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毒症会死人吗?

另外问一下,有什么治疗方法?

  尿毒症
  目录·尿毒症释义
  ·肾功能衰竭
  ·肾功能衰竭的原因是什么
  ·慢性肾功能衰竭是怎么发生的
  ·尿毒症的症状
  ·尿毒症的原因
  ·尿毒症患者尿量的改变
  ·尿毒症状态对代谢有什么影响
  ·尿毒症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尿毒症患者如何治疗
  ·如何早期发现尿毒症
  ·减轻尿毒症的保健方法
  ·治疗尿毒症的偏方

  尿毒症释义

  尿毒症实际上是指人体不能通过肾脏产生尿液,将体内代谢产生的废物和过多的水分排出体外,引起的毒害。现代医学认为尿毒症是肾功能丧失后,机体内部生化过程紊乱而产生的一系列复杂的综合征。而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称为肾功能衰竭综合征或简称肾衰。这个术语是PIORRY和HERITER在1840年描述了肾功能衰竭以后提出的。

  肾功能衰竭

  由于进行性肾单位功能丧失,出现肾功能不全发生肾衰。然而,正常人有200万个肾单位,在同一时间,不是所有的肾单位都工作,有些肾单位接受的血液较少,处于休息状态(备用的肾单位)。进行性肾脏疾病,这些储备丧失,有功能的肾单位数目减少,又进一步增加了残余的肾单位的负担,这些肾单位排出水分和废物的总量是有限的,体内的水分和氮性废物就会蓄积,临床出现尿毒症。除了肾脏本身疾病引起肾功能衰竭外,由于心力衰竭、休克或其他原因引起血压下降,肾灌注不足,也可引起肾功能衰竭,称为肾前性肾衰。而肾后性肾功能衰竭的主要原因是尿路梗阻和尿液反流。
  什么是急性肾功能衰竭:急性肾功能衰竭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严重肾功能损害或者丧失。它可以迅速出现,甚至几小时内发生,少尿和无尿可以很快出现,每小时尿量少于17m1,每天尿量少于400m1为少尿,每小时尿量小于4m1,每天尿量少于100ml为无尿。
  何谓慢性肾功能衰竭:各种致病因素引起肾功能减退,血尿素氮逐渐增高,体内水和代谢产生的毒物不断蓄积,导致人体内环境改变,各种生化过程紊乱,各种临床症状表现出来。临床上把这一组征候群称为慢性肾功能衰竭,即尿毒症(又称氮质血症),它并不是一个疾病实体,而是一种综合征。近30年来,血液透析和肾脏移植的长足进步,完全改变了它的治疗面貌。

