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喜欢在碗里剩下饭粒怎么办?

如题所述

这样的做法不太合适,毕竟还是会有细菌,对身体会有一定的危害。
浪费粮食的孩子,往往不知道生产粮食要花费多少时间和人力。一粒米到达餐桌,需要花费3000多个小时。整地、育苗、插秧、除草、除虫、施肥、灌排水,任何一个环节都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等到丰收之季,又要经过收割、干燥、脱壳、去碎米、提存等步骤,最后包装起来送上人们的餐桌。教育孩子不浪费粮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法来教育可以起到很好的作用:
1.建议家长们可以在节假日带孩子去农村或者粮食生产基地,让孩子看一下农民是怎样播种、锄草、施肥、浇水的,还可以让孩子亲自感受做农活的辛苦,真正地体验到“粒粒皆辛苦”。另外要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感恩之心,让他了解这个世界上有不少贫困地方的孩子还在饥饿中挣扎,我们每天有衣食无忧的生活就当有感恩和珍惜之心。
2.从细节制止孩子浪费粮食
培养任何好习惯,都要从娃娃抓起、从小事抓起,节约粮食也不例外。要设立规则,让孩子没有机会浪费粮食。浪费的习惯是慢慢养成的,平时吃饭时孩子没有把碗里的食物吃干净,家长如果视而不见或直接倒掉,孩子就会习以为常,慢慢把浪费变成一种习惯。所以家长要和孩子提前制定好饭桌规则,一是根据孩子的需要盛饭,大一点的孩子可以让他自己决定盛多少饭,二是碗里的饭菜要吃干净,吃不完不可轻易倒掉,如果有浪费需要接受一定的惩罚。让孩子知道饿的感觉,懂得食物的甘美,感受食物的来之不易,节约粮食的意识就在润物细无声中养成了。
3家长要以身作则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最好的榜样,应在平时的生活点滴中为孩子做好勤俭节约的表率。要求孩子做到的事情自己先做到,在家吃饭时也要带头实行“光盘行动”;带孩子外出就餐时,父母要合理消费,适度点餐,实在吃不完的饭菜可以打包带回家;带孩子去吃自助餐时,要给孩子讲明用餐礼仪,要求孩子吃多少取多少,不要让孩子养成随便浪费的习惯。生活即教育,在父母一言一行的影响和教育中,孩子自然而然会养成节约粮食的好习惯。
4.通过阅读教育孩子节约粮食
很多儿童读物包括生动的绘本都有关于节约、不浪费的内容,家长可以带孩子一起阅读,让他了解勤俭节约的道理。平时可以教孩子念一些琅琅上口的关于节约的儿歌或者诗歌,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孩子节约粮食的意识和习惯。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爱粮节粮,从你我做起!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