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下册11课《邓稼先》的内容,每一段的大意。

初一下册11课《邓稼先》的内容,每一段的大意,要快,偶急用!!

第一部分(从“任人宰割”到“站起来了”)——全文的“小引”,等于是个帽子,总写邓稼先是一位对祖国、对民族的发展有巨大贡献的杰出科学家。

第二部分(两弹元勋)——介绍邓稼先的生平经历和贡献。

第三部分(邓稼先与奥本海默)——以同奥本海默对比的方式突出地表现了邓稼先的气质、品格和奉献精神。

第四部分(民族感情?友情?)——从另一角度写出邓稼先贡献之大,这一部分也可以说是第二部分的扩展。

第五部分(我不能走)——用恶劣的工作环境衬托出邓稼先坚强,奉献的意志,坚定的信念。

第六部分(永恒的骄傲)——借用电报、书信赞扬邓稼先高尚的人品,无私的精神,巨大的贡献。

扩展资料

《邓稼先》是杨振宁写的一篇记人传记型文章,以中华几千年来的文化为背景,以近一百多年来民族情结、五十年朋友深情为基调,用饱含感情的语言介绍了一位卓越的科学家、爱国者。

本文收录在2017年春季新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教材第1课,课文录音在2017新版中增设,由杨波朗读。

邓稼先1935年考入志成中学,在读书求学期间,深受爱国救亡运动的影响。1937年北平沦陷后,他曾秘密参加抗日聚会。

后在父亲邓以蛰的安排下,他随大姐去往昆明,并于1941年考入西南联合大学物理系。1948年至1950年,他在美国普渡大学留学,获得物理学博士学位,毕业当年,他就毅然回国。

邓稼先是中国核武器研制与发展的主要组织者、领导者,邓稼先始终在中国武器制造的第一线,领导了许多学者和技术人员,成功地设计了中国原子弹和氢弹,把中国国防自卫武器引领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8-03-25
《邓稼先》一文介绍了邓稼先光辉的一生,高度评价并赞扬了邓稼先的突出成就、人格精神和爱国品质。

全文可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在近一百多年来中国历史乃至世界历史的背景下推出邓稼先,是全文的引子;第二部分简单介绍邓稼先的生平经历和贡献;第三部分是第二部分的补充、延伸和扩展,对比奥本海默突出表现了邓稼先的气质、品格和奉献精神;第四部分从另一角度,写出邓稼先贡献之大,是第二部分的扩展;第五部分重点写出邓稼先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身先士卒、不怕牺牲的气概,是第二部分的具体化;第六部分是全文的总结,总体评价邓稼先。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08-03-25
买一本一点通就行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