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甜柠檬效应?

如题所述

甜柠檬效应
在挫折心理学中,人们把个体在追求预期目标而失败时,为了冲淡自己内心的不安,就百般提高现己实现的目标价值,从而达到了心理平衡、心安理得的现象,称之为甜柠檬效应。这一术语来源于伊索寓言的故事:有只狐狸原想找些可口的食物,但遍觅不着,只找到一只酸柠檬,这实在是一件不得已而为之的事,但它却说:“这柠檬是甜的,正是我想吃的。”这种只能得到柠檬就说柠檬是甜的自我安慰现象,有人也称甜柠檬心理或甜柠檬作用,其实质是一样的,都是为了变恶性刺激为良性刺激,以达自我心理平衡,免去自我苦恼与痛苦。这与上述的酸葡萄效应一样,都是以某种“合理化”的理由来解释自己所追求目标失败时的情景,以达内心之安、心理自救的目的。其差异只在于酸葡萄效应是把所追求的目标价值变低,而甜柠檬效应是把现已实现的目标价值提高。可见,这两种效应都是使用自尉法的结果,有时,这种效应真的起到了宽慰自己、接纳自己、承认现实、自得其乐的作用,比垂头丧气,痛不欲生,埋怨他人、与人对抗等不知要好上多少倍。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5-10-30
阿克尔洛夫最主要的著名思想是所谓的酸柠檬市场理论。甜柠檬效应是说一个人拿着一个青青没熟的柠檬,明明知道柠檬是熟透了才甜,因为手上只有青皮的,就说自己这个柠檬味道一定很好,会特别甜,何况有柠檬总比没有的好。这是一种消极的心理防御方式。一般企业客户与IT企业之间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问题。IT企业与企业客户之间的博弈,最后的结果往往会是次优选择,即所谓的“柠檬效应”。
第2个回答  2013-12-23
英文名称:Lemon effect

阿克尔洛夫最主要的著名思想是所谓的酸柠檬市场理论。

阿克尔洛夫的一个著名假设就是:若你想买一辆二手的摩托,卖主对这辆摩托的性能一清二楚,比如它的行程,它的经历,它的一切;而作为买方的你却只能从这辆摩托的外形来作各种揣测,或者是从你试骑的那一刻的感觉来推断。于是,问题就出现了,由于这宗买卖的信息是不对称的,也就是说,买卖双方对摩托的认知是完全不同的。因为买方无法确定这辆二手摩托车的质量,所以想让买方付款买二手高价车比让他们用低价买二手车困难得多。但在二手车市场上,因为好车车主只愿意以较高价成交,而次车车主却愿意以较低价出手。买主知道有一定的概率会买到次车,因此愿意出的价格就要打折扣。如果市场上的次车比例大到一定程度,这种折扣就足够大,使得好车卖方不再愿意把车投入市场。结果,市场上只剩下了次车。这种情况便被称作“酸柠檬”(注:“柠檬”一词在美国俚语中为“次品”意)即“劣币驱逐良币”。这也就能解释为什么假冒伪劣产品会充斥市场。而对于招聘单位需要人,需要什么样的人?很多情况下,是没有充分让所有求职者知晓;另一方面,求职者的本身条件、优势、特长、有意无意地没有充分展现,所产生的信息不对称是造成供需双方信息不畅通的主要原因 。

甜柠檬效应是说一个人拿着一个青青没熟的柠檬,明明知道柠檬是熟透了才甜,因为手上只有青皮的,就说自己这个柠檬味道一定很好,会特别甜,何况有柠檬总比没有的好。这是一种消极的心理防御方式。
一般企业客户与IT企业之间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问题。IT企业与企业客户之间的博弈,最后的结果往往会是次优选择,即所谓的“柠檬效应”。
第3个回答  2020-03-18
甜柠檬避免了普通柠檬酸的刺激,对于一些想水果DIY面膜的人群来说,上脸是再好不过的选择。除此之外,含糖量低的甜柠檬对于糖尿病患者或是三高人群节能放心食用。缺点就是目前市场上的甜柠檬并不常见,我唯一吃过的牌子就是木丫米甜柠檬。
取柠檬数粒切块,用适量盐腌制,一周后每日取两块泡水饮用,减脂又美颜。
第4个回答  2013-12-23
额?这么难?不懂!!自己买本书看看不就好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