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求~~新闻的社会功能分析

我想要一篇具体的内外分析```请各位大虾来帮帮我
急需要啊````

  和谐社会是人类不懈追求的社会理想。实现社会和谐,既需要雄厚的物质基础、可靠的政治保障,也需要有力的精神支撑、良好的文化环境。新闻媒体作为统一思想、鼓舞人心、凝聚力量、动员群众的舆论引导工具,对宣传党的主张、确立社会认同、通达社情民意、调适社会心理、维护社会秩序发挥着重要作用,必须进一步认识自身的功能和责任,积极参与和服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一、导向功能:新闻媒体应确立和谐社会的舆论导向

  引导舆论导向,促进社会和谐,是党对新闻媒体的一贯要求。马克思主义认为,舆论是一种“普遍的、隐蔽的、强制的社会力量”,是进行社会控制、促进社会整合、引起社会变革的重要形式,对社会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为此,胡锦涛强调指出,新闻工作必须“坚持鲜明的党性原则,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舆论导向。”

  首先,积极宣传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相适应的主流意识形态。有人认为,和谐社会就是大家畅所欲言,拥有绝对的思想自由和言论自由,不需要接受一种主流意识形态的指导。这显然是错误的,和谐社会当然不能搞整齐划一,和谐应是多元发展中的和谐,但没有主流意识引导的和谐只能造成社会的无序,最终导致社会的不稳定、不和谐。事实上,任何社会都有主流意识形态,儒家文化是我国封建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自由主义是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就是我们的主流意识形态,其科学性已被中国近现代的历史和所取得的现实成就所证明。因此,新闻媒体必须不断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潜移默化地影响社会成员的认知结构,凝聚社会成员形成共同的精神基础,保持政治稳定和经济发展。

  其次,要大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正确的价值标准。价值观是舆论导向的重要内容,新闻媒体宣传怎样的价值观,对社会价值观念体系的形成和发展影响甚大。在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新闻媒体必须坚持正确的新闻价值取向,宣传反映时代精神风貌、鼓舞人民斗志的新闻作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多样化的思想观念和社会思潮,在尊重差异中扩大社会认同,在包容多样中增进思想共识。同时,要将价值导向体现在新闻活动的整个过程中,不仅要宣传正确的政治价值导向,还要宣传正确的思想导向、经济导向、消费导向、生活导向、行为导向、知识导向等等,释疑解惑,化解矛盾,促进工作。

  第三,要按照“三贴近”的要求改进舆论引导的方式方法,形成一大批兼具思想性和可读性、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优秀作品。新闻媒体要真正发挥舆论引导的功能,必须首先为受众所接受。马克思曾指出,新闻“具有连植物也具有的那种为我们承认的东西,即承认它具有自己的内在的规律。”在多元、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如何提高舆论引导的科学性和艺术性是非常重要的问题。在当前的新闻实践中,还存在着不按新闻规律办事的现象,片面理解媒介的宣传和导向功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舆论引导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因此,新闻媒体必须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将体现党的意志同反映人民群众的心声统一起来,将思想性、指导性和可读性结合起来,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舆论支持。

  二、监测功能:新闻媒体应成为和谐社会的“了望塔”

  新闻媒体在发现社会问题、监测社会环境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美国报人普利策曾形象地指出:“倘若一个国家是一条航行在大海上的船,新闻记者就是船头的了望者。”传播学家拉斯韦尔也提出,社会环境监测是新闻媒介的首要功能。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新闻媒体必须充分发挥社会环境监测的了望功能与守护功能,对存在的各种不和谐、不稳定的社会矛盾和隐患,及时向政府、社会发出“警告”和“提示”,成为保障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了望塔”。

  首先,新闻媒体要提供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动态和完整图像。在社会交往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新闻媒体承担着为经济社会运行和发展提供全面信息资讯的作用。但随着新闻媒体市场化经营的发展,新闻媒体在正确发挥信息传播功能方面出现了一些问题。比如,有的新闻媒体受经济利益的驱动,在一些关系公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上隐瞒真实情况,导致各种虚假新闻出现,新闻炒作、煽情等也时有发生,影响到了公众的认知判断,甚至导致了一些社会矛盾。为此,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新闻媒体必须坚持新闻工作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通过全面传播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社会等各种信息,充分地满足和保障公众的知情权;必须坚持新闻真实性原则,将局部的、具体的真实和整体的、本质的真实完美地结合起来,真正保证新闻报道真实、可信;必须坚持新闻工作的专业要求,强调客观、公正、平衡、品格,帮助人们正确认知社会,创造一个和谐的信息环境。

  其次,新闻媒体要对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焦点问题进行预警。在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如何及时发现各种矛盾和问题,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难题和风险,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任务。新闻媒体是现代信息的收集和传播平台,对经济社会发展掌握得最生动、最具体、最全面,必须有效发挥预警作用。近年来,特别是在“非典”事件后,新闻媒体在发挥预警功能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政府对新闻媒体的工作也提供了很大的支持,完善了信息公开和新闻发言人制度,对一些关系公众利益的事项进行了及时公布。新闻媒体应该抓住机遇,进一步增强信息采集和处理的前瞻意识,引导人们对社会发展做出科学、理性的判断和应对,努力地消除各种现实和潜在的不稳定因素,防患于未然,从而促进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

