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桥的俗语、谚语、故事、成语,桥名的由来,桥的分类 跪求啊!!!

如题所述

.驱传渭桥上,观兵细柳屯。(赋西汉)魏徵

2.防拒连山险,长桥压水平。(蒲津迎驾)宋璟

3.桥形通汉上,峰势接云危。(帝京篇)李世民

4.待入天台路,看余度石桥。(灵隐寺)宋之问

5.日暮河桥上,扬鞭惜晚晖。(游侠篇)陈子良

6.悠悠天下士,相送洛桥津。(咏史其二)卢照邻

7.一去仙桥道,还望锦城遥。(还京赠别)卢照邻

8.雨霁虹桥晚,花落凤台春。(安德山池宴集)上官仪

9.汉家伊洛九重城,御路浮桥万里平。(阙题)杨师道

10.乘星开鹤禁,带月下虹桥。(和銮舆顿戏下)虞世南

11.北去横桥道,西分清渭流。(文德皇后挽歌)朱子奢

12.步黏苔藓龙桥滑,日闭烟罗鸟径迷。(玄都观)徐氏

13.溪上还珠太守家,小桥斜跨碧流沙。(还珠桥)华镇

14.虹桥分水态,镜石引菱光。(安德山池宴集)李百药

15.轮势随天度,桥形跨海通。(赋得浦外虹送人)陈润

16.桥寒金雁落,林曙碧鸡飞。(送赵司马赴蜀州)宋之问

17.云气横开八阵形,桥形遥分七星势。(畴昔篇)骆宾王

18.鹊桥波里出,龙车霄外飞。(和长孙秘监七夕)任希古

19.妾年初二八,家住洛桥头。(相和歌辞·相逢行)崔颢

20.画桥飞渡水,仙阁涌临虚。(侍宴长宁公主东庄)刘宪

21.明日长桥上,倾城看斩蛟。(杂曲歌辞·壮士行)刘禹锡

22.泉声喧后涧,虹影照前桥。(上巳浮江宴韵得遥字)王勃

23.涧险泉声疑度雨,川平桥势若晴虹。(游石淙山)张昌宗

24.杨柳萦桥绿,玫瑰拂地红。(舞曲歌辞·屈柘词)温庭筠

25.朝进东门营,暮上河阳桥。(横吹曲辞·后出塞其二)杜甫

26.烟气笼青阁,流文荡画桥。(春日侍宴幸芙蓉园应制)李峤

27.君不见天津桥下东流水,南望龙门北朝市。(长相思)苏颋

28.桥通小市家林近,山带平湖野寺连。 (送冷朝阳还上元)韩翃

39.春楼不闭葳蕤锁,绿水回通宛转桥。(相和歌辞·江南曲)韩翃

30.桥东桥西好杨柳,人来人去唱歌行。(杂曲歌辞·竹枝)刘禹锡

31.夜夜愁君辽海外,年年弃妾渭桥西。(杂曲歌辞·妾薄命)刘元淑

32.渭水长桥今欲渡,葱葱渐见新丰树。(初入秦川路逢寒食)李隆基

33.绿渚传歌榜,红桥度舞旗。(清明日诏宴宁王山池赋得飞字)张说

34.星桥他日创,仙榜此时开。(安乐公主移入新宅侍宴应制)宗楚客

35.宜城酒熟花覆桥,沙晴绿鸭鸣咬咬。(相和歌辞·常林欢)温庭筠

36.玉节随东阁,金闺别旧僚。若为花满寺,跃马上河桥。(留别)杨凝

37.径转危峰逼,桥回缺岸妨。(和韦承庆过义阳公主山池其二)杜审言

38.回首渭桥东,遥怜春色同。青丝娇落日,缃绮弄春风。(采桑)刘希夷

39.横遮野水石,前带荒村道。来往见愁人,清风柳阴好。(板桥)司空曙

40.几处白烟断,一川红树时。坏桥侵辙水,残照背村碑。(闲步)司空图

41.水国舟中市,山桥树杪行。登高万井出,眺迥二流明。(晓行巴峡)王维

42.野郊怆新别,河桥非旧饯。惨日映峰沉,愁云随盖转。(感怀)董思恭

43.凄清回泊夜,沦波激石响。村边草市桥,月下罟师网。(青弋江)顾况

44.渐入新丰路,衰红映小桥。浑如七年病,初得一丸销。(归路)陆龟蒙

45.南桥春日暮,杨柳带青渠。不得同携手,空成意有馀。(赠别)皇甫冉

46.翠色晴来近,长亭路去遥。无人折烟缕,落日拂溪桥。(途中柳) 李中

47.金谷园中柳,春来似舞腰。何堪好风景,独上洛阳桥。(上洛桥) 李益