  肾功能衰竭的原因是什么

  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原因:急性肾功能衰竭也称为急性肾小管坏死(ATN),使用这个术语不是十分恰当的,但是它使用得相当普遍,急性肾功能衰竭常常发生在大量组织损伤以后,如挤压伤、大血管手术后、急性坏死性胰腺炎、严重骨折、革兰氏阴性杆菌败血症和某些传染病(流行性出血热、恶性疟疾)等,急性肾功能衰竭也可以因失血过多、脱水和心力衰竭引起的低血压、肾灌注不足、急性肾小球肾炎、爆发性肾盂肾炎,移植肾急性排斥反应和对肾脏有特殊毒性的物质,如汞、铋、磷、四氯化碳和某些毒菌和抗生素等药物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治疗得当,肾功能可以恢复,急性肾功能衰竭从发病到肾功能基本恢复,大约需要2周~4周,在这个阶段内,大多数患者需要血液透析维持生命。
  慢性肾衰的一般原因:
  (1)肾小球肾炎 免疫复合物引起各种病理生理改变导致肾小球肾炎,最后引起肾功能衰竭。肾衰可以在几个月内出现,也可以迁延几年,直到血清尿素和肌酐上升,肾功能降至正常人的一半,症状才会出现。有时发病后几年,直到可怕的尿毒症症状出现后,才诊断患有肾小球肾炎。
  (2)间质性肾炎 间质性肾炎占慢性肾衰发病率的第二位。肾小管萎缩、纤维化、瘢痕化导致肾小球血液供应减少和肾功能减退。
  止痛剂引起的肾病、痛风性肾病和抗生素及其他肾毒性药物引起的肾病都属于间质性肾炎。
  (3)糖尿病性肾病 病程长的糖尿病患者,一部分人可出现肾脏并发症,特别是青年型或I型糖尿病患者可出现蛋白尿,这常常是肾脏受累的第一个指征。出现肾脏病的糖尿病患者,大约一半在5年后发生肾功能衰竭,而糖尿病的其他并发症,如网状内皮系统、血管系统和神经系统并发症也可同时出现。
  (4)多囊肾 多囊肾是一种先天性疾患,在同一家族中可有几个患者发病。病理检查可见发育缺陷的充水小囊。压迫正常肾组织。病情可以长期隐蔽,直到40~50岁后出现肾脏增大,明显肾功能不全才诊断为多囊肾。
  (5)严重高血压 严重高血压可引起肾小动脉硬化、肾血流量减少、肾功能损伤。肾动脉本身的疾病也可以是肾功能丧失的原因。
  (6)下尿路梗阻 下尿路引流不畅,如前列腺良性肥大,或者某种解剖上的缺陷引起尿液返流,引起肾盂、肾盏扩张,称肾积水,压迫正常肾组织,引起肾功能衰竭。
  (7)其他很少的普通病引起的严重肾脏损伤,导致慢性肾衰。
  由于人体有很强的代偿能力,能适当地调节体内生化过程的紊乱。有时我们能见到仅残存10%的正常肾功能患者,仍能维持生命。
  急性肾功能衰竭有哪些症状: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治疗,首先是消除病因。地震或其他的意外事件引起的挤压伤,常常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人体组织受到长时间的挤压,大面积的组织坏死,应及时切开清创,减少毒素、肌红蛋白和钾离子的吸收,才能减少致病因素导致的恶性循环,急性肾功能衰竭才有可能转归。失血和脱水引起的急性肾功能衰竭,尽早的输血和输液(分秒必争),使血压回升,保证肾脏有足够的灌注量,有时,患者可以很快有尿液排出,病情迅速好转,但是,血压纠正后仍无尿液产生,已有水钠潴留的表现,应立即减少输液,并严格控制水的入量,做到量出为人的原则,保持患者体重不增加,或每天减少0.5kg为好,严重感染,中毒性休克导致的急性肾功能衰竭,应选用有效的抗生素治疗,感染灶适当的外科处理也是必需的。
  重度急性肾功能衰竭、心衰和肺水肿应及时吸氧和使用强心药物,高血钾常常可以引起心脏骤停、心电图出现T波高尖或血生化检验提示高血钾,应紧急处理,使用碱性药物,静脉注射葡萄糖酸钙,可以减少钾的毒性,静脉点滴高张葡萄糖加胰岛素,使钾离子暂时转入细胞内,也可缓解病情。然而,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最好治疗是血液透析。

  慢性肾功能衰竭是怎么发生的

  慢性肾病逐渐恶化发展为慢性肾功能衰竭,临床上分为四期:
  (1)代偿期 血肌酐141.4~177.O微克分子/L(1.6~2.0mg/dl),肾单位减少20%~25%,通过代偿肾排泄和调节功能尚好,如果有蛋白尿,患者晨起可有轻度眼睑水肿,但一般无明显自觉症状。
  (2)失代偿期(即氮质血症期) 血肌酐185.9~442.6mmol/L(2.1~5.0mg/dl),肾单位减少50%~70%,肾排泄和调节功能减退,出现夜尿多、乏力、水肿、食欲减退、恶心及轻度贫血,偶有酸中毒。
  (3)失代偿晚期(即尿毒症前期) 血肌酐>442.6~708.2微克分子/L(5.0~8.0mg/dl),肾单位减少70%~90%,患者常有严重贫血、水肿,可有恶心、呕吐、代谢性酸中毒、低钙血症和高磷血症。
  (4)尿毒症期 血肌酐>708.2微克分子/升(8.0mg/dl),全身中毒症状严重,多有大量水在体内储留。表现为重度水肿,常伴有胸水和腹水。需依赖透析疗法以维持生命。多因高钾血症或酸中毒或严重贫血或无尿引起心力衰竭或肺水肿、脑水肿而死亡。

