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我们会如何对待疫情?

如题所述

不要彷徨,不要忧愁,
世界在转动,你只是一粒尘埃,没有你地球照样在转。现实是不会按照你的意志去改变的,因为别人的意志会比你的更强些。
生活的残酷会让人不知所措,于是有人终日沉浸在彷徨迷茫之中,不愿睁大双眼去看清形势,不愿去想是哪些细小的因素累积在一起造成了这种局面。
疫情之下,你害怕了,怕失业,怕无法养家糊口,怕无法安心读书,怕企业破产,怕家人不再理解你。
我们所有人都在反思,越来越没有安全感,从忙忙碌碌中一下子缓下来,面对疫情长期存在的现实,不得不考虑自己以后的未来该何去何从。
“年前失业,年后赶上疫情,我想去市中心面试,公交没有,出租也没有……三月份再不恢复正常我都快抑郁了”
“年前辞职了,想着过年出去浪,再回来找工作的。因为疫情,网上投的简历没有任何回应,应该是中小企业也很难生存吧,重点还有负债,太难了,2020怎么过下去啊啊啊啊啊啊啊啊”
“年前找到新工作,约定年后入职,但因为疫情,被通知在家等消息复工,现在很忐忑啊,怎么会这样…Offer不会黄了吧”
一位60后朋友,退下来退下来闲不住,兼有厨师的特长, 就在2019年10月在城西头开了一家鲁菜馆,想着春节期间是生意的旺季,没成想这场新冠疫情,一切美好的打算化为乌有,疫情迟迟不见明朗,员工工资+店面租金+食物储备占用金,压力剧增。
虽然不再年轻,但面对疫情压力,他没有选择退缩,而是想尽一切办法,克服一切困难,一家人共渡难关。
组建微信朋友圈,线上预订,送菜到家,赠送菜品、自制饮料,还自己发红包,专门为了听取客户的意见,努力提升服务质量,经过一段时间的经营,目前订单越来越多,生意红红火火!
思路决定出路,努力就有希望,
我和你一样,也有许多迷茫的时候。未来遥遥无期,不知下一步该走向哪里。
后来想想,不知未来如何是好,那就先把手上的事情做好。别人用来彷徨的时间,用来做点实事,三五年后再看,迷茫的人依旧迷茫,而你早已脱胎换骨。
我一学友,是一名企业的老板,在机械加工行业摸爬滚打十几年,属劳动密集型产业,今年迟迟不能复工,疫情来临后,看到防护用品供不应求,果断购进口罩机,生产一次性口罩和消毒水等产品,如今企业红红火火。
他说,人必须解放思想,只有先解放了思想,才能看见出路,走出困境,发现商机,而后,全力以赴,干就完了。
回忆过去,拥抱明天,
回忆不等于思念,
在回忆中, 寻找曾经的得与失。
就在几天前,我一朋友告诉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12-25
过去的时候,刚刚疫情爆发,人们都诚惶诚恐,每天面对着生死离别,每天都是提心吊胆。疫情的爆发真正的给中国人民的内心造成了恐惧。疫情的爆发导致很多的企业不得以被迫倒闭,还有就是很多的小商铺也是不堪重负,直接关门,然后换其他的工作,人们都说疫情爆发导致生意都非常的难做,人们只能每天躺在家里,那时候在一些短视频平台很多人也是喜欢发布自己的日常生活,分享一些乐趣。那么这样的场景也正是因为我国的正确管理,采取紧急的防护工作,开展医疗团队,是他们给了我们这样的生活。那么一直到现在,专家说疫情会在2022年年初结束,那么会是这样吗?
人民防护
说到根本还是人民自己的防护工作,每个人都要生活的,工作是肯定的,每天还是要面对着一些人,总是还要出门的,那么自己的防护就非常的重要了,只有每个人都做好防护每个人都不为这个社会增加负担,那么疫情结束也是迟早的事情,疫情结束也是人民心里想要的样子。
国家的管控
现如今我国的疫情已经得到了很好的控制,那么面对国外很多的国家并没有采取有效的解决方法,那么面对这个问题,很有可能国外的人民会来到我国,并且不确定他会不会将病毒带到我国,那么这样的话,国家就要时刻做到严查,严格的管控国外对境内的输入,这样不光在一定程度上保卫了我国的安全,也是在位疫情结束做最后的斗争。
我相信只要人民齐心协力,面对疫情的影响不畏惧,并且管理好自己的日常,并且不随意的走出国门,好好的发展自己的事业,改善生活,我相信专家说的疫情在年初结束也是有一定的实力和依据的。齐心协力共创美好未来。
第2个回答  2021-12-25
新冠 疫情,据专家估计很可能持续到2022年。
不会是吧,我初看到这个预测,也是非常的吃惊。但张文宏教授,王辰院士,能有如此预测,当然不会是空穴来风,肯定有依据可言。
那好,我们先来看看世界新冠疫情现状,或许就会更有清晰的认识。
截止到16日,全球确诊新冠肺炎病例超过204万,累计死亡13万+,且疫情仍在全球持续蔓延,各国政府也陆续推出各种举措。
其中美国,确诊病例63万+,累计死亡2.7万+,触目惊心。
在欧美各国自顾不暇的抗击新冠肺炎的时候,病毒正悄悄的在非洲13亿人口中加速蔓延,截止到15日,非洲52个国家新冠确诊病例已达16302例。
‘印度和非洲出现新冠疫情将是人类的灾难’,上海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张文宏日前接受采访时直言。欧洲大部分国家每千人能分到4张床位,而非洲国家每千人共享不到一张床位。在刚刚结束五年内战的苏丹,全国1500万人口,只有24张隔离病床。在这种体系下,一旦疫情高峰来临,非洲多国的医疗系统会瞬间挤崩溃。
一只木桶盛水的多少,并不取决于桶壁上最高的那块木块,而恰恰取决于桶壁上最短的那块。根据这一内容,可以有两个推论:其一,只有桶壁上的所有木板都足够高,那木桶才能盛满水。其二,只要这个木桶里有一块不够高度,木桶里的水就不可能是满的。
新冠疫情是我们共同的敌人,战胜此次疫情,取决于木桶上的那块短木板,就是取决于最后能控制住疫情的那个国家和人民。
正如比尔盖茨在演讲中警示的那样,“不要以为你不住在那些资源匮乏的发展中国家就可以高枕无忧。即使富裕国家在接下来的几个月成功遏制住了病毒蔓延,如果其他地方的要求依然严峻,疾病很可能会卷土重来。因此我们需要一个全球化的方法来抗击疾病”。
4月14日,哈佛大学研究专家在《科学》杂志撰文警告说,目前追踪和根除新冠病毒,已成难题,除非找到有效的治疗方法和研发出疫苗。
所以,全球范围内,保持‘社交距离’,或许要坚持到2022年。
我国科学家张文宏,王辰等人,都曾作出过预言,‘我们对新冠肺炎缺乏想象力。今年冬天疫情还有一场大爆发,这场灾难或许要持续一两年------。
那么,接下来,在这场旷日持久的战役当中,我们该怎么面对,该怎么办呢?
