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路历程》的主要内容

如题所述

  《天路历程》现行的版本包含两部分,第一部分出版于1678年。它借用了寓言和梦境的形式,书中的叙述者在梦中看到一个叫做“基督徒”的人正在读一本书,知道了自己居住的城市将遭天火焚毁,惊恐不已。这时一个叫“传道者”的人指点他必须逃离自己的故乡,前往天国。基督徒背负着世界的重担,从此踏上了艰难而勇敢的历程,为自己、也为他人寻找救赎。从毁灭城出发,他经历了许多考验,遇到了各种阴险人物的诱惑和凶险。一路上,基督徒学会了如何抵制诱惑,战胜困难,最终达到了自己的目标,天堂的大门向他敞开。
  第二部分最早于1684年出版,写的是基督徒的妻子“女基督徒”和孩子们在一个叫做“无畏”的人的指引下,前往天堂的朝圣过程。同基督徒的历程一样,他们也从毁灭城出发,在到达天国城的大门之前,遇到了同样的艰难险阻,例如绝望潭、浮华集市、怀疑城堡等等。然而这两个旅程却又很不相同。基督徒是自己上路,他在路上会受到这样那样的帮助,有时也有一个两个同伴,但基本上是他独自一人行进在通往漫漫的天国道路上。而女基督徒却是与他人结伴而行,而且他们的同伴一路上不断壮大,相互帮助,相互支持。
  《天路历程》大致同《旧约》和《新约》的主要情节相对应。例如:从基督徒的朝圣之旅我们可以看到《圣经》中以色列入寻找救赎的艰辛历程。班扬所表现的正是当时很多牧师所宣扬的,人类迷失了自己,需要救赎,而只有通过对自己罪孽的忏悔和对耶稣的信仰才能得到拯救。书中表现了上帝的仁慈。即使是在基督徒误入歧途,向完全相反的方向前进时,上帝也会宽恕他,用自己的仁慈把他召唤回来,让他再次走上通往天堂的道路。
  然而,《天路历程》不仅仅是一个宗教寓言,还具有深刻的历史寓意,影射了当时社会的历史现实,例如最明显的浮华集市。在浮华集市的描写中,班扬向我们展示了复辟时期伦敦的景象,以及当时的封建资产阶级社会。在这里一切都是可以买卖的,包括国土、荣誉、头衔、欲望、快乐、甚至生命等等。欺骗、谋杀在这里都是正常的。“基督徒”和“忠诚”因为追求真理、蔑视名利而受到惩罚(这让我们联想到班扬自己因为布道而屡次被捕入狱)。班扬把当时的世俗社会浓缩到一个集市中。那是一个经济和物质利益至上所有的一切都可以用买卖的经济行为来衡量和操作的社会。《天路历程》展示了复辟时期复杂的英国社会,表现了班扬对当时的社会历史的看法,也反映了基督徒在当时社会中的窘境,一方面是对清教的虔诚,一方面是世俗世界的自私和道德堕落。
  除宗教和历史寓意之外,《天路历程》作为一部寓言对现代的人们仍然具有指导或教诲意义。人们可以从书中得到很多启示对解决许多我们今天面临的问题也很有用。“基督徒”踏上了通往天堂的旅程,我们看到他在前往天堂的途中每一步都面临着是继续还是放弃的选择。这也使我们联想到在自己目前的人生之旅中,也时刻面临着和“基督徒”同样的抉择。通过“基督徒”和他的同伴“忠诚”和“盼望”等的讨论读者也会得到很多如何避免罪愆的建议和教益。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8-03-25
内容简介