  尿毒症的症状

  尿毒症常见症状有食欲消失、感觉迟钝、情感淡漠、嗜睡、尿量减少、颜面和下肢水肿、贫血、皮肤疡痒、肌肉痉挛,有时可以辗转不安,甚至出现癫痫。尿毒症症状可以缓慢发生,长期隐蔽而不被发现。急性肾功能衰竭可以在几天内发生,出现明显尿毒症症状。尿毒症综合征可以是多种多样的,也不一定是所有的症状均表现出来。

  尿毒症的原因

  尿毒症的病因是由于肾功能丧失,体内代谢产生的氮质废物不能排出体外,在机体内蓄积和水电平衡失调、水潴留、电解质紊乱引起肾衰的常见原因是肾脏本身的疾病和损伤,称肾性肾衰。肾前性肾衰常常由于心力衰竭或其他原因引起血压下降、肾灌注不足引起的。肾后性肾衰的主要原因是尿路梗阻和尿液返流等。

  尿毒症患者尿量的改变

  急性肾衰少尿期24小时尿量少于400m1,尿中可能有少量蛋白质,尿液重量克分子渗透压浓度一般为280~300毫渗量/kg。尿钠含量常常大于40毫升当量/L,正常尿中尿素浓度约为血清尿素浓度的12~15倍,而尿毒症时只有2~3倍。急性肾衰多尿期,尿量可达35L/日。
  慢性肾衰尿量可以很少,也可以正常,甚至增加。尿中有无蛋白质主要取决于原发病。尿液重量克分子渗透压浓度可以很低,尿钠浓度可为40~90毫当量/L,尿中尿素浓度常常是血清尿素浓度的10倍以下。慢性肾衰进入终末期,尿中蛋白质含量可以很少,尿量很少,甚至无尿。

  尿毒症状态对代谢有什么影响

  肾功能衰竭,体内代谢废物蓄积可以累及身体很多系统。细胞功能下降,酶活性减低,水电平衡失调,肾功能衰竭对代谢影响主要表现在:
  (1)糖代谢紊乱 尿毒症患者血糖轻度升高,这种升高与糖尿病发病机制不同,糖尿病是胰岛素绝对或相对分泌不足,而尿毒症患者的高血糖主要是细胞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正常人口服一定量的葡萄糖,血清胰岛素也相应增高;如果是糖尿病患者,这种增高更明显,这说明需要比正常人更多胰岛素使细胞利用葡萄糖。据报道,尿毒症患者内源性胰岛素分泌正常,摄入的外源性胰岛素在体内维持的水平高于正常人,由于胰岛素在尿毒症患者血中可保持较长的时间,慢性糖尿病患者,一旦出现尿毒症后,胰岛素用量可以减少。
  (2)蛋白质代谢障碍 蛋白质代谢产生含氮废物,由于排不出体外,在体内蓄积,血尿素氮增高。因此,在尿毒症治疗中,一般均限制蛋白质的摄入量,患者营养不良,接受长期血液透析的患者,蛋白质摄入量的限制可以稍放宽些,尿毒症患者血清氨基酸的含量异常,一些人血清某些氨基酸浓度可高于正常人的2~3倍。另一方面,血清必需氨基酸的含量可能低于正常人,必需氨基酸的缺乏,对于重建自体组织可能受到很大影响。
  (3)脂肪代谢异常 尿毒症对脂肪代谢的影响尚未进行过多的研究,已知多数透析患者,血中甘油三脂和游离脂肪酸水平增高,血胆固醇和磷脂一般正常。