48.桥上车马发,桥南烟树开。青山斜不断,迢递故乡来。(早发汾南)王建

49.剑留南斗近,书寄北风遥。为报空潭橘,无媒寄洛桥。(江南旅情)祖咏

50.九十九冈遥,天寒雪未消。羸童牵瘦马,不敢过危桥。(汉东道中)蒋吉

51.故国歌钟地,长桥车马尘。彭城阁边柳,偏似不胜春。(扬州怀古) 李益

52.驿步堤萦阁,军城鼓振桥。鸥和湖雁下,雪隔岭梅飘。(杂题九首)司空图

53.还乡不见家,年老眼多泪。车马上河桥,城中好天气。(路中口号)皇甫曾

54.岩腹乍旁穿,涧唇时外拓。桥因倒树架,栅值垂藤缚。(燕子龛禅师)王维

55.欲上祝融峰,先登古石桥。凿开巇嶮处,取路到丹霄。 (登祝融峰)李徵古

56.穷阴初莽苍,离思渐氛氲。残雪午桥岸,斜阳伊水滨。 (和晋公三首)李绅

57.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正月十五夜)苏味道

58.日观分齐壤,星桥接蜀门。桃花嘶别路,竹叶泻离樽。(送吴七游蜀)骆宾王

59.秦作东海桥,中州鬼辛苦。纵得跨蓬莱,群仙亦飞去。(续古二十九首)陈陶

60.遇圣人知幸,承恩物自欢。洛桥将举烛,醉舞拂归鞍。(东都酺宴四首)张说

61.官桥祭酒客,山木女郎祠。别后同明月,君应听子规。(送杨长史赴果州)王维

62.鹤舞千年树,虹飞百尺桥。还疑赤松子,天路坐相邀。(春日登金华观)陈子昂

63.今夜可怜春,河桥多丽人。宝马金为络,香车玉作轮。(上元夜效小庾体)陈嘉言

64.春来无处不春风,偏在湖桥柳色中。看得浅黄成嫩绿,始知造物有全功。(柳)陆游

65.长洲苑外草萧萧,却算游城岁月遥。唯有别时今不忘,暮烟疏雨过枫桥。(枫桥)张祜

66.虹桥千步廊,半在水中央。天子方清暑,宫人重暮妆。(杂曲歌辞·天长地久词)卢纶

67.梅市桥边弄夕霏,菱歌声里棹船归。白鸥去尽还堪恨,不为幽人暖钓矶。(晚归)陆游

68.小山榴花照眼明,青梅自堕时有声。柳桥东岸倚筇立,聊借水风吹宿醒。(即事)陆游

69.村路初晴雪作泥,经旬不到小桥西。出门顿觉春来早,柳染轻黄已蘸溪。(柳桥)陆游

70.山步溪桥又早秋,飘然无处不堪游,僧廊偶为题诗入,鱼市常因施药留。(秋思)陆游

71.市桥岸下泛湖舟,雕槛疏帘半上钩。春事几何君惜醉,明朝赤帜插谯楼。(暮春)陆游

72.驻马西桥上,回车南陌头。故人从此隔,风月坐悠悠。(留别杜审言并呈洛中旧游)崔融

73.题桥贵欲露先诚,此日人皆笑率情。应讶临邛沽酒客,逢时还作汉公卿。(升仙桥)汪遵

74.汉朝卿相尽风云,司马题桥众又闻。何事不如杨得意,解搜贤哲荐明君。(升仙桥)汪遵

75.若耶北与镜湖通,缥缈飞桥跨半空。陵谷双迁谁复识?我来徙倚暮烟中。(五云桥)陆游

76.天下风光数会稽,灵汜桥前百里镜,安得故人生羽翼,飞来相伴醉如泥。(寄乐天)元稹

77.洛阳宫阙照天地,四面山川无毒气。谁令汉祖都秦关,从此奸雄转相炽。(天津桥)刘叉

78.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桃花溪)张旭

79.久雨初睛喜欲迷,青鞋踏遍舍东西。忽然来到柳桥下,露湿蓼花红一溪。(秋日杂咏)陆游

80.青帝万里月轮孤,扫尽浮云一点无。正是吾庐秋好夜,上桥浑不要人扶。(柳桥秋夜)陆游

81.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父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枫桥夜泊)张继

