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还是魔高一尺道高一丈?

到底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还是魔高一尺道高一丈?
有没有典故啊什么的,是不是随便说?

都正确。

1、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道:正气。魔:邪气。原是道教告诫修行人警惕外界诱惑的话,意思是修行到一定阶段,就会有魔障干扰破坏而可能前功尽弃。后来比喻取得一定成就后遇到的障碍会更大,也比喻正义终将战胜邪恶。

出自清谭嗣同《仁学》四三: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愈进愈阻,永无止息。

释义:修行到一定阶段,就会有干扰破坏,越往前走,阻碍就越大,永远不会停止。

2、魔高一尺,道高一丈,比喻正义始终压倒邪恶。

出自杨成武《层层火阵烧野牛》: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在粉碎日寇‘驻屯清剿’的斗争中,冀中人民的天才创造——地道战,大显神威。

扩展资料:

道是指佛家修行的成果——道行,得道;魔是佛家修行的障碍——魔障。“道”是佛家借道家的“道”字格义,借指修行的成果。“魔”则是梵文音译“魔罗”的略称。

佛教把一切扰乱身心,破坏行善者和一切妨碍修行的心理活动均称作“魔”。 印度古代神话传说欲界第六天之主波旬为魔王,常率众魔破坏行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1-03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和魔高一尺道高一丈都是正确的,两个互为反义词。

1、道高一尺,魔高一丈【dào gāo yī chǐ,mó gāo yī zhàng】

基本释义:当修行达到一定阶段时,魔障就会干扰和破坏,先前的成果可能会被丢弃。后来,比喻说,取得一定成就后,障碍会更大。这也意味着正义将战胜邪恶。

典故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五十回:“道高一尺魔高丈,性乱情昏错认家。可恨法身无坐位,当时行动念头差。”

白话译文:取得一定成就后,心中的障碍会更大,心乱了思想也混了选错了方向,只恨天庭中没有自己的位置,想要更进一步,想法却错了。

2、魔高一尺,道高一丈【mó gāo yī zhàng,dào gāo yī chǐ】

基本释义:比喻正义始终压倒邪恶。

典故出处:现代 杨成武《层层火阵烧野牛》:“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在粉碎日寇‘驻屯清剿’的斗争中,冀中人民的天才创造——地道战,大显神威。”

扩展资料: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原为道教语,为道家告诫信徒警惕外界诱惑之语。“道”指正气,即修行达到的一定阶段;“魔”指邪气,即破坏善行的恶鬼或内心迷障,指正气难以修得,而邪气又容易高过正气,也用来表示邪恶的事物抵不过正义的事物,即一尺的道需要以一丈的魔来抵消,以此证明道的强大。

后世哲学认为,道不在于形神巨细,而魔不管其强大与否,道这一尺必须压在魔这一丈之上,谓之邪不胜正,比喻为正义而奋斗,必定会受到反动势力的巨大压力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5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解释】:原意是宗教家告诫修行的人要警惕外界的诱惑。后比喻取得一定成就以后往往面临新的更大的困难。
【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五十回:“道高一尺魔高丈,性乱情昏错认家。可恨法身无坐位,当时行动念头差。”
【拼音】:dào gāo yī chǐ,mó gāo yī zhàng
【拼音码】:dgyz
【反义词】:魔高一尺,道高一丈
【用法】:复句式;作分句;含贬义,两种可以分开使用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这是一句常用的成语,一般理解为你厉害,有人比你更厉害,一山更比一山高的意思。

对修道之人,有另外的含义,所谓修道,就是要去掉自己的心魔,增加自己的道心。很不容易。 想得到一尺高的道行,必须克服掉一丈高的魔心。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3个回答  2012-03-19
<□:≡都有,且含义不同,互为反义词。
1 魔高一尺,道高一丈,(似乎这个常用,是吗?)是现在用来表示邪恶的事物抵不过正义的事物。
2 而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是指一事物兴起,又有一事物超越其上或一方的力量超过与之敌对的另一方。
3 如考试时老师们爱说第一句,“魔高一尺,道高一丈,你们的作弊到底是成功不了的”“。而实际上学生总会用行动表明第二句”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你上有政策,我下有对策“