  尿毒症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1)尿毒症心包炎 以前,尿毒症患者出现心包炎,常常为临终前的征兆,自从有了透析疗法,患者得以长期存在。然而,在透析不够充分或严重营养不良情况下,也可发生心包炎。PABICO报告:透析治疗较好的患者,偶尔也可以并发病毒性心包炎,它与腺病毒感染有关。尿毒症患者免疫功能低下,个别患者免疫功能缺陷,更易发生腺病毒感染。透析患者应用抗凝剂,可以诱发心包出血,心包内液体蓄积,称心包填塞,可以压迫心脏而造成严重后果。
  (2)尿毒症性心肌炎 尿毒症心肌病是比较少见的,临床表现:心脏极度扩大,严重心衰。这种心肌炎常常发生在有严重营养不良的患者,但也不能简单地把特殊维生素和营养缺乏与心肌病的病理改变联系在一起,也可能还有其他的原因有待探讨。
  (3)心律失常 心律失常通常与钾的失衡有关。饮食不慎,外科手术或严重感染引起的突然高血钾可导致心律紊乱,血钾的改变对已用洋地黄的患者更危险,急骤的血钾降低也可引起心律失常。
  (4)转移性心肌钙化 在一些长期高血磷患者中,像其他组织一样,心肌也可以发生转移性钙化,这样使一部分心肌纤维丧失功能,而出现频繁的心律失常。
  (5)高血压 高血压是慢性肾小球肾炎的常见症状,可以通过严格的水、钠控制来预防和控制高血压,但很多患者血压控制不住,需要用降压药物,一般不需要双肾切除,作者一组98例慢性血液透析患者,31例透析前血压正常,67例血压高于18.67/12kpa(140/90mmHg),经规律性血液透析,结合用少量降压药物,40例血压可以维持在正常范围,27例经用多种降压药物,血压很难控制,这些患者中17例接受了同种尸体肾移植,在有功能肾长期存活(4年以上)的13例中,8例血压回降至正常,7例患者服用少量降压药物,血压可以维持在18.67/12kPa以下,提示肾移植是治疗尿毒症顽固性高血压的理想方法。

  尿毒症患者如何治疗

  保守疗法:慢性肾功能衰竭失代偿期可以采用保守疗法以延缓病情进展。
  (1)饮食治疗。低蛋白饮食,避免含氮代谢废物及毒物在体内蓄积,使肾功能进一步恶化。低磷饮食,可使残存肾单位内钙的沉积减轻。供给足够热量,以减少蛋白质分解,有利于减轻氮质血症,"一般饮食中碳水化合物应占40%,脂肪应占30%~40%。
  (2)治疗高血压。
  (3)应用钙离子拈抗剂,如心痛定等。
  (4)口服氧化淀粉等吸附剂,使血尿素氮下降。
  (5)口服钙剂和维生素口治疗肾性骨病。
  (6)增加铁剂和叶酸的摄入有利改善肾性贫血,必要时可应用促红细胞生成素。但是以上方法很难奏效。

  (一)氮质血症期 病员已有明显氮质潴留,但临床上可仅有原发肾脏病的表现,或仅有头痛、乏力、食欲不佳等症状。 中国医学健康网 (二)尿毒症期
  1、一般症状:面容苍白灰暗、全身乏力、消瘦。
  2、胃肠道表现:为本症最早和最突出的表现。厌食、腹部不适,继之出现恶心、呕吐、腹泻、舌炎、口腔溃疡,呼气有尿味,后期可致消化道出血而出现黑粪和呕血。
  3、精神、神经系表现:头痛、头昏、神志恍惚、表情淡漠、嗜睡、昏睡,甚至昏迷。烦躁不安、肌肉颤动、抽搐、惊厥在晚期亦常见。
  4、心血管系表现:血压升高,心律失常多见;晚期尚可出现纤维素性心包炎和心力衰竭。
  5、造血系表现:严重贫血,晚期尚可有出血症状。
  6、呼吸系表现:酸中毒时呼吸深而长。晚期可致尿毒性支气管炎、肺炎和胸膜炎。
  7、皮肤表现:皮肤无华、干燥脱屑。尿素从汗腺排出后,可凝成白色尿素霜,并可刺激皮肤而出现奇痒。
  8、代谢性酸中毒和酸碱平衡失调所致的症状:①脱水或水肿;②代谢性酸中毒;③低钠血症和钠潴留;④低钙和高磷血症:高血磷和低血钙可刺激甲旁腺,,引起继发性甲旁腺功能亢进,导致骨质脱钙,幼年患者可致肾性佝偻病,成年患者则可致尿毒症性骨病;⑤低钾和高钾血症;低钾和高钾血症是尿毒症发生心律失常和突然死亡的常见原因;⑥高镁血症

