他们似乎根本不知道该怎样生气,在和别人起冲突时非常轻易的就会妥协。
即便是别人的过错,他们也会向别人道歉。哦,说到这里又引申出了另一点——讨好者不知道“是不是别人的错,自己【该不该】生气”。
讨好者总是会无时无刻都试图去营造一种【很温馨,很和谐】的气氛。
如果不是通过心理咨询的话,我想绝大多数的讨好者们只有经历过一次甚至多次「彻底的绝望」之后才能够放下对别人的讨好。
但是对于绝大多数的讨好者而言,他们往往穷其一生都无法走出讨好别人的困境。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讨好者想要摆脱讨好会是如此的困难呢?
最根本的原因在于:讨好者们对于安全感、别人的爱、别人的关注有着超乎寻常的渴望。
早年时期,讨好者们往往是在一种充斥着“不安全感”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倒也不一定是说讨好者就一定有一个一言不合就开打的父亲、一生气就将他丢下不管的母亲。
其实幼年时他在童年玩伴中的地位,他在学校里面时是否遭受过不良少年的欺凌,很少得到别人的照顾等等,这些都会令他形成一种胆小、时常担惊受怕的心态。
一个人如果在童年时期有过和别人起冲突后被打、被侮辱,和别人争吵后被抛弃、被孤立,和别人意见不一致就被指为怪胎、异类等创伤的话,那么他就会对「和别人发生冲突」这件事情变得异常的敏感,他们竭尽所能的试图避免一切和别人冲突的发生,这样就能够不用面对那么冲突会给他们造成的“巨大”伤害了。
所以讨好者们总会难以拒绝别人的要求,因为他们害怕拒绝的话会和别人发生冲突;
出现了矛盾他们总会先去道歉,因为他们害怕冲突升级;
他们也不敢提出自己的需求,因为害怕自己的需要会为别人带来麻烦、造成别人的不满;
所以他们会如此热衷于维持一种表面上的和谐与温馨的气氛,只有在这种氛围当中,他们才会感觉到安全。
在讨好者所有的讨好行为之后都有一个非常强烈的目的,或者说是信号:我对你这么好,你能不能也对我这么好呀?
讨好这种表面上看起来是“利他”的行为,其最根本的动机还是为了“利己”。
讨好者渴望别人对他好,渴望别人能够关注他,能够觉察出他的需求,能够欣赏他,帮助他,关心他,甚至——保护他。
讨好者从骨子里就认为自己是没有价值的,认为自己一文不值,不可能有人会爱他,不可能有人会无条件的关心他,他几乎从没得到过、也不相信会有无条件的爱,会有人仅仅是因为他自身的一些特质就欣赏他、就对他好。
对于讨好者而言:「我必须做得很好——别人才会对我好」,「我必须成为别人所期望的人——他们才会爱我」这种信念已经从他们的意识至潜意识之中都根深蒂固。
所以他们认为,必须通过讨好别人,通过满足别人的需要,别人才会欣赏他,爱他,关注他。
讨好者们的内心之中永远会有一种从未向别人表达过的潜台词:我这样对你好,我希望你也能这样对我。
假如一个讨好者不喜欢工作的时候被打扰,他就不会在别人工作时打扰别人;
假如他不喜欢被严格的要求,他就会对别人的要求非常宽松;
假如他希望在出现冲突时别人能够理解和接纳他,他就会先去理解和接纳别人;
讨好者们很难亲口向别人表达自己的需要和要求,他们总是会试图通过自己行动的方式来“暗示”对方:我在你难受的时候陪伴你,是希望当我难过的时候你也能走过来陪陪我;
我在你发言无人响应时回应你是希望当我出现这种尴尬局面时你也能帮我解围;
但无论多少次孤独时无人陪伴的失落,起冲突时对方的寸步不让,一次次的在认真工作时被打扰,讨好者们始终难以明白:为什么?为什么会这样?为什么他会这样对我?
于是他会陷入强烈的沮丧,失望,委屈,被背叛,被忽视,被抛弃,被不尊重的痛苦情绪之中。
第2个回答  2021-12-26
兄弟,你这种想法是好的,但是现实却是残酷的,在现实中,你必须要学会讨好别人,有时候委屈自己一点又如何呢。历史上的大人物,有多少人开始的时候不是委屈自己的,你看看刘备就知道了,三顾茅庐,这就是委屈自己,但是结果却是好的。
第3个回答  2021-12-26
不要去讨好别人,但是也不能委屈自己,委屈自己是不对的,做人一定要想明白一点,要活出最真实的自己。
第4个回答  2021-12-25
职场“老好人”并不在少数,而这正是职场“讨好型人格”的典型代表。在职场上,这种人讨好了所有人,却唯独忘了讨好自己。

为了合群,习惯委屈自己

蒋方舟曾在《奇葩大会》里谈到“讨好型人格”,总结出了两种表现:

1、 做事情之前,会设想别人的反应,迎合对方的期待;

2、 在与人交往中,没有原则和底线,不会表现出自己的不愉快。

在职场上,“合群”是很正常的想法,毕竟我们不可能完全不和同事相处,适当的交际和迎合都是很常见的做法。但是如果太过迁就别人,完全不管自己的感受,那就是错误的相处方式。

职场“讨好型人格”就是太过在乎别人的感受,不管做什么事,都小心翼翼地迎合所有人。然而没有自我的人,就越容易被忽视。长此以往,再也没有人会考虑到你的感受,你会变成团队里可有可无的存在,逐渐被边缘化。

为了得到认可,啥都抢着干

《三十而已》里的钟晓芹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为了得到同事们的认可,她总是无条件地给大家帮忙,久而久之,同事们把这一切都当做理所当然,而她自然而然地成为了那个“做杂事”的人。

在职场上,有些新人往往也是这样,打印、拿快递、送东西......什么活都抢着干,总以为干得越多,就能得到同事们更多的认可。却殊不知这样会让所有人都认为,你能够做好所有杂活,把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都扔给你来做就行了。

这只是你单方面的付出,并不是真正的认可。这样卑微的付出,不但不能增加你的存在感,反而会给你带来很多无谓的工作量。

不懂得拒绝,不会说“不”

不懂得拒绝也是职场“讨好型人格”的一大重要特征。

有些人,不管别人说什么都不会拒绝,总觉得拒绝别人是自己的错,会有愧疚感。所以为了和同事搞好关系,便全盘接受他们的所有请求,哪怕有时候忙得连自己的生活都顾不了。

不懂得拒绝,害怕别人不舒服,最终只会让自己为难,甚至还会因为无法完成,变成了“好心办坏事”。这种无底线的接受,并不能让你得到想要的,反而会让你失去更多。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