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安全管理制度有哪些?

如题所述

1.设备管理方针 

保证设备正常完好为企业的生产提供最优的技术装备,使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建立在最佳的物质技术基础之上,以获得设备寿命周期费用最经济,设备综合效率最高。 

2.设备管理机构和职责。 

2.1设备管理由分管生产副厂长全面负责。 

2.2分管副厂长的职责是: 

2.2.1负责考核设备完好率和设备利用率; 

2.2.2负责审核设备定期保养、维修和大修计划并监督实施; 

2.2.3负责审核设备更新和增置计划; 

2.2.4负责建立健全设备使用管理与维护制度; 

2.2.5负责加强设备基础管理工作。 

2.3设备管理日常工作由设备科或专、兼职设备管理员负责。 

2.4设备科或设备管理员的职责是: 

2.4.1掌握设备市场信息和本厂设备技术状态,根据本厂生产需要,提出并编制设备更新和增置计划,经分管副厂长同意实施设备的购置。新置设备确保性能先进、质量优良,并且有较高的可靠性、维修性和经济性指标。 

2.4.2对新购置的设备进行开箱验收和安装调试验收,严把质量关。负责做好设备运行初期的使用和保养,以及信息反馈工作。 

2.4.3编制设备操作规程和维护规范,监督设备的安全和正确使用。 

2.4.4对设备进行日常维护和定期保养,使设备常年保持整齐、清洁、润滑、安全的状态; 

2.4.5编制设备定期保养、维修和大修计划并负责实施。 

2.4.6会同财务科编制设备台帐,加强设备台帐管理,定期进行设备盘点、核实,确保帐面清晰、帐物相符; 

2.4.7建立主要设备档案,一机一档; 

2.4.8监督设备运转记录的填写和完好率、利用率的统计; 

2.4.9完成厂长交办的设备管理的其它日常工作。 

3.设备分类与编号 

3.1凡本厂购置的价值人民币1000元以上的生产设备、检测仪器和设备、辅助性生产工具均列入设备管理范筹。 

3.2本厂设备共分五类: 

3.2.1型材切削加工设备; 

3.2.2辅助设备; 

3.2.3焊接设备; 

3.2.4检测仪器和设备; 

3.2.5辅助性生产工具; 

3.3设备编号方法; 

3.3.1本厂设备编号采用两节编号方法。第一节号码用三位阿拉伯数字代表设备分类,第二节号码代表设备顺序号。 

3.3.2设备编号的标记如下: 

A B C————D 

其中:A————设备大类,切削加工设备为1,焊接设备为2,辅助设备为3,检测仪器和设备为4,辅助性生产工具为5; 

B————设备中类,附件1设备分类表。 

C————设备小类,附件1设备分类表。 

D————顺序号。 

例如编号012—1是指型材切削加工设备下料锯中的第一台双头锯。 

4.设备的购置与入帐 

4.1根据本厂生产需要,由车间或设备管理员提出设备更新和添置要求。 

4.2设备科或设备员根据车间的要求进行考察,综合考虑设备的先进性、可靠性、维修性和经济性指标,提出购置计划,报分管副厂长审核。 

4.3审核后的设备增置计划报厂长批准。 

4.4由厂长主持与设备供应商签定设备购买合同。 

4.5设备进厂后,由设备科或设备管理员会同技术科对设备进行开箱验收,检查设备的外观,检查备附件是否齐全,随机技术文件是否完整。 

4.6设备科或设备管理员参与设备的安装调试,完成后,设备科或设备管理员会同技术科对设备进行安装验收。验收合格后,填写验收报告,按规定分类编号入帐。 

5.设备的安装、试车和投产 

5.1设备安装前的准备工作 

5.1.1了解设备的重量,体积(高度、宽度、长度),吊卸就位的条件,并确定其运输路线; 

5.1.2了解设备的工作环境条件,选用符合规定的安装场地,对于有恒温、恒湿等特殊环境要求的设备,应严格按设备说明书所规定的条件进行; 

5.1.3准备安装时所需的物资器材、工具、测量仪器、润滑材料等; 

5.2设备的安装 

5.2.1设备平面布置图由车间、技术科和设备科共同提出,报分管副厂长审批。 

5.2.2设备安装必须按批准的平面布置图进行施工。 

5.2.3安装设备的基础必须按照设备说明书上规定的要求建造。 

5.2.4设备装牢在基础上之后,应将所有污物、水迹、铁屑、防锈油清除干净,所有在安装时进行装配(或组装)的零部件,必须清洗干净,并涂上规定的油脂,特别应注意接合面和滑动面的清洁度,但设备上的密封、铅封和技术文件中规定不得拆卸件,不准拆卸清洗。 