  如何早期发现尿毒症

  早期尿毒症并非无任何蛛丝马迹可寻,肾病患者应注意尿毒症几个不明显的迹象,及时到医院抽血检验肾功能的各项指标,就可以明确诊断:

  1.轻微的疲倦、注意力不集中;

  2.肠胃不适、肠胃出血、恶心、呕吐;

  3.夜尿、多尿、尿清(颜色变淡);

  4.贫血、脸色变得苍白或土黄;

  5.全身骨头酸痛或腰酸背痛;

  6.月经不规则;

  7.抽筋;

  8.眼睑或者下肢浮肿。

  减轻尿毒症的保健方法
  由于疾病造成肾脏严重损害时,肾脏发生病变并失去净化血液的功能,废物和液体就会在体内堆积。人体就会产生各种症状,即尿毒症。引起尿毒症的原因有:慢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盂肾炎、肾结核、肾小动脉硬化症、泌尿道结石、前列腺肥大、膀胱癌、红斑狼疮、糖尿病等。
  尿毒症的胃肠道症状出现最早,带有纳差、恶心、呕吐和腹泻,口中有氨味,齿龈也常发炎,口腔粘膜溃烂出血等。神经系统可有失眠、烦躁、四肢麻木灼痛,晚期町出现嗜睡甚至抽搐、昏迷。心血管系统可出现高血压以及由心包炎及心力衰竭引起的心前区疼痛、心悸、气急、—卜腹胀痛、浮肿、不能平卧等。血液系统可出现贫血及粘膜出血现象。呼吸系统可有肺炎及胸膜炎引起的咳嗽、胸痛。尿毒症是一种非常危险的疾病,如不及时治疗常会危及生命。
  家庭治疗措施
  ●积极治疗
  尿毒症虽是致命的疾病,但也并不是无药可医。对无诱发因素的病例,肾功能不可逆转时,可考虑做透析治疗。透析疗法包括口服、腹膜、血液透析(人工肾)三种;口服透析治疗仅适用于轻的尿毒症患者。近年来,由于透析疗法的普遍应用,使晚期尿毒症病人有5年以卜存活并保持一定劳动力者不少。因此,透析疗法是治疗晚期尿毒症的有效方法之一。
  ●充分休息
  尿毒症病人应保证充足的休息和良好的营养,不要从事力所不及的活动。
  ●避免有损肾脏的化学物质
  要避免含有镉、氯仿、乙烯乙二醇和四氯乙烯的用品和环境。它们一般存在于杀虫剂、汽车尾气、涂料、建筑物和家用清洁剂中。
  ●限制含镐量高的食物
  已经在一般家庭用品中发现一些化学元素与急性和慢性肾病有关联,只要仔细阅读产品的说明,多采取一些预防措施,是町以避免这些有害物质的。
  镉:这种稀有金属用于生产杀虫剂、橡皮轮胎以及塑料、涂料和其他产品。由于镉的工业用途很广,已经大范围地在一些食品和水中发现。以下几点应引起注意
  ◆限制摄人含镉量高的食物,如由动物肝和肾制成的食物、比目鱼、蚌类、扇贝、牡蚝以及在污泥中长成的蔬菜。
  ◆确保用来喷涂和工艺用涂料、染料、瓷钠不含镉。
  ◆不要使用古董的烹调用具,因为这些器具上涂有含镉制成的色素。
  ●勿抽烟
  烟对肾脏有害无益。
  ●采用低蛋白饮食
  对尿毒症患者应给予低蛋白饮食,正常成人每公斤体重需要蛋白量1—1.5克,尿毒症病人只能进食0.5克/公斤以下,以减少体内氮质代谢产物的生成和潴留。
  ●选用蛋奶类食品
  由于进食蛋白量少,因此应尽量选用营养价值较高的鸡蛋、牛奶等动物蛋白质食物,而少用豆制品等植物蛋白。
  ●补充水分
  根据病情供给适量的水分。
  ●保健药膳
  ①糯米黄芪茶
  取糯米60克,生黄芪15克,淡竹叶30克,水煎服饮,约10剂后,即可见效。平时多多食用去皮的萝卜,对此症也大有裨益(参考肾炎的食疗方)。
  ●危险讯譬
  如果你有下列症状,请尽快就医:
  *纳差、恶心、呕吐和腹泻。
  *口中有氨味,齿龈也常发炎,口腔粘膜溃烂出血等。
  *失眠、烦躁、四肢麻木灼痛,出现嗜睡甚至抽搐、昏迷。
  *出现高血压以及由心包炎及心力衰竭引起的心前区疼痛、心悸、气急、上腹胀痛、浮肿、不能平卧等症状。