82.鹊桥织女会,也是不多时。今日送君处,羞言连理枝。(孙长史女与焦封赠答诗)孙长史女

83.独酌板桥浦,古人谁可征。玄晖难再得,洒酒气填膺。(秋夜板桥浦泛月独酌怀谢脁)李白

84.从来只有情难尽,何事名为情尽桥。自此改名为折柳,任他离恨一条条。(题情尽桥)雍陶

85.细水涓涓似泪流,日西惆怅小桥头。衰杨叶尽空枝在,犹被霜风吹不休。(小桥柳)白居易

86.天津桥下冰初结,洛阳陌上人行绝。榆柳萧疏楼阁闲,月明直见嵩山雪。(洛桥晚望)孟郊

87.回望高城落晓河,长亭窗户压微波。水仙欲上鲤鱼去,一夜芙蓉红泪多。(板桥晓别)李商隐

88.穿桥迸竹不依行,恐碍行人被损伤。我去自惭遗爱少,不教君得似甘棠。(别桥上竹)白居易

89.漕渠北向小桥通,渐入苍茫大泽中。造物将无知我醉,故吹急雨打船篷。(梅市舟中作)陆游

90.祓除情景烟波上,放荡胸怀诗酒中。禹会桥边潮落处,夕阳几度系孤篷。(闲游》其三)陆游

91.津桥春水浸红霞,烟柳风丝拂岸斜。翠辇不来金殿闭,宫莺衔出上阳花。(天津桥望春)雍陶

92.桥下浅深水,竹间红白花。酒仙同避世,何用厌长沙。(花时与钱尊师同醉因成二十字) 韩偓

93.左南桥上见河州,遗老相依赤岸头。匝塞歌钟受恩者,谁怜被发哭东流。(题河州赤岸桥)吕温

94.黄河流出有浮桥,晋国归人此路遥。若傍阑干千里望,北风驱马雨萧萧。(河阳桥送别)柳中庸

95.洛桥瞻太室,期子在云烟。(使至嵩山寻杜四不遇慨然复伤田洗马韩观主…赠杜侯杜四)宋之问

96.徒尔当年声籍籍,滥作词林两京客。故人斗酒安陵桥,黄鸟春风洛阳陌。(放歌行答弟墨卿)李颀

97.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寄扬州韩绰判官)杜牧

98.扬州桥边小妇,长干市里商人。三年不得消息,各自拜鬼求神。(杂曲歌辞·江南三台其一)王建

99.蓝桥春雪君归日,秦岭秋风我去时。每到驿亭先下马,循墙绕柱觅君诗。(蓝桥驿见元九诗)白居易

100.桥外波如鸭头绿,杯中酒作鹅儿黄。山茶花下醉初醒,却过西村看夕阳。(过杜浦桥二首:其一)陆游

101.桥北雨余春水生,桥南日落暮山横。问君对酒胡不乐?听取菱歌烟外声。(过杜浦桥二首:其二)陆游

102.非阁复非船,可居兼可过。君欲问方桥,方桥如此作。(奉和虢州刘给事使君三堂新题二十一咏·方桥)韩愈

103.披风听鸟长河路,临津织女遥相妒。判知秋夕带啼还,那及春朝携手度。(河阳桥代窦郎中佳人答杨中舍)王勃

104.向来江上手纷纷,三日成功事出群。已传童子骑青竹,总拟桥东待使君。(李司马桥了承高使君自成都回)杜甫

105.城南天镜三百里,缭以重重翡翠屏。最好长桥明月夜,寄船策蹇上兰亭。(夏秋之交小舟早夜往来湖中绝句)陆游

106.洛水桥边雁影疏,陆机兄弟驻行车。欲陈汉帝登封草,犹待萧郎寄内书。(中桥北送穆质兄弟应制,戏赠萧二策)李益

107.捩柁柯桥北,维舟草市西,月添霜气峭,天带斗杓低。浦冻无鱼跃,林深有鹤栖。不嫌村酒恶,也复醉如泥。(舟中)陆游

108.柳疏桥尽见,水落路全通。衣杵家家月,渔舟浦浦风。眼明无俗物,步蹇有枯筇。野逸谁能那,悠然西复东?(柳桥秋夕)陆游

典故桥名谈往(茅以升)

万物皆有名,有的还要有专名,就像人有名字一样。既然是名,就要起得好。我国近代桥梁,受了西方影响,题名时,总是从地理观点出发的。只要能指出它的所在地,使人一望而知,就行了。铁路公路上,更是用里程标记作名字,如同某某路上的“345,678公里桥”,那才真是确切不移的。然而我国古时桥名,不是这样。它总要有些文学气息,使人见了,不由地发生情感,念念不忘。或是纪事抒情,引起深思遐想;或有诗情画意,为之心旷神怡。这样,通过慎重题名,一座桥的历史、作用或影响,就立刻表现出来,因而容易流传。桥的“身价”,也因此而抬高。一座桥出了名,它的名字还会跟着多起来,除了正名,还有俗名、别名等等,就像人名,除了学名,还有别号、小字等等。有的是在民间自然而然地逐渐形成的,有的却是文人学士,要借此而为自己题名的。总之,桥成就要题名,成为风气,也是我国古代文化的一个特色。

桥的题名,字不在多,如同人名一样,一般都是两个字,有时只有一个字。就只这一两个字,而能显示出桥的特征,正是我国文字的妙用。这是由于我国历史上的典故多和文学里的成语丰富的缘故。文史里的财富,大为桥名增光。然而桥多了,关于它的典故和成语也反过来为文史服务。比如,《史记》里“信如尾生”一辞来自桥的典故,《阿房宫赋》里,“长桥卧波”一辞来自桥的成语。桥的名字题得好,它对文史就可有贡献了。桥名的重要,有如此者。

