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概论,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判断对错

1. 计算机网络系统是由数字子网和资源子网组成的。
2. “通信子网”主要负责全网的路由,为网络用户提供数据传输、转接、加工和转换等通信处理工作。
3. 通信子网可分为星型网络与广播信道通信子网两类。
4. 城域网的规模限定在一座城市的范围内,覆盖的地理范围从几十公里至数百公里,如,在一个城市的范围内,将政府部门、大型企业、机关以及社会服务部门的计算机连网。
5. 光纤有频带较宽,传输的误码率低,不受外界干扰等优点,所以被广泛应用于网络的传输中。
6. 计算机网络按网络的服务方式分类可以分为:客户机/服务器模式、浏览器/服务器模式和对等网三种。
7. 网络协议由语法、语义和语序三大要素构成。
8. 物理层是OSI 参考模型的最低层,它直接面向原始比特流的传输。
9. 数据链路层负责建立相邻结点之间的数据链路,提供节点间可靠数据传输。
10. 数据链路层是OSI 参考模型中最靠近用户的一层,负责为用户的应用程序提供网络服务。
11. TCP/IP 协议简化了层次设备,由下而上分别为网络接口层、网络层、表示层、应用层。
12. 对等实体之间交换数据或通信时所必须遵守的规则或标准的集合称为数据。
13. 面向连接的服务具有连接建立、数据传输和连接释放这三个阶段。
14. 在单工通信方式中,信号只能向两个方向传输。
15. 在全双工通信方式中,信号可以同时双向传送数据。例如:电话。
16. 在半双工通信方式中,信号可以双向传送,但必须交替进行,在任一时刻只能向一个方向传送。例如:广播。
17. 通信线路的连接可以有多种形式,对于计算机局域网络,主要有点到点和广播两种连接方式。
18. 在信道中数据的传输方式有串行通信和并行通信两种。通常,并行通信用于较近距离的数据传输,而串行通信则用于较远距离的数据传输。
19. 同轴电缆是迄今传输速率最快的传输介质,可以以每秒10GB的速度可靠的传递数据。
20. 常见的差错控制方法有校验法、回声法、ARQ、FEC、HEC等。

1、对
2、错,负责数据传输;
3、错,通信子网又可分为“点—点通信线路通信子网”与“广播信道通信子网”两类;
4.、对
5、错,抗干扰能力强;
6、错,无浏览器/服务器模式;
7、错,时序;
8、对
9、对
10、错,应用层;
11、错,TCP/IP由四个层次组成:网络接口层、网络层、传输层、应用层;
12、错,称为协议;
13、对
14、错,单项传输;
15、对
16、错,例证错误;
17、点到点和广播是按传输技术划分;
18、对
19、错,光纤
20、错,最常用的差错控制方法有奇偶校验法、循环冗余校验法和汉明码等;前向纠错(FEC),反馈重发(ARQ),混合纠错(HEC)和信息反馈(IRQ)属数字或数据通信系统抗干扰编码进行差错控制。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10-31
1:错,通信子网(核心部分),资源子网(边缘部分)
2.错,负责数据的传输
3.错,点对点,广播通信
4.对
5.错,抗干扰能力强
6.错。无浏览器/服务器
7.错,语法,语义,同步
8.对
9.对
10.错。应用层最靠近用户
11.错,网络接口层,网络层,传输层,应用层
12.错,协议
13.对
14.错 只能向一个方向传输
15.对
16.错,例子错了
17.错 按技术划分
18.对
19.错 光纤
20.错,最常用的差错控制方法有奇偶校验法、循环冗余校验法和汉明码等;前向纠错(FEC),反馈重发(ARQ),混合纠错(HEC)和信息反馈(IRQ)属数字或数据通信系统抗干扰编码进行差错控制。
第2个回答  2012-10-31
1、对
2、错,负责数据传输;
3、错,通信子网又可分为“点—点通信线路通信子网”与“广播信道通信子网”两类;
4.、对
5、错,抗干扰能力强;
6、错,无浏览器/服务器模式;
7、错,时序;
8、对
9、对
10、错,应用层;
11、错,TCP/IP由四个层次组成:网络接口层、网络层、传输层、应用层;
12、错,称为协议;
13、对
14、错,单项传输;
15、对
16、错,例证错误;
17、点到点和广播是按传输技术划分;
18、对
19、错,光纤
20、错
第3个回答  2012-11-07
1、错 通信子网和资源子网
2、对
3、错
4、5、6、对
7、错 应为语法语义 同步
8、9对
10 错应为应用层
11、错 应为网络接口层、internet层、主机到主机层、应用层
12、错
13、对
14、错
15、对
16、错在举例
17、对
18、对
19、错 应为光纤
20 对
第4个回答  2012-10-29
看起来 很对啊 没看出什么错误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