  治疗尿毒症的偏方
  治疗尿毒症的偏方-能有效的治疗尿毒症
  1.鲤鱼冬瓜汤(中医验方)
  主治:尿毒症。
  配方:鲤鱼一尾(约500克),冬瓜500克。
  用法:取活鲤鱼开膛去鳞洗净,冬瓜去皮切块,加水煮汤,喝汤并吃鱼肉,每周2次。
  2.绿豆西瓜皮汤(民间方)
  主治:尿毒症。
  配方:绿豆100克,西瓜皮适量。
  用法:将绿豆洗净,加水1500毫升煮汤,至汤色碧绿纯清后,去绿豆,然后再将洗净切块的西瓜皮放入再煮,煮沸后即离火,待温热时饮汤。
  3.猪肝菠菜汤(民间方)
  主治:尿毒症。
  配方:猪肝50克,菠菜150克。
  用法:将猪肝洗净切片,加入菠菜、适量水和调味,煮汤食用。
  4.鸡蛋土豆羹(民间方)
  主治:尿毒症。
  配方:鸡蛋2只,土豆500克。
  用法:将土豆洗净去皮切丝,加水适量煮,待熟烂时打入鸡蛋,稍煮片刻即成,每日分6至8次服食。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8-03-04
1、尿毒症会死人,这是肯定的。

2、对于西医来说,尿症的有治标和治本两种方法,治标就是做透析,一般以血液透析为主,技术成成熟,透析的效果有可能会随着时间的延长而减弱,表现为每周需要透析的次数的增加。不过这个过程往往要十几年甚至几十年才能表现出来。治本的方法是指换肾,但也只是相对来说,因为换肾后要终身服用抗排异反映药物,且换肾后的治疗效果往往也是以5年存活率或者10年存活率来反映,因为虽然在服用抗排异药,但排异反映还是不能完全避免,只不过是时间推迟罢了。

对于换肾还是做透析,很多人都认为换肾是唯一也是最好的方法,但我不这么认为。就费用来说两都是十分昂贵的,换肾不仅仅在手术时会花上数十万的手术费用,术后,每月的抗排异药也会花费上万元,就算是用相对廉价的国产药,但费用也要数千,效果也会差一些(就是5年存活率会相对低一点)。换肾相对透析来说唯一的好处就是去医院的次数少了,透析的话一周要去2到3次,换完肾后好像是1月1到2次吧。不过就存活时间来说,坚持透析的话,一般存活十几年、几十年都没问题,如果是换肾,存活时间的计算方式就成了5年存活率和10存活率,也就是说5年内或者10年内总是会有相当比较的换肾病人去世。所以这个度就要自己把握了。个人的建议是,如果能坚持透析的还是做透析的好,只有时间不方便或者透析效果已经减弱了,再去考虑换肾。

对于中医或者基本偏方、保健品,个人是持怀疑态度的。如果某个方法或者产品真的有效,那这个方法或者产品的发明人就至少会得到诺贝尔奖的提名。
第2个回答  2008-03-03
会的,而且是致命的;
现在一般是做透析;最好的是换肾;
现在的医疗水平基本的是这样子;
第3个回答  2008-03-02
答案是肯定的,一般只有做透析才会缓解或一定程度上控制病情。目前最好的治疗办法就是换肾脏(有条件的话,比如钱,肾源)但述后也是要终身服药的。
第4个回答  2008-03-02
会啊 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做肾移植手术
第5个回答  2008-03-05
我已透析11年了

相信自己,也不要听别人胡说,其实尿毒症并不可怕,真正的可怕,是人与人传说中的可怕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