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宗元与刘禹锡到底有什么关系

如题所述

  好友

  。

  元和十年(815年)正月,柳宗元与刘禹锡等被召回京。但并未被重用,由于武元衡等人的仇视,他们二月到长安,三月便宣布改贬。柳宗元改贬为柳州(今广西柳州市)刺史,刘禹锡为播州刺史。虽然由司马升为刺史,但所贬之地比原来更僻远更艰苦。柳宗元想到播州比柳州还要艰苦,刘禹锡还有80多岁的老母随身奉养,便几次上书给朝廷,要求与刘禹锡互换。后来因有人帮忙,刘禹锡改贬连州,柳宗元才动身向柳州。

  柳州距京城长安,比永州距京城更远,更为落后荒凉,居民多为少数民族,生活极端贫困,风俗习惯更与中原大不相同。柳宗元初来这里,语言不通,一切都不适,但他还是决心利用刺史的有限权力,在这个局部地区继续实行改革,为当地民众做些好事。

  柳宗元在柳州,决心废除“以男女质钱,约不时赎,子本相侔,则没为奴婢”的残酷风习,制订了一套释放奴婢的办法,规定那些已经沦为效婢的人,都可以按时间算工钱,抵完债即恢复人身自由,回家和亲人团聚。此举受到广大贫苦人民的欢迎,后来被推行到柳州以外的州县。针对当地百姓迷信落后习俗,柳宗元严令禁止江湖巫医骗钱害人;举办和发展文化教育事业,兴办学堂,推广医学,并使从不敢动土打井的柳州,接连打了好几眼井,解决饮水问题。柳州荒地很多,柳宗元组织闲散劳力去开垦,仅大云寺一处开垦的荒地、就种竹三万竿,种菜百畦。他又重视植树造林,并多欢亲自参加了植树活动。

  柳州四年,柳宗元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进行了一番兴利除弊的改革,遗惠一方,实际是王叔文改革在局部地区的施行。

  长期的贬谪生涯,生活上的困顿和精神上的折磨,使柳宗元健康状况越来越坏,确是未老先衰。他的好友吴武陵多次奔走于执政大臣裴度门下,设法营救他离柳州还京。裴度与柳宗元同系河东人,元和十四年宪宗因受尊号实行大赦,经裴度说情,宪宗才同意召回柳宗元。然而为时已晚,诏书未到柳州,柳宗元便怀着一腔悲愤离开了人间,当时年仅47岁。临死前,柳宗元写信给好友刘禹锡,并将自己的遗稿留交给他。后来刘禹锡编成《柳宗元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9-19

柳宗元被人们称颂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刘禹锡享有“诗豪”的美誉,二人均是唐朝的著名诗人、政治家。同为政治革新的核心人物,被合称为“二王刘柳”。柳宗元与刘禹锡二人的友情为人所称赞,他们的关系究竟如何呢?为志趣相投走到一起的二人,又因共同遭遇而惺惺相惜,他们的关系更像是“挚友”,在天涯沦落,生死未知的逆境里依旧携手勉励对方。

1、挚友

柳宗元与刘禹锡都是永贞革新的领导性人物,二人在革命中培养了深厚的友谊。后因保守势力的打压导致革新失败,二人双双被贬出京城。柳宗元官贬至永州,而刘禹锡则被贬至朗州。二人在事业上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打击,且在空间距离上也相隔万里,但二人并没有因此而放弃与对方的交流。他们在这期间不断地诗文往来,相互促进。尤其在柳宗元与韩愈的哲学论战上,刘禹锡不遗余力地写作《天论》三篇对柳宗元的《天说》进行策应与支持。他们俩在对方的的诗作及创作上互相欣赏且认可推崇对方的作品。十年后的贬官生涯结束后回京相见时,二人感慨万千,试问人生能有几个十年?岁月难改友情的真,在苦难的岁月里支撑他们的就是那段挚友般的友情。

2、知己

古有所言,人生得一知己便是一件乐事,对于柳宗元和刘禹锡而言,他们的关系如挚友一般亲密,也像知己一般互相勉励。在回京后的短暂相聚后二人又被双双贬至边远地区。此时的柳宗元内心有了怨念,他在被贬得地方整日愁苦不已,难以释怀。后在柳州因病而逝,年仅47岁。临死之际他托人将自己的所有书稿均交与刘禹锡保管。刘禹锡听闻其死讯时不由悲痛万分,嚎啕大哭。后接其书稿用尽半生之力整理并编纂成集册。

都说二十年来万年同,得此好友也不枉费来世间走一遭。刘禹锡与柳宗元的友情在初见时的欣赏,到落难时的相互勉励支撑,都印证了二人关系的真挚,漫漫人生路上,得此一知己便足矣。

第2个回答  2006-03-11
好友



元和十年(815年)正月,柳宗元与刘禹锡等被召回京。但并未被重用,由于武元衡等人的仇视,他们二月到长安,三月便宣布改贬。柳宗元改贬为柳州(今广西柳州市)刺史,刘禹锡为播州刺史。虽然由司马升为刺史,但所贬之地比原来更僻远更艰苦。柳宗元想到播州比柳州还要艰苦,刘禹锡还有80多岁的老母随身奉养,便几次上书给朝廷,要求与刘禹锡互换。后来因有人帮忙,刘禹锡改贬连州,柳宗元才动身向柳州。

柳州距京城长安,比永州距京城更远,更为落后荒凉,居民多为少数民族,生活极端贫困,风俗习惯更与中原大不相同。柳宗元初来这里,语言不通,一切都不适,但他还是决心利用刺史的有限权力,在这个局部地区继续实行改革,为当地民众做些好事。

柳宗元在柳州,决心废除“以男女质钱,约不时赎,子本相侔,则没为奴婢”的残酷风习,制订了一套释放奴婢的办法,规定那些已经沦为效婢的人,都可以按时间算工钱,抵完债即恢复人身自由,回家和亲人团聚。此举受到广大贫苦人民的欢迎,后来被推行到柳州以外的州县。针对当地百姓迷信落后习俗,柳宗元严令禁止江湖巫医骗钱害人;举办和发展文化教育事业,兴办学堂,推广医学,并使从不敢动土打井的柳州,接连打了好几眼井,解决饮水问题。柳州荒地很多,柳宗元组织闲散劳力去开垦,仅大云寺一处开垦的荒地、就种竹三万竿,种菜百畦。他又重视植树造林,并多欢亲自参加了植树活动。

柳州四年,柳宗元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进行了一番兴利除弊的改革,遗惠一方,实际是王叔文改革在局部地区的施行。

长期的贬谪生涯,生活上的困顿和精神上的折磨,使柳宗元健康状况越来越坏,确是未老先衰。他的好友吴武陵多次奔走于执政大臣裴度门下,设法营救他离柳州还京。裴度与柳宗元同系河东人,元和十四年宪宗因受尊号实行大赦,经裴度说情,宪宗才同意召回柳宗元。然而为时已晚,诏书未到柳州,柳宗元便怀着一腔悲愤离开了人间,当时年仅47岁。临死前,柳宗元写信给好友刘禹锡,并将自己的遗稿留交给他。后来刘禹锡编成《柳宗元集》。
第3个回答  2006-03-20
柳宗元与刘禹锡是朋友关系。
第4个回答  2006-03-20
好友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