不要彷徨,不要忧愁,
世界在转动,你只是一粒尘埃,没有你地球照样在转。现实是不会按照你的意志去改变的,因为别人的意志会比你的更强些。
生活的残酷会让人不知所措,于是有人终日沉浸在彷徨迷茫之中,不愿睁大双眼去看清形势,不愿去想是哪些细小的因素累积在一起造成了这种局面。
疫情之下,你害怕了,怕失业,怕无法养家糊口,怕无法安心读书,怕企业破产,怕家人不再理解你。
我们所有人都在反思,越来越没有安全感,从忙忙碌碌中一下子缓下来,面对疫情长期存在的现实,不得不考虑自己以后的未来该何去何从。
“年前失业,年后赶上疫情,我想去市中心面试,公交没有,出租也没有……三月份再不恢复正常我都快抑郁了”
“年前辞职了,想着过年出去浪,再回来找工作的。因为疫情,网上投的简历没有任何回应,应该是中小企业也很难生存吧,重点还有负债,太难了,2020怎么过下去啊啊啊啊啊啊啊啊”
“年前找到新工作,约定年后入职,但因为疫情,被通知在家等消息复工,现在很忐忑啊,怎么会这样…Offer不会黄了吧”
一位60后朋友,退下来退下来闲不住,兼有厨师的特长, 就在2019年10月在城西头开了一家鲁菜馆,想着春节期间是生意的旺季,没成想这场新冠疫情,一切美好的打算化为乌有,疫情迟迟不见明朗,员工工资+店面租金+食物储备占用金,压力剧增。
虽然不再年轻,但面对疫情压力,他没有选择退缩,而是想尽一切办法,克服一切困难,一家人共渡难关。
组建微信朋友圈,线上预订,送菜到家,赠送菜品、自制饮料,还自己发红包,专门为了听取客户的意见,努力提升服务质量,经过一段时间的经营,目前订单越来越多,生意红红火火!
思路决定出路,努力就有希望,
我和你一样,也有许多迷茫的时候。未来遥遥无期,不知下一步该走向哪里。
后来想想,不知未来如何是好,那就先把手上的事情做好。别人用来彷徨的时间,用来做点实事,三五年后再看,迷茫的人依旧迷茫,而你早已脱胎换骨。
我一学友,是一名企业的老板,在机械加工行业摸爬滚打十几年,属劳动密集型产业,今年迟迟不能复工,疫情来临后,看到防护用品供不应求,果断购进口罩机,生产一次性口罩和消毒水等产品,如今企业红红火火。
他说,人必须解放思想,只有先解放了思想,才能看见出路,走出困境,发现商机,而后,全力以赴,干就完了。
回忆过去,拥抱明天,
回忆不等于思念,
在回忆中, 寻找曾经的得与失。
就在几天前,我一朋友告诉我说,
他有两个月没发工资了,也知道老板的难处,就是觉得自己心里很难受。
这次疫情,教育了自己看清了现实,不能怨天尤人,只有以后使自己变得足够强大,足够优秀,才能处变不惊,才能从容应对如此艰难时刻,是时候逼自己一把了。
参加工作以后,若不是遇上这次特殊的疫情,很少能在自己的二三十年职业生涯中,有这么长的时间陪自己的父母和孩子。
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
子欲养而亲不待时,那份愧疚时时刻刻抓住你的心,揪心的疼 。 感谢这次疫情,给了我这次尽孝的机会。
回首过去,没有沉沦于昨日的得与失,
回首过去,希望了解最真实的自我,
对于自己,过去的就是历史,
未来的是现在创造的,现在努力行动起来,把握好当下,明天一定精彩。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21-12-26
2020年要对待疫情,还要坚持做好疫苗注射,同时要做好全民防控。重点是外防输入,内防传染。只有建立起全民防控的有效保障屏障,同时积极研发有效的应对办法,才能够良好的控制疫情的发展。
第4个回答  2021-12-27
我们一定会严格按照国家要求。出行戴好口罩,做好消毒工作。有疫情产生的地方服从一切隔离。这样才能够更快更早的战胜疫情。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