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会计做账怎么做呢,和工业的有什么区别?

如题所述

工业会计要对产品的加工过程进行详细的成本核算,而商业会计商品中对购进成本的核算相对简单。
商业会计与工业会计在实务中具体区别:在于流动资金运转形式不同所产生会计核算对象不同。如:商业会计核算的对象:货币资金——储备资金——货币资金(增值货币);工业会计核对象:货币资金——材料资金——生产资金——成品资金——货币资金(增值货币)。追问

在商业会计成本这一块需要做吗,又该怎么做呢

追答

当然需要做了
一、入库成本就是采购成本。采购成本包括采购价格、进口关税和其他税金、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以及其他直接归属于存货采购的费用。
  购入商品时:
  借:库存商品
  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
二、出库成本(销售核算)
  销售发出的商品结转销售成本时,可按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移动平均法、个别计价法、后进先出法、毛利率法等方法计算已销商品的销售成本。
  结转发出商品的成本时: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库存商品
三、成本调整(进销差价)
  1、企业库存商品采用售价进行日常核算的,商品售价与进价之间的差额,应该通过“商品进销差价”核算。
  2、商品进销差价的主要账务处理
  (1)企业购入、加工收回以及销售退回等增加的库存商品,按商品售价,借记“库存商品”科目,按商品进价,贷记“银行存款”、“委托加工物资”等科目,售价与进价之间的差额贷记“商品进销差价”科目。
  (2)月末分摊已销商品的进销差价,借记“商品进销差价”科目,贷记“主营业务成本”科目。
  3、销售商品应分摊的商品进销差价,按以下方法计算:
  商品进销差价率=月末分摊前本科目余额÷(“库存商品”科目月末余额+“委托代销商品”科目月末余额+“发出商品”科目月末余额+本月“主营业务收入”科目贷方发生额)×100%
  本月销售商品应分摊的商品进销差价=本月“主营业务收入”科目贷方余额×商品进销差价率
  “主营业务收入”,是指采用售价进行商品日常核算的销售商品所取得的收入。
  四、成本维护一般是指对固定资产维护发生的费用。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09-14
工业会计涉及到生产环节,商业会计涉及不到生产,只是购销,我感觉是这样,希望帮到你!追问

我是做工业会计的,但是我朋友刚在做商业会计,但是我商业会计的账没接触过,想请教一下,再算成本这一块有什么不同吗?可以说得具体点吗?

追答

商业会计比工业会计简单
(一)工业会计
1、采购过程的核算
购进材料时
借:原材料
借:应交税金--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或应付帐款等)

2、生产过程的核算
(1)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等,要通过生产成本和制造费用等账户核算。即:
借:生产成本
贷:应付工资、原材料、制造费用等
(2)生产某种产品完工后,要进行完工产品的结转
借:产成品(或库存商品)
贷:生产成本

3、销售过程的核算
(1)销售时
借:银行存款(或应收账款等)
贷:主营业务收入
贷:应交税金--增值税(销项税额)
(2)结转销售成本: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产成品

(二)商业会计
1、采购过程的核算
购进商品时
借:库存商品
借:应交税金--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或应付帐款等)

2、销售过程的核算
(1)销售时
借:银行存款(或应收账款等)
贷:主营业务收入
贷:应交税金--增值税(销项税额)
(2)结转销售成本: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库存商品

第2个回答  2012-09-14
同问!!!
第3个回答  2017-12-10
工业是指采集原料,并把它们加工生产成产品的工作和过程。
商业指以货币为媒介以买卖方式而实现商品的流通的经济活动。
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运用专门的方法,对企事业、机关单位或其他经济组织的经济活动进行连续、系统、全面地反映和监督的一项经济管理活动。
工业会计是以工业企业为会计主体的一种行业会计。商业会计就是以商业企业为主体的一种行业会计。
工业会计和商业会计两者在账务处理上主要区别是:
库存商品来源不同,工业企业库存商品是通过采购材料经过生产加工成产成品再销售,商业企业库存商品是采购而来直接销售。
工业企业产品成本要有原副材料、包装、制造费用等核算而成,商业企业库存商品成本就是采购成本。
成本核算工业企业注重的是生产过程,也就是生产成本的控制和核算。商业企业主要是流通环节,主要针对入库、出库、期末进销差价的核算。
工业企业的成本核算方法主要包括个别计价法、品种法、分批法、分步法等。商业企业成本核算方法一般采用进价法或零售价法。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