现在来介绍一些桥名,借以窥知我国桥梁文学的丰富,它也许是世界无双的。先谈单名。较著名的有:“蓝桥”,在陕西蓝田县蓝溪上,“传其地有仙窟,即唐裴航遇云英处”;“枫桥”在苏州,唐张继有《枫桥夜泊》诗;“断桥”在杭州西湖,唐张祜诗:“断桥荒藓合”,明朝莫仲有《断桥残雪》词等。但单名之桥往往系泛指,而又可能是专名,其中有的以材料为名,如“石桥”,梁简文帝即有《石桥》诗:“写虹便欲饮,图星逼似真”;“铁桥”,明朝吴兆元有《渡铁桥》诗:“宝筏群生渡,金绳八道开”;“竹桥”,杜甫有《观造竹桥》诗等。有的指明桥的所在,如“山桥”,梁简文帝诗:“卧石藤为缆,山桥树作梁”;“江桥”,唐杜甫诗:“山县早休市,江桥春聚船”;“野桥”,唐刘长卿诗:“野桥经雨断,涧水向田分”等。有的指明桥的形状,如“方桥”,唐韩愈诗:“君欲问方桥,方桥如此作”;“斜桥”,宋朝欧阳修诗:“波光柳色碧溟蒙,曲渚斜桥画舸通”;“画桥”,宋朝范与求诗:“画桥依约垂杨外,映带残阳一抹红”;“朱桥”,唐朝郑谷诗:“朱桥直抵金门路,粉堞高连玉垒云”;“天桥”,山西太原保德州及云南大理都有,大理的“下断上连,石梁跨之,两岩激水溅珠,宛如梅绽,人呼为不谢梅”等。有的与桥畔景物有关,如“花桥”,福建宁德县、湖北长阳县及广西桂林都有,桂林的有“花桥烟雨”之称;“柳桥”,在杭州西湖,宋周邦彦词:“水涨鱼天拍柳桥”等。有的比较特殊,如“草桥”,在北京右安门外;“席桥”,在山东东平县,“相传宋真宗东封泰山,车驾经行,以席铺藉”;“瓜桥”,浙江富阳县,“世传孙钟设瓜于此桥”;“鸭桥”在陕西陕城。“金桥”在山西上党,唐潘炎有《金桥赋》。更有事涉怪诞的,如“暗桥”,在安徽建平县,“旧传伍员奔吴,避于山中,追者至此,云气护之,员及桥而天暗”;“鬼桥”,《初学记》“上方有鬼桥”;“赤桥”,在山西太原晋水北渠上,“宋太宗凿卧龙山,血出成河,因更今名”等。

桥名用两个字是最普遍而又标准化的,单名的桥已经不少,双名的更是多得多。试思每桥皆有名,在我们古老的大国,该有多少桥名啊!然而在这成千上万的单名和双名中,重复的究竟不多,如果把这所有的桥名都搜集起来,编成一部《中国桥名录》,该是够洋洋大观的了。

现在再来举一些双名的例,说明桥名的丰富多彩。根据反映内容,一部“桥名录”可分为五章。

第一章是“表扬”。首先是表扬桥的功用的,如“安济桥”,即“赵州桥”,在河北赵县南河上,一名“大石桥”,制造奇特,“隋匠李春之迹也”;“万安桥”,即“洛阳桥”,在福建泉州,为渡海用,“去舟而徒,易危以安,民莫不利。”“灭渡桥”,在江苏吴县,桥成“南北往来者踊跃称庆,名灭渡,志平横暴也。”“安平桥”,在福建晋江,建成于宋绍兴二十二年,全长2070米,俗名“五里桥”,旧有“天下无桥长此桥”的传说。其次是表扬造桥人物的,如“绩麻桥”,在湖北孝感县,“世传居民女绩麻所建”;“夫妇桥”,即四川灌县竹索桥,清何先德造,未完,其妻续成之;“葛镜桥”,在贵州平越,明万历间葛镜建,“屡为水决,三建乃成,靡金巨万,悉罄家资”。

第二章是“纪事”,记载有关桥的流传下来的故事。如“万里桥”,在四川成都南门外,“昔孔明于此饯费聘吴,曰万里之行,始于此矣”。唐陆肱有《万里桥赋》,宋吕大防有《万里桥》诗,杜甫诗:“万里桥西宅,百花潭北庄”,唐张籍诗:“万里桥边多酒家,游人爱向谁家宿”;宋苏轼诗:“我欲归寻万里桥,水花风叶暮萧萧”,宋陆游诗:“雕鞍送客双流驿,银烛看花万里桥”。“马桥”,即“升仙桥”,在四川成都北,西汉司马相如不甘贫贱,立志做官,“尝题柱云,大丈夫不乘马车,不复过此桥”,唐岑参有《升仙桥》诗:“及乘马车,却从桥上归”,宋京镗有《马桥记》云:“兹建桥以马名,自是长卿之遗踪亦不泯矣。”“兰亭桥”,在浙江绍兴,“晋王右军修禊处,桥下细石浅濑(lài赖),水声昼夜不绝”。“洗耳桥”,在河南汝州,相传尧要将天下让给许由,许由自命清高,认为听了这话污了自己的耳朵,此桥所在“即许由洗耳处”。“虎渡桥”,在福建漳州,亦名江东桥,“江南桥梁,虎渡第一,昔欲修桥,有虎负子渡江,息于中流……乃因垒址为桥”。“宵市桥”,在江苏扬州,即“小市桥”,“相传隋炀帝时于此开夜市”。

第三章是“抒情”,通过桥名,来表达思想感情。如“销魂桥”,即“灞桥”,在陕西西安,“东汉人送客至此桥,折柳赠别”。因“取江淹别赋句,又呼为销魂桥”。唐王之涣诗:“杨柳东风树,青青夹御河。近来攀折苦,应为别离多。”明葛一龙词:“桥上飞花桥下水,断肠人是过桥人。”“思乡桥”,在河北丰润,“宋徽宗北辕过桥,驻马四顾,泫然曰,吾过此向大漠,安得似此水还乡矣……人乃谓思乡桥也”。“至喜桥”,在四川广安,“昔欧阳修自吴入蜀,喜路险至此始平”。“情尽桥”,在四川简阳,唐雍陶《题情尽桥》诗有序云:“阳安送客至情尽桥,问其故,左右曰送迎之地止此。”“忘恩桥”,在陕西西安,“中官初入选,进东华门,门内有桥曰皇恩桥……俗呼曰忘恩桥,以中官既富贵,必仇所生,盖耻之也”。