上卷于1678年出版。它运用了语言与梦境的形式,讲述“我”在梦中见到了一个名叫基督徒的男子正在读一本书,知道自己居住的城市即将要毁灭,惊恐不已,因而跑回家,把这一不幸的消息告诉妻儿,并商量出逃的办法,可他们不信他的话,还以为他疯了,他只得一人离家出走。在传道者的指点下,毅然决然踏上了遥远而又艰辛的朝拜天国之路。一路上,他先在灰心沼几乎遭受灭顶之灾,后来两次躲开堡垒魔王的冷箭,突破路途两只猛狮的封锁,又在屈辱谷里死战“浑身披着鳞甲”的地狱魔王。再后来,他和另一个天路之客“忠诚”邂逅相遇,两人一同来到‘名利镇”。由于他们不为魔王经营的“名利场”所迷惑而被送受审,“忠诚”被判处火刑。然而,当他的身躯即将被火焰吞噬时,一辆四轮马车从天而降,把他的灵魂接入了天国,而“基督徒”则没法逃出了监狱。此时,“希望”深为“忠诚”的榜样所鼓舞,也随他一起潜逃。他们突破了“绝望”巨人的怀疑堡垒和献媚者的罗网,渡过了冥河,终于到达了至善、至美、至福的天国圣城,获得永生的艰难曲折的历程。
下卷于1684年出版。讲述了很久以后,“我”在“毁灭城”郊外的一座树林里入睡后又进入了梦境。在梦中,一位老人告诉“我”关于“女基督徒”和她的四个孩子朝拜圣城的故事。基督徒升天之后,他的妻子想到自己曾经力阻丈夫成行,自觉罪孽深重,悲痛万分。随后天国使者“秘密”传书,令她追随丈夫,朝拜天国。于是,“女基督徒”抛家携子,直充天国之旅。邻居姑娘“慈悲”关心自己的灵魂,也与她结伴同行。她们在途中受到歹徒袭击,被“救助者”所救。后来,“解释者”派力士“大无畏”送她们前行。“大无畏”沿途诛戮了挡道的“残酷”和“屠杀巨人”,击败了骚扰“名利镇”的巨龙,销毁了怀疑堡垒,杀死了“绝望巨人”及其妻子“猜疑”,救出了“诚实”、“低能”、“沮丧”、“畏怯”等天路之客,会合“纯真”、“坚持”等人一同抵达圣城。待“我”醒来之时,“女基督徒”等人已经蒙召进入了天国,唯有她的子女还在彼岸苦苦等待。
这两个旅程目的及过程基本相似,都是经历各种艰难险阻,最终获得灵魂拯救。但也有不同处,第一部侧重基督徒作为真理的追寻者单独面对神圣的心路旅程,而第二部则侧重于基督徒作为爱的联合体共同追求天国目标的团体生活。其团体囊括了各种类型的基督徒,他们妇孺老功都有,信心大小不一,胆量力量各异,但在各种境遇中彼此相爱劝勉,彼此扶持担待,并在天路上一同成长。尤如一个满携着爱的家庭,没有竞争、求胜,都是和谐、秩序、体谅、担待和包容。

《天路历程》为英国人班扬所著,该书借用了寓言和梦境的形式,在上卷中,书中的叙述者在梦中看到一个叫做“基督徒”的人正在读一本书,知道了自己居住的城市将遭天火焚毁,惊恐不已。这时一个叫“传道者”的人指点他必须逃离自己的故乡,前往天国。基督徒背负着世界的重担,从此踏上了艰难而勇敢的历程,为自己、也为他人寻找救赎。下卷最早于1684年出版,写的是基督徒的妻子“女基督徒”和孩子们在一个叫做“无畏”的人的指引下,前往天堂的朝圣过程。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2-11-23
顾名思义《天路历程》讲的就是一个基督徒行走天路的经历,简单的讲,作者本仁约翰(John Bunyan)用寓言的方式讲述了一个基督徒在追求永生的路上所遇到的经历。他把很多我们基督徒遇到的挑战和帮助都寓言化、拟人化,比如,“怀疑、盼望、灰心、贪婪、懒惰”这些抽象的东西在他的笔下都成了一个个人物,用以表现一个基督徒在行走天路中所会遭遇到的,当然也有像“传道人,仁爱”这些帮助者。我记得好像他还是以自己的家乡小镇(本仁约翰是一个小镇上的铜匠)作为他这本书写作的模拟地图,书中的很多地方在这个小镇中都能找到对应……

总之,这是帮助了很多基督徒的一本书。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2-11-14
有个动画片版的,你可以先看看,30分钟左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