  第三,新闻媒体要对各种社会问题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方向进行深度解读。面对新情况、新问题和新矛盾,如何站在不同利益群体的角度,尤其是站在广大人民群众的立场,对这些信息进行整理和解读,深入分析产生矛盾和问题的内在动因,是新闻媒体的重要任务之一。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新闻媒体必须提供大量旨在解惑和引导的报道,而不仅是简单的事件记录,必须将党的方针、政策与人民群众的期望统一起来,增强理论根底、知识根底、政策根底,以客观事实为依据,以理论分析为武器,通过实事求是的客观评论,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进行深入、生动的分析,促进经济结构和社会关系的有效调整,真正成为引导经济社会发展的了望塔。

  三、协调功能:新闻媒体应充当和谐社会的“安全阀”

  新闻媒体作为社会信息传播的平台,在一定程度上承担着利益协调和社会意见引领的功能,直接而广泛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对引导社会舆论向理性和客观的方向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发挥着重要作用,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安全阀”。

  首先,新闻媒体应成为协调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的缓冲环节。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日益增强,影响人们思想观念的因素复杂多样,能否有效缓和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新闻事业是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反映群众意见和呼声的重要渠道,可以将党和政府的声音及时传达到群众当中,对社会各阶层的心理进行疏导和调适,引导群众妥善处理各种利益关系;可以倾听群众呼声,畅通多样利益的表达渠道和途径,反映各种社会群体的利益要求,实现国家与社会及各社会群体之间的良性互动。同时,新闻媒体还应该牢记自身的宗旨,坚持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宣传和报道的出发点,正确处理新闻媒体的社会主义性质和市场经营之间的关系。

  其次,新闻媒体应提高处理社会危机的能力,协助政府正确处理各种公共事件。从国际经验来看,各国在现代化的进程中,经常会出现各种公共事件,比如一场雪、一场雨、一场雾均可能对一个大城市的发展造成严重影响,如何科学应对和及时、有效地处置公共事件,是各国必须面对的重大课题。在处理公共事件的过程中,新闻媒体往往是公众最信赖的声音,对及时传播真实信息、稳定民众心态、动员民众力量有重要意义。在公共事件发生时,新闻媒体要力争在第一时间向公众报道事实真相,保持信息渠道的畅通,尤其应注意发挥媒体的议程设置功能,及时有效地进行舆论引导,防止各种谣言的传播和恐慌等社会心态的出现,掌握传播的主动权。

  第三,新闻媒体应引导社会成员形成理性科学的观念和积极健康的心态。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社会成员对各种社会矛盾和问题会有不同的见解,存在多种声音、多种表达形态、多种利益诉求。传播学认为,新闻媒体是现代社会的意见领袖,影响着广大社会成员的知识结构、判断能力和思维方式。因此,新闻媒体必须坚持新闻报导的理性和建设性,以促进人与自身、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指导,注重社会意见的传达和疏通,引导全社会进行理性思考,正确认识和处理各种利益关系,保护好广大社会成员的积极性,倡导健康的社会心态,动员公众投身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中。

  四、监督功能:新闻媒体应反映和谐社会的民意社情

  正确开展新闻舆论监督,有利于集中和反映群众意见,保障群众权益,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促进党和政府重大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从近年来的实践来看,一些社会矛盾通过媒体的监督得到了圆满解决,一些群众的利益经过媒体的监督得到了维护,一些社会丑恶、腐败现象在媒体的监督下得到了惩治。很多群众遇到矛盾问题,首先想到的就是新闻媒体,这些都佐证了新闻舆论监督对促进经济发展、维护社会和谐发挥了重要意义。

  首先,新闻舆论监督应坚持真实准确、客观公正。新闻舆论监督的基本方法是用事实说话,真实、客观、公正是新闻舆论监督的力量来源。对报道的新闻事件要深入采访,不能背离事实和歪曲事实,防止简单化和片面性,不仅要做到所报道的单个事实的真实、准确,尤其应注意从总体上、本质上体现新闻的真实性。评论新闻事件要客观公正,以理服人,不能掺杂私心杂念,以新闻采访为借口,谋取经济利益,还要充分考虑实际情况的复杂性,善于听取不同意见,防止主观臆断,感情用事。要相信公众是有辨别是非的能力的,只有对新闻事件作出真实准确、客观公正的报道,才能保证新闻舆论监督的权威性。

  其次,新闻舆论监督应改进工作方式。新闻舆论监督是现代文明社会的标志之一,发挥着日益凸显的作用。新闻媒体必须认真研究舆论监督的规律和特点,增强舆论监督的针对性和计划性,根据党和政府的关注和人民群众的要求选择监督对象,充分发挥新闻媒体反映民意社情的功能。要有效控制传播流程,正确确定报道的时间、切入点和报道进程、监督力度,根据社会反馈情况调整报道计划,坚持正确导向,确保监督效果。要重视各种社会矛盾问题的复杂性,增强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法治观念,深入调查、冷静判断、科学分析,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