第四章是“写景”,美化桥身及四周景物。如“垂虹桥”,在江苏吴江,桥身环如半月,长若垂虹,宋王安石《垂虹桥》诗云:“颇夸九州物,壮丽无此敌。”“春波桥”,在浙江绍兴,贺知章诗云:“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惟有门前鉴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故取此名桥。“海棠桥”,在湖北黄州,“宋时桥侧海棠丛开,秦观尝醉卧于此,明日题其柱”。“胭脂桥”,在江西饶州,鄱阳王萧俨生活奢华,宅中宫人,洗胭脂水流出,把桥下水都染红了,故名。“月样桥”,在山东青州,“采石凝结如天成”。“绿杨桥”,在湖北蕲水,“因东坡醉卧桥上,有‘解鞍欹枕绿杨桥’之句,遂名”。按苏轼《西江月》词自序云:“春夜行蕲水中……至一溪桥上,解鞍曲肱,醉卧少休,及觉已晓……书此语桥柱上”,即是桥也。

第五章是“神异”,把神仙和桥梁联系起来,大多与道教有关。如“圣女桥”,在陕西白水,传说为三神女一夜成之。“白鹤桥”,在江苏句容,“汉永元间茅氏兄弟三人,乘鹤至此,有白鹤桥,大茅君驾白鹤会群仙处”。“集仙桥”,在江西安福,“相传居人夜闻桥上仙乐缭绕,旦往视之,惟见书吕洞宾字于桥柱”。“乘鱼桥”,在江苏苏州,“昔琴高乘鲤升仙之地”。“照影桥”,在湖北石首,“相传有仙人于此照影”。

以上是单字和双字的桥名录。三字、四字或更多字的桥名,当然也有,但为数极少。三字桥名中著名的有二十四桥,在江苏扬州。唐杜牧诗:“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中的“二十四桥”,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谈》中云是二十四座桥,并列举其名,但据南宋姜白石的《扬州慢》词:“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则又似一座桥。后来清朝梁章巨在《浪迹丛谈》中更提到在孟毓森所居宅旁之桥上,有“二十四桥”的题名榜,可见“二十四”已成为一座桥的专名。不过这种用数目字当专名的桥,并无他例,有的只是以数为序而已,如杜甫诗“不识南塘路,今知第五桥”。四字或以上的如“旧浣花桥”、“杨柳河桥”、“德阳王桥”(以上均在成都)、“新学前桥”、“建富木桥”(以上均在南昌)、“新饭店石桥”(四川温江县)等等,有的是地名或人名关系,其余都是把单名或双名的桥加以解释,并非完整的专名。因此,中国桥名,基本上只有单名和双名两种,在《桥名录》中把这两种搜集齐全,所余就无几了。

但是,我国古桥并非个个都有专名。有的本来并无名称,后来有人随便叫它一下,逐渐也就成了名字,如“大桥”“小桥”“新桥”“旧桥”“长桥”“短桥”“南桥”“北桥”等等。这些“俗名”,时间一久,就成为“正名”了,如福州的“小桥”,因在“万寿桥”的大桥附近而得名,就此成为专名。有的“桥”,名气非常之大,但实际上并无此桥,如“陈桥”,在河南开封,宋赵匡胤“黄袍加身”处,实系“陈桥驿”,“唐为上元驿,朱全忠纵火,欲害李克用之所”,但更多的桥,却是不声不响地在那里服务,而它们的名字是早就湮没不彰了。可见,桥和桥名,都有幸与不幸,有的是有名无桥,有的是有桥无名。然而,虽是无名,难道就不是“英雄”!

桥的名称的由来是多种多样的。有的由所在地命名,如赵州桥;有的由形状命名,如周庄的钥匙桥,是相邻的两座桥恰好构成钥匙的形状,又如苏州的宝带桥,是因为桥的外观像一条腰带;上海朱家角的放生桥,则得名于这里有人们在桥头将鱼虾放生的习俗。西湖的断桥如何得名则众说纷纭,一说孤山之路到此而断;一说段家桥简称段桥,谐音为断桥;一说大雪初停,登宝石山往南俯瞰,白堤皑皑如链。日出映照,断桥向阳面积雪融化,露出褐色的桥面一痕,仿佛长长的白链到此中断了,因此叫断桥。

著名的叹息桥
这条连接总督宫内法院和一河之隔的监狱石门的封闭式桥梁,是当初被判有罪者在进入监狱前唯一可以看到蓝天、碧海的所在,所以当罪犯被押解由法庭走到此处时,透过小小的窗户看到外面世界的那一刹那,都会情不自禁的叹息,这就是此桥名称的由来。

成语《过桥拆桥》

比喻达到目的后,就把帮助过自己的人一脚踢开。同“过河拆桥”。
来源《官场现形记》第十七回:“但是现在的人总是过桥拆桥,转过脸就不认得人的。等到你有事去请教他,他又跳到架子上去了。”