5.2.5设备零部件以清洗装配好之后,应将所有的润滑部位按规定加注润滑油脂,然后用手转动各运动的零部件,要求轻松灵活,没有阻碍、震动和运动方向错误等反常现象。对于某些大型设备,人力无法搬动时,可使用适当的工具,但应缓慢及谨慎地进行。 

5.2.6电气部分的安装,要求安全、准确、可靠。 

5.3试车 

试车应按设备说明书要求进行。注意以下几点: 

5.3.1在设备机械部分试运转前,其电气部分(包括电机、示警及信号装置),应先行试运转。电机试运转前,先不要挂上皮带,待接上电源确定电机旋转方向正确后,再挂上皮带,并适当张紧。 

5.3.2设备在试车前应装好防护装置,清理设备上不必要的物件,确保安全。 

5.3.3在设备润滑面上要多次涂油,各润滑点应保持足够的润滑油。 

5.3.4试车时空转1小时,注意温升变化。试车应从部件开始到整机逐级运转。 

5.3.5开始启动按钮时,应先点动数次,观察各部位动作无误后,方得正式运转,并由低速成逐渐增至高速。 

5.3.6试运转中如发现有不正常现象,应立即停车和检查修理。 

5.3.7试车中润滑、液压系统和冷却或加热系统各管道畅通无阻,阀件和机构的动作正确、灵活、可靠、无漏油现象。 

5.3.8试车结束后,断开动力源,消除压力和负荷,复查主要部分的配全和安装精度,检查紧固部分,清理现场,整理试运转记录。 

5.3.9对照设备出厂检验证书的项目,逐项认真检查。如发现不合格,立即向制造厂反映,要求原制造厂派员协助排除不合格现象,并追究责任,赔偿损失。试车检验证书和记录应归入设备档案。 

5.4验收和交用投产 

5.4.1移交生产的设备,由设备科在试车合格的基础上组织车间和技术科作安装质量、几何精度检查、负荷试车等工作。 

5.4.2符合要求后,填写设备交用验收单,经设备科和车间负责人签字,方可正式投入使用。 

5.4.3交接时,随机附件和专用工具,要同时移交给操作人员。 

5.4.4随机文件交接中产生的文件统一归入设备档案。 

5.4.5新设备交付使用后3~6个月内,设备科组织有关人员作精度复查和调整。 

6.设备的使用管理 

6.1每台设备必须建立操作规程和保养规程。 

6.2每台设备应建立岗位责任制,定人定机或定人管理。 

6.3主要设备必须建立当班运转记录。 

7.设备的维修与定期检验 

7.1设备维修分日常维修和事故维修二级。 

7.1.1日常维修的内容是:清洁紧固调整润滑和防腐,简称“十字”作业。 

7.1.2事故维修指出现故障进行专业维修。 

7.1.3日常维修由操作者进行;事故维修由专业人员或委托外单位进行。 

7.2事故维修应经过专人检验填写维修申请书,经分管副厂长批准进行。 

7.3维修后的设备应由专业人员与操作者进行试车检验合格方能开车。 

7.4维修卡连同试车单一并存入该机档案。 

8.设备的事故管理 

8.1凡由于不正当使用造成的设备故障损坏的均称为设备事故。 

8.2属于人力不可抗拒的灾害性设备损坏不属于设备事故。 

8.3设备事故分三个等级 

8.3.1一般事故:设备直接价值损失在300元及以下者; 

8.3.2大事故: 设备直接价值损失在300-1000元者; 

8.3.3重大事故: 设备直接价值损失在1000元以上者; 

8.4事故的处理 

8.4.1一般事故由班组处理并报车间备案; 

8.4.2大事故由车间处理并报厂领导备案; 