百科上说的比较全面,但不常用,但也或许你需要,给你贴过来了。

道高一丈,魔高一尺【解 释】: ①“道”指平静的心态(道法自然),
  “魔”指发怒的表情 (显魔鬼相),
  形容:平静心处理事物的尺度很难把持,遇事火冒三丈的对比心态。
  用修道难来比喻:当事人的心态变化过程。
  ②比喻一事物兴起,又有一事物超越其上。它也说明法律总是晚于应用的,尤其是入世后,国家法制化建设要加快速度。这样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
  ③比喻一方的力量超过与之敌对的另一方。
  【出 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五十回:“道高一尺魔高丈,性乱情昏错认家。可恨法身无坐位,当时行动念头差。”
  【示 例】:所谓“~”,他,吴荪甫,以及他的同志孙吉人他们,都是企业界身经百战的宿将,难道就怕了什么? ◎茅盾《子夜》十

魔高一丈,道高一尺
  【用 法】:复句式;作分句;含贬义,两种可以分开使用
  现在用来表示邪恶的事物抵不过正义的事物。
  意思就是一尺的道需要一丈的魔来抵消,说明的道的强大。
  后世哲学认为,道不在于形神巨细,而魔不管其强大与否,道这一尺必须压在魔这一丈之上,谓之邪不胜正也。
  比喻合乎自然规律的事物总是脚踏实地而朴实的,反自然规律的事物总带有故弄玄虚,装神弄鬼的意味
第4个回答  2019-09-23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解释】:原意是宗教家告诫修行的人要警惕外界的诱惑。后比喻取得一定成就以后往往面临新的更大的困难。
【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五十回:“道高一尺魔高丈,性乱情昏错认家。可恨法身无坐位,当时行动念头差。”
【拼音】:dào
gāo

chǐ,mó
gāo

zhàng
【拼音码】:dgyz
【反义词】:魔高一尺,道高一丈
【用法】:复句式;作分句;含贬义,两种可以分开使用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这个道理以前总是想不通,不是说大道至高无上,怎么魔更高了,一丈显然高出一尺许多了,再说邪不压正,怎么可能?
后来我终于明白,其实这句话应该这样理解: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道再高一尺,魔就再高一丈,道就又高一尺……反复循环也就如此了。
但这里就有一个问题值得注意了,为什么道总是高一尺,而魔却高出一丈?
道和魔是对立的矛盾,道是克魔的法术、方法,是维护正义的保障和力量。所谓正义其实就是正常的代名词,道只是解决问题,使人类社会自然万物趋于正常,所以遇到问题就解决问题,解决问题也就万事大吉了,道高一尺也就足够了。而问题也是不断涌现出来,解决了旧问题,又出来新问题,它们面目狰狞让人可怕!这就是所谓魔了。一则问题的出现是完全主动的、不可控制的,问题之所以能出现成为问题,必然已是“高”于一般情况的,就像小芽破土而出,才能让人看见,甚至开花结果长成大树,不能不让人注目;再则问题一旦出现时,总是让人觉得困难巨大难以克服。无疑,这就是所谓“魔高一丈”了。
我们在以上论述中显然可以发现:道是有极大惰性的,倘若没有魔的不断进步,决不会有道的不断提高。再则魔的爆发潜力要强得多,因为享有没有任何局限的自由,不像道那样缩手缩脚忌讳多多,所以可以充分发挥它们的能力……而道则仅局限于克魔制胜的水平上,而且仅凭于此而获得不断发展……这是长久以来的历史事实,现在也还是这样,不知道未来是否会有变化。
现在我明白了上帝和撒旦同在的道理了,可以用一些有哲学意味的话来说:人们的能力是在不断解决问题的实践中得以提高的。而问题,总是在原有状况和力量不能克服时出现的,问题之所以成为问题就在于它自身的破坏性力量,而解决问题就在于付出的力量要超过这股破坏性力量,可以控制并最终分解这股力量、减弱甚至消除、转变它的破坏性。佛家、道家、基督教等宗教在魔和道的问题上态度是一致的,核心内容都是如此,只不过佛家称扬佛法,道家称颂道术,基督教宣称上帝的力量……在此基础上,宗教是可以统一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