过河拆桥
注音 guò hé chāi qiáo
解释 比喻达到目的后,就把帮助过自己的人一脚踢开。
过桥抽板
注音 guò qiáo chōu bǎn
解释 比喻目的达到后,就把帮助过自己的人一脚踢开。
桥归桥,路归路
注音 qiáo guī qiáo,lù guī lù
解释 比喻互不相干的事应该严格区分开来。
舌桥不下
注音 shé qiáo bù xià
解释 形容惊讶的神态。
出处 《史记•扁鹊苍公列传》:“中庶子闻扁鹊言,目眩然而不寅,舌桥然而不下。”
濠梁之上 háo liáng zhī shàng 濠梁:濠水上的桥。指别有会心,自得其乐的境地。 《庄子•秋》:“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河梁携手 hé liáng xié shǒu 河梁:桥。指送别。 汉•李陵《与苏武》诗:“携手上河梁,游子暮何之?徘徊蹊路侧,悢悢不得辞。”
河梁之谊 hé liáng zhì yí 河梁:桥,指送别之地。指送别时依依不舍的情谊。 汉•李陵《与苏武》:“携手上河梁,游子暮何之?徘徊蹊路侧,悢悢不得辞。……行人难久留,各言长相思。” 匆匆言别,未及接杯酒不实之欢,并不得展~,深以为愧!(清•归庄《与朱宗远书》)
修桥补路 xiū qiáo bǔ lù 修建桥梁,补好道路。旧喻热心公益,解囊行善。 元•无名氏《看钱奴》第一折:“我贾仁也会斋僧布施,盖寺建塔,修桥补路,惜孤念寡,敬老怜贫。”
枕席过师 zhěn xí guò shī 师:军队。军队从桥上渡河,如在枕席上通过那样安稳而容易。 《汉书•赵充国传》:“治湟陿中道桥,令可至鲜水,以制西域,信威千里,从枕席上过师,十一也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6-12-01

    按主要材料分

  木、石、砖、竹、藤、铁、盐、冰、纸桥

  独木桥是最简单的桥梁形式,我国秦汉以前的桥几乎都是木桥。如最早出现的独木桥、木柱梁桥。约商周时便出现浮桥,战国前后又出现排柱式木梁桥和伸臂式木梁桥。但因木材本身的特性,如质松易腐以及受材料强度和长度支配等,不仅不易在河面较宽的河流上架设桥梁,而且也难以造出牢固耐久的桥梁来,因此,南北朝始遂为木石混合或石构桥梁所取代。

  石桥和砖桥。一般是指桥面结构是用石或砖料来做的桥,纯砖构造的桥极少见,一般是砖木或砖石混合构建,而石桥则较多见。到春秋战国之际便出现了石墩木梁跨空式桥,西汉进一步发展为石柱式石梁桥,东汉则又出现了单跨石拱桥,隋代创造出世界上第一座敞肩式单孔弧形石拱桥,唐代李昭得造出了船形墩多孔石梁桥。宋代是大型石桥蓬勃发展的时期,创造出像泉州洛阳桥和平安桥那样的长达数里横跨江海交汇处的石梁桥,以及像北京芦沟桥和苏州宝带桥那样的大型石拱桥。

  竹桥和藤桥。主要见于南方,尤其是西南地区。一般只用于河面较狭的河流上,或作为临时性架渡之用。早期的主要是一种索桥,南北朝时称竹质的溜索桥为“笮桥”。后来出现了竹索桥、竹浮桥和竹板桥等。铁桥,在古代包括铁索桥和铁柱桥两种。前者属于索桥类,较多见,约在唐代便出现;后者属于梁桥类,实为木铁混合桥,极少见,在江西见一例。

  盐桥和冰桥。主要见于特殊的自然环境中。前者主要见于青海盐湖地区,后者主要见于北方寒冷地区。

  纸桥是在一些玩具中出现的。

 

  2.按结构及外观分

  梁桥、浮桥、索桥和拱桥这四种基本类型。

  梁桥。又称平桥、跨空梁桥,是以桥墩做水平距离承托,然后架梁并平铺桥面的桥。这是应用最为普遍的一种桥,在历史上也较其它桥形出现为早。它有木、石或木石混合等形式。先秦时梁桥都是用木柱做桥墩,但这种木柱木梁结构,很早就显出其弱点,不能适应形势的发展。因此,取而代之的是石柱木梁桥,如秦汉时建成的多跨长桥:渭桥、灞桥等。约在汉代时桩基技术发明,于是出现了石桥墩,标志着木石组合的桥梁能够越跨较宽大的河道能经受住汹涌洪浪的冲击。但由于石墩上的木梁不耐风雨侵蚀,于是便在桥上建起了桥屋,保护桥身,此桥型(廊桥)后多见于南方,但最早都见于黄河流域。中小型的石梁或石板桥,构造方便,材料耐久,维修省力,是民间最为喜用的一种桥形,尤其是南宋后,在福建泉州地区十分盛行,创造了许多长大的石梁桥。梁桥若中间无桥墩者,称单跨梁桥;若水中有一桥墩,使桥身形成两孔者,便称双跨梁桥;若两墩以上者,便称多跨梁桥。

  浮桥。

 