8.4.3重大事故由企业处理。 

8.5事故的处罚。 

对肇事者处以事故损失价值的10-30%罚款,并责令写出检查。 

9.设备的处理与报废 

9.1设备的处理与报废权限在厂长。 

9.2需要处理的设备应由设备科进行技术鉴定提出意见,并估计价值经由厂长批准进行。 

9.3需要报废的设备要提足折旧费,估计好残值,由厂长批准并在财务进行资产销帐。 

9.4报废设备残骸应交物质回收部门处理。 

10.设备档案管理 

10.1凡列入固定资产的设备均列入立档范围。 

10.2双角锯、角缝清理机,V型锯、四角焊机、双轴仿形铣、玻璃压条锯、计算机管理系统等重要设备,要一机一档分别存放,其它设备分类存档。 

10.3档案内容 

10.3.1设备装箱单。 

10.3.2使用说明书。 

10.3.3有关技术文件(如简图、零件表、附件表)。 

10.3.4开箱验收单。 

10.3.6试运转记录。 

10.3.7维修保养记录。 

10.3.8运转记录和年度汇总表。 

10.3.9改造记录。 

报废处理申批文件。 

10.4档案由专人存放,借阅要经部门负责人批准。 

10.5设立设备档案目录表,以备查。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5-12
1.防盗

加强防卫,经常检查,堵塞漏洞。

非工作人员不得进入仪器室,室内无人时随即关好门窗。

仪器室内不会客,不住宿,未经领导同意,谢绝参观。

办公室内不得存放私人贵重物品。发生盗窃案件时,保护好现场,及时向领导、治安部门报告。

2.防火、防爆

仪器室备有防火设备:灭火机、砂箱等。严禁在仪器室内生火取暖。

易燃、易爆的化学药品要妥善分开保管,应按药品的性能,分别做好贮藏工作,注意安全。

做化学实验时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谨防失火、爆炸等事故发生。

3.防水

实验室的上、下水道必须保持通畅,实验楼要有自来水总闸,生物、化学实验室设置分闸,总闸由值班人员负责启闭,分闸由有关管理人员负责启闭。

冬季做好水管的保暖和放空工作,要防止水管受冻爆裂酿成水患。

4.防毒

实验室藏有有毒物质,实验中会产生毒气、毒液,因此必须做好防毒工作。有毒物质应妥善保管和贮藏,实验后的有毒残液要妥善处理。

建立危险品专用仓库,凡易燃、有毒氧化剂、腐蚀剂等危险性药品要设专柜单独存放。

化学危险品在入库前要验收登记,入库后要定期检查,严格管理,做到“五双管理”即双人管理、双人收发、双人领料、双人记帐、双人把锁。

实验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制作有毒气体要在通风橱内进行,实验室装有排风扇,保持实验室内通风良好。

实验桌上备有废液瓶,化学实验室备有废液缸,实验室附近有废液处理池,防止有毒物质蔓延,影响人畜。

5.安全用电

实验室供电线路安装布局要合理、科学、方便,大楼有电源总闸,分层设分闸,并备有触电保安器。

总闸由每天的值日人员控制,分闸由各室的管理人员控制,每天上下班检查启闭情况。

用电源总闸设在讲台附近,由专人负责控制供停。

实验室电路及用电设备要定期检修,保证安全,决不“带病”工作。如有电器失火,应立即切断电源,用沙子或灭火器扑灭。在未切断电源前,切忌用水或泡沫灭火机灭火。

如发生人身触电事故,应立即切断电源,及时进行人工呼吸,急送医院救治。
第2个回答  2022-12-16

1、安全设备、设施不得随意拆除,挪用或废_不用,若确有必要申请拆除须经调度室同意。

2、各种安全设备、设施都只能在额定的负荷下操作。

3、需要检验的安全设备、设施或附件,与机电动力部联系检验。

4、安全设备、设施已无法使用的按制度报废。

/iknow-pic.cdn.bcebos.com/203fb80e7bec54e73f0b4515b4389b504ec26ad1"target="_blank"title="点击查看大图"class="ikqb_img_alink">/iknow-pic.cdn.bcebos.com/203fb80e7bec54e73f0b4515b4389b504ec26ad1?x-bce-process=image%2Fresize%2Cm_lfit%2Cw_600%2Ch_800%2Climit_1%2Fquality%2Cq_85%2Fformat%2Cf_auto"esrc="https://iknow-pic.cdn.bcebos.com/203fb80e7bec54e73f0b4515b4389b504ec26ad1"/>

扩展资料:

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是一系列为了保障安全生产而制定的条文。它建立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控制风险,将危害降到最小,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也可以依据风险制定。

一个企业的安全管理制度,可以依据以下步骤制定:

——考虑存在什么风险,需要从哪些方面控制风险;

——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也就是流程;

——考虑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也就是5w1h的应用;

——考虑法律法规的要求,将法律法规的条款转化为制度的内容;

——考虑制度中需要被追溯的内容,设置记录。

参考资料:/baike.baidu.com/item/%E5%AE%89%E5%85%A8%E7%94%9F%E4%BA%A7%E7%AE%A1%E7%90%86%E5%88%B6%E5%BA%A6?fromtitle=%E5%AE%89%E5%85%A8%E7%AE%A1%E7%90%86%E5%88%B6%E5%BA%A6&fromid=15464883"target="_blank"title="安全管理制度-百度百科">安全管理制度-百度百科

    官方服务
      官方网站官方网站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