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霜霉病怎么治?

如题所述

葡萄常见病害有白腐病、黑痘病、褐斑病、白粉病、霜霉病、炭疽病等,如防治方法不得当,往往造成果穗大量腐烂、新梢枯死、叶片早落、削弱树势、减产降质。
防治葡萄病害,首先树立健壮就等于抗病的新观念,以综合栽培措施促使葡萄茁壮生长,增强抗病能力。
葡萄施肥中,一定要氮、磷、钾配合施用,并适当补充微量元素。葡萄有“钾质植物”之称,应注重施用钾肥。由于钾和碳水化合物的形成积累和运输有关,对加厚细胞壁和提高细胞液浓度,增大细胞压有良好的促进作用,进而,减低了病原菌的侵染机率,增强了抗病能力。
1.选择理想的防病药剂。首先应该是与环境相容的、低毒的、对人畜安全的、无致畸、无致突变、无致癌的物质;其次是特效期长而减少施药次数,具有预防、治疗、铲除效果的杀菌剂。
①世高为新一代高效、广谱内吸杀菌剂,可防治大多数真菌性病害,对炭疽病、褐斑病、灰霉病、白粉病、白腐病、黑腐病、锈病均有良好的防治效果,但对卵菌纲真菌引起的霜霉病无效。世高对环境无污染、在葡萄果粒中无残留危害。
②金雷多米尔锰锌是21世纪高活性杀菌剂,具有治疗和保护的双重作用,对霜霉病有很高的生物活性。它能阻止真菌菌丝体在植物组织内部生长,防止孢子形成,具有很好的治疗作用。施药后30分钟内可被植物的绿色组织迅速吸收,经维管束系统向顶端运输,最后分布在叶面,持效期14天左右,新生长组织可得到同样保护。金雷多米尔锰锌不含致畸、致突变、致癌物质。
③阿米西达对四大类致病真菌:子囊菌、担子菌、半知菌、和卵菌纲中的大部分真菌均有效,首次实现了喷施一次杀菌剂即可控制多种混合发生的病害,无需为了有效控制多种病害而采取几种杀菌剂混用。阿米西达持效期长,施药间隔期15天左右,不仅减少施药次数,而且具有预防、治疗、铲除三种效果。阿米西达及其代谢产物,在食物中几乎无残留,无神经毒性,无致畸、无致癌作用,不在环境中持久残留。阿米西达能完美地结合到葡萄的综合病害管理中,有效的防治各种真菌性病害,为高产优质打下基础。
2.葡萄病害防治新方案
①葡萄展叶后施用1∶1∶120波尔多液保护性杀菌剂,预防病原菌的侵染和滋生。配制波尔多液应把硫酸铜液慢慢倒入稀石灰乳中,并边倒边搅拌,且不可把石灰乳倒入硫酸铜液中。
②花序初现至开花期用53%金雷多米尔锰锌600~800倍液防治霜霉病;用10%世高1500倍液防治白腐病、白粉病、黑腐病等。
③开花中期至果实膨大期用25%阿米西达悬浮剂1500倍液喷3次,间隔期15天,可预防、治疗、铲除葡萄上的真菌性病害,实现了喷施一种杀菌剂即可控制混合发生的多种病害。葡萄霜霉病主要危害叶片,也能侵染嫩梢、花序、幼果等幼嫩组织。
症状表现为叶片受害,最初在叶面上产生半透明、水渍状、边缘不清晰的小斑点,后逐渐扩大为淡黄色至黄褐色多角形病斑,大小形状不一,有时数个病斑连在一起,形成黄褐色干枯的大型病斑。空气潮湿时病斑背面产生白色霉状物(病原菌的孢子梗与孢子囊)。后病斑干枯呈褐色,病叶易提早脱落。
嫩梢、卷须、叶柄、花穗梗感病,病斑初为半透明水渍状斑点,后逐渐扩大,病斑呈黄褐色至褐色、稍凹陷,空气湿度大时,病斑上产生较稀疏的白色霉状物,病梢生长停止,扭曲,严重时枯死。
幼果感病,病斑近圆形、呈灰绿色,表面生有白色霉状物,后皱缩脱落,果粒长大后感病,一般不形成霉状物。穗轴感病,会引起部分果穗或整个果穗脱落。
对付霜霉病,可以用25%金协多米尔800倍液、58%甲霜灵锰锌500倍液、25%甲霜灵800倍液+天达2116果树专用型600倍液,防治效果明显,并可提高葡萄的抗逆性,增加产量。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11-03
喷药防治。用50%瑞毒霉可湿性粉剂750倍液,间隔20—30天喷1次;或40%霉疫净可湿性粉剂300倍液,隔15天左右喷1次,对防治葡萄霜霉病有极好的效果。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