  又称舟桥、浮航、浮桁,因其架设便易,常用于军事目的,故也称“战桥”--一种用于数十百艘木船(也有用木筏或竹筏连横于水上的)连锁起来并列于水面,船上铺木板供人马往来通行的桥。若按严格意义上的桥:是以跨空和有柱墩为标志的话,那它还不是十足意义上的桥。浮桥主要建于河面过宽及河水过深或涨落起伏大,非一般木石柱梁桥所能济事的地方。浮桥两岸多设柱桩或铁牛、铁山、石囷、石狮等以系缆。隋大业元年在洛阳洛水上建成的天津桥,是第一次用铁链连接船只的浮桥。浮桥目前在我国南方如江西、浙江、广西等地方仍常见用。 浮桥的优点:一是施工快速,清咸丰二年(公元1852年),太平军围攻武昌,只用一夜时间就建成两座横跨长江的浮桥。二是造价低廉,明代邹守益在《修凤林浮桥记》中,曾对石桥与浮桥做过比较:“若用石梁桥,要费千金,而用浮桥,则费五百金便可,可根据需要而定。”三是开合随意,拆除和架设都很方便。缺点是载重量小,随波上下动荡不定,且抵御洪水能力弱,常需及时拆撤,并要人照看,管理繁琐,舟船、桥板与系船的缆绳要经常修葺和更换,维护费用昂贵。因此,很多浮桥的最后归宿,都向木梁桥、石梁桥或石拱桥发展。

  索桥。也称吊桥、绳桥、悬索桥等,是用竹索或藤索、铁索等为骨干相拼悬吊起的大桥。多建于水流急不易做桥墩的陡岸险谷,主要见于西南地区。其做法是在两岸建屋,屋内各设系绳的立柱和绞绳的转柱,然后以粗绳索若干根平铺系紧,再在绳索上横铺木板,有的在两侧还加一至两根绳索作为扶栏。始见于秦汉,如秦李冰曾在四川益州(今成都)城西南建成的一座笮桥,又名"夷里桥",便是座竹索桥。现存著名的有建于明清时的泸定铁索桥、灌县竹索桥等。过索桥感觉非常惊险,正如古人形容过索桥的那样:“人悬半空,度彼决壑,顷刻不戒,陨无底谷。”唐代和尚智猛称:“窥不见底,影战影栗。”其实真正渡之还是安全的,正如《徐霞客游纪》对贵州盘江桥评价的那样:“望之飘然,践之则屹然不动。”

  拱桥。在我国桥梁史上出现较晚,但拱桥结构一经采用,便迅猛发展,成为古桥中最富有生命力的一种桥型,即使在今天,它也仍有继续发展的广阔前景。拱桥有石拱、砖拱和木拱之分,其中砖拱桥极少见,只在庙宇或园林里偶见使用。一般常见的是石拱桥,它又有单拱、双拱、多拱之分,拱的多少视河的宽度来定。一般正中的拱要特别高大,两边的拱要略小。依拱的形状,又有五边、半圆、尖拱、坦拱等之分。桥面一般铺石板,桥边做石栏杆。拱桥的形象最早见于东汉画像砖上,是由伸臂木石梁桥在发展过程中又受墓拱、水管等形状影响而产生的。文献记载见于南北朝时的《水经注》中,现存最早的实物和最具代表性的是隋代李春设计建造的赵州桥。石拱桥的发券,明以后,尤其在清代,则盛行用整券,即“桶状发券”。

  斜拉桥

  混凝土

  斜拉桥

  组合梁斜拉桥

  钢斜拉桥

  其他造型:

  飞阁和栈道、渠道桥和纤道桥,以及曲桥、鱼沼飞梁和风水桥。

  “飞阁”,又称阁道、复道,即天桥。古代宫殿楼阁间的跨通道。《三辅黄图》:“乃于宫(指汉未央宫)西跨城池作飞阁通建章宫,构辇道以上下。”秦汉皇宫楼殿间联以阁道通行,因上下有道,故称复道。秦始皇筑阁道由阿房宫通骊山,人行桥上,车行桥下,堪称中国最早的立交桥。“栈道”,又称栈阁、桥阁,单臂式木梁桥。在山区陡峭的地方,架木铺成的道路。

  “渠道桥”,既是引水渠道又作行人用的桥梁。也即在桥上砌水渠以引水。如建于金代的山西洪洞县惠远桥。故今山西民间尚有“水上桥、桥上水”的俚语。“纤道桥”,一种为便于拉纤而建造的、与河流平行的带状长桥。多见于浙江境内的运河地区。有的长达一二公里乃至五六公里,如绍兴阮社有一座“百孔官塘”纤道桥,建于清同治年间,桥长380余米,115个跨,桥面用三块条石拼成,底平接水面。

