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李世民喝毒酒,如何逢凶化吉?

李世民喝毒酒,如何逢凶化吉?

李世民喝毒酒,最终却逢凶化吉了,这件事说的是鸿门夜宴。至于李世民为什么逢凶化吉了,一种原因可能是李建成下的毒不够杀死一个人,另一种可能就是如很多历史学家所说,鸿门夜宴是后人杜撰的。


鸿门夜宴是指李建成举办了一场晚宴邀请李世民参加,并且准备在晚宴上利用毒酒将李世民毒死。为什么当时已经是太子的李建成要对秦王李世民下毒呢?这就是因为李世民威胁到了李建成的皇位继承。

李世民的存在让已经身为太子,距离皇位只有一步之遥的李建成倍感担忧,李建成担心李世民会抢走自己的皇位,所以就想通过一场夜宴来解决掉李世民这个大麻烦。但是很有趣的一点是,太子李建成搞了这么大的阵仗,最后却没能将李世民毒死,并且李世民还在三天之后发动了玄武门之变。


那么为什么李世民在这场夜宴中全身而退了,这也是很多人好奇的。有一些人猜测李世民没能被毒死的原因是李建成在酒中下的毒剂量不够,不至于将李世民直接毒死。所以就有一些表述是李世民喝了酒之后确实中毒吐血了,但是却没有一命呜呼。

可能是因为李世民真的吐血了,所以李建成就以为他已经得手了,便进入了一种高枕无忧的状态,可谁能想到,三天之后的玄武门之变让格局来了一番大逆转呢?

再有一种说法是来自于一些史学家的。因为这场虽然很著名、很多人都听过的鸿门夜宴在正史中是没有对它的明确记载的,所以史学家们认为这是民间编出来的故事,自然李世民就没有被毒死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11-09
因为这杯毒酒的毒素分量不够,并不能够使李世民瞬间死掉,这也说明了李世民的命不该绝,他是一位可以统治天下的君王,所以遇到事情能够逢凶化吉。
第2个回答  2019-10-19
李建成下的应该是鸩毒,症状应该是中毒立马毒发身亡,奇怪的是,李世民竟然只是狼狈而走,李建成的毒药竟然没有毒死李世民,仅仅几个小时后的第二天早上李世民带兵发动玄武门之变,这个时候李世民还亲自率领私军前去打仗,并且亲手射杀了李建成,杀死太子后,李世民前去逼宫,在李渊被迫任命李世民为太子后,竟然还能上演跪地而吮其乳的戏码。
  有点矛盾啊!出现这种情况,应该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李建成失手了,下毒分量不够。
  如果《旧唐书》说的是真的话,李世民真的中毒,而第二天又能够亲手射杀李建成,唯一能说得通的就是,李建成下毒药量不够,或者成分配错了,只能吐血,不能致命。
  纵横是文科出身,孤陋寡闻,还没有听说哪种毒药有这种功效,李建成作为大唐太子,连个毒药都兑不明白,那就是死有余辜了,在唐朝的政治生态中,人不狠,站不稳,别说李世民杀兄逼父,就是武则天为了获得李治的宠幸,亲手掐死自己的孩子,也是做得出来的。
  当然,还有一个问题,逻辑上说不通,既然李建成想要对李世民痛下杀手,并且已经召到府上来喝酒,并且有了下毒的打算,在李世民已经中毒后,为何还要放他走?逻辑上说不过去啊!
  实际上,最大的可能,还是李建成压根就没有下毒,李建成当时已经是太子,尽管在李渊起事的过程中为了调动李世民的积极性,放给了李世民一定的权力,但是这种权力放眼中国两千年的封建帝王史,哪一个开国皇帝都希望给自己的儿子一定的权力。
  并不代表李渊就要传位给李世民,李建成是深知这一切的,只要没有人搞事情,皇位妥妥是他的,本来最有资格继承皇位,却要把自己弟弟召到宫中下毒谋杀,这不是给天下人口舌嘛!
  历史真相是李建成压根就没想杀李世民,或者说,他还没有意识到李世民会做出杀兄逼父的事情,以李建成的能力,以及在李渊起事过程中做出的贡献,李建成曾经多次奉旨领兵出征,尤其在平定河北刘黑闼和平定山东的过程中,立下赫赫战功,这样的太子根本就没有必要忌惮李世民。
  实际上,透过唐书,我们也能够看到,当时李建成的谋士魏征曾经劝李建成打压李世民,甚至对其下手,但是李建成并没有采纳,后来李世民问魏征为何挑拨他们兄弟之间的矛盾,魏征则表示,李建成如果能够下得去手,就没有后来的玄武门之变。
第3个回答  2019-10-22
李世民前去逼宫,在李渊被迫任命李世民为太子后,竟然还能上演跪地而吮其乳的戏码。一种可能是李世民喝的毒酒的药量不足以让他毙命,另一种可能是他压根就没有喝毒酒,
第4个回答  2019-10-19
一种可能是李世民喝的毒酒的药量不足以让他毙命,另一种可能是他压根就没有喝毒酒,所以他才能逢凶化吉。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