  “曲桥”,园林中特有的桥式,故也称园林桥。桥与径、廊均为园林中游人赏景的通道。“景莫妙于曲”,故园林中桥多做成折角者,如九曲桥,以形成一条来回摆动,左顾右盼的折线,达到延长风景线,扩大景观画面的效果。曲桥一般由石板、栏板构成,石板略高出水面,栏杆低矮,造成与水面似分非分、空间似隔非隔,尤有含蓄无尽之意。(1)采用圆弧拱形式,改变了我国大石桥多为半圆形拱的传统。我国古代石桥拱形大多为半圆形,这种形式比较优美、完整,但也存在两方面的缺陷:一是交通不便,半圆形桥拱用于跨度比较小的桥梁比较合适,而大跨度的桥梁选用半圆形拱,就会使拱顶很高,造成桥高坡陡、车马行人过桥非常不便。二是施工不利,半圆形拱石砌石用的脚手架就会很高,增加施工的危险性。为此,李春和工匠们一起创造性地采用了圆弧拱形式,使石拱高度大大降低。赵州桥的主孔净跨度为37.O2米,而拱高只有7.25米,拱高和跨度之比为1:5左右,这样就实现了低桥面和大跨度的双重目的,桥面过渡平稳,车辆行人非常方便,而且还具有用料省、施工方便等优点。当然圆弧形拱对两端桥基的推力相应增大,需要对桥基的施工提出更高的要求。(2)采用敝肩。这是李春对拱肩进行的重大改进,把以往桥梁建筑中采用的实肩拱改为敝肩拱,即在大拱两端各设两个小拱,靠近大拱脚的小拱净跨为3.8米,另一拱的净跨为2.8米。这种大拱加小拱的敝肩拱具有优异的技术性能,首先可以增加泄洪能力,减轻洪水季节由于水量增加而产生的洪水对桥的冲击力。古代佼河每逢汛期,水势较大,对桥的泄洪能力是个考验,四个小拱就可以分担部分洪流,据计算四个小拱可增加过水面积16%左右,大大降低洪水对大桥的影响,提高大桥的安全性。其次敝肩拱比实肩拱可节省大量土石材料,减轻桥身的自重,据计算四个小拱可以节省石料26立方米,减轻自身重量700吨,从而减少桥身对桥台和桥基的垂直压力和水平推力,增加桥梁的稳固。第三增加了造型的优美,四个小拱均衡对称,大拱与小拱构成一幅完整的图画,显得更加轻巧秀丽,体现建筑和艺术的完整统一。第四符合结构力学理论,敝肩拱式结构在承载时使桥梁处于有利的状况,可减少主拱圈的变形,提高了桥梁的承载力和稳定性。(3)单孔。我国古代的传统建筑方法,一般比较长的桥梁往往采用多孔形式,这样每孔的跨度小、坡度平缓,便于修建。但是多孔桥也有缺点,如桥墩多,既不利于舟船航行,也妨碍洪水宣泄;桥墩长期受水流冲击、侵蚀,天长日久容易塌毁。因此,李春在设计大桥的时候,采取了单孔长跨的形式,河心不立桥墩,使石拱跨径长达37米之多。这是我国桥梁史上的空前创举。

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2-11-15
关于桥的对联关于桥的对联关于桥的对联关于桥的对联、、、、成语成语成语成语、、、、俗语和歇后俗语和歇后俗语和歇后俗语和歇后语语语语 关于桥的对联关于桥的对联关于桥的对联关于桥的对联:::: 1 (1 (1 (1 (福建晋江五里桥福建晋江五里桥福建晋江五里桥福建晋江五里桥)))) 世间有佛宗斯佛世间有佛宗斯佛世间有佛宗斯佛世间有佛宗斯佛 天下无桥长此桥天下无桥长此桥天下无桥长此桥天下无桥长此桥 2 (2 (2 (2 (贵阳城北关头桥贵阳城北关头桥贵阳城北关头桥贵阳城北关头桥)))) 说一声去也说一声去也说一声去也说一声去也,,,,送别河头送别河头送别河头送别河头,,,,叹万里长驱叹万里长驱叹万里长驱叹万里长驱,,,,过桥便入天涯路过桥便入天涯路过桥便入天涯路过桥便入天涯路 盼今日归哉盼今日归哉盼今日归哉盼今日归哉,,,,迎来道左迎来道左迎来道左迎来道左,,,,喜故人见面喜故人见面喜故人见面喜故人见面,,,,握手还疑梦里人握手还疑梦里人握手还疑梦里人握手还疑梦里人 3 3 3 3 ((((上海豫园湖心亭上海豫园湖心亭上海豫园湖心亭上海豫园湖心亭)))) 野烟千叠石在水野烟千叠石在水野烟千叠石在水野烟千叠石在水 渔唱一声人过桥渔唱一声人过桥渔唱一声人过桥渔唱一声人过桥 4 4 4 4 曲举西边曲举西边曲举西边曲举西边,,,,近水湾鱼网纶竿钓槎近水湾鱼网纶竿钓槎近水湾鱼网纶竿钓槎近水湾鱼网纶竿钓槎。。。。 断桥东壁断桥东壁断桥东壁断桥东壁,,,,傍溪山竹篱茅舍人家傍溪山竹篱茅舍人家傍溪山竹篱茅舍人家傍溪山竹篱茅舍人家。。。。 过河拆桥

船到桥头自然直

双桥好过,独木难行

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走我的独木桥

桥归桥,路归路

我走过的桥比你走过的路还多

奈何桥上等三年

庐山戴帽,平地安灶;庐山系腰,平地安桥。

纸包不住火,水漫不过桥。

塔盘湖势动,桥引月痕生

两桨桥头渡

黄叶覆溪桥
第3个回答  2012-11-08
船到桥头自然直
第4个回答  2012-11-09
鹊桥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