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氧机的原理?

制氧机的原理,请了解的帮忙说一下咯.!

以220V交流电为动力源,空气为原料,采用优质分子筛,在常温下通过变压吸附分离法(PSA法),制取符合医用氧标准的浓度为93%±3%的高纯度氧气。所以最重要的部件是分子筛和压缩机,分子筛和压缩机的品质决定了制取氧气的质量、氧流量的稳定性和制氧机的寿命。制氧机的工作原理是利用空气分离技术,首先将空气以高密度压缩再利用空气中各成分的冷凝点的不同使之在一定的温度下进行气液脱离,再进一步精馏而得;家用制氧机工作原理:利用分子筛物理吸附和解吸技术.制氧机内装填分子筛,在加压时可将空气中氮气吸附,剩余的未被吸收的氧气被收集起来,经过净化处理后即成为高纯度的氧气。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09-08

分子筛制氧机的工作原理:

小型变压吸附制氧系统采用5A沸石分子筛为吸附剂,5A沸石分子筛的晶体是笼型结构,有非常发达的晶穴,在晶穴中具有非常强的阳离子和氧负离子,构成了极性极强的极性分子筛,而氧和氮是非极性分子,当氧氮通过5A极性分子筛时,在极性分子作用下,氧氮产生了诱导偶极,而氧氮的诱导偶极和5A沸石分子筛的极性作用产生一种诱导力,而容易极化的氮产生的诱导力远远大于氧产生的诱导力,因此5A沸石分子筛对氮的吸附容量大于对氧的吸附容量,所以氮被5A沸石分子筛优先吸附而富集于分子筛的固相中,氧富集于非固相中,这就是氧的产品气。5A沸石分子筛具有加压时对氮的吸附容量增加,减压时吸附容量减少的特点,因此可采用对5A沸石分子筛加压时吸附氮,减压时氮从分子筛中解吸出来的方法来实现变压吸附的方法制氧。

 在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之间,由于极性分子偶极所产生的电场对非极性分子发生影响,使非极性分子电子云变形(即电子云被吸向极性分子偶极的正电的一极),结果使非极性分子的电子云与原子核发生相对位移,本来非极性分子中的正、负电荷重心是重合的,相对位移后就不再重合,使非极性分子产生了偶极。这种电荷重心的相对位移叫做“变形”,因变形而产生的偶极,叫做诱导偶极,以区别于极性分子中原有的固有偶极。诱导偶极和固有偶极就相互吸引,这种由于诱导偶极而产生的作用力,叫做诱导力。

同样,在极性分子和极性分子之间,除了取向力外,由于极性分子的相互影响,每个分子也会发生变形,产生诱导偶极。其结果使分子的偶极矩增大,既具有取向力又具有诱导力。在阳离子和阴离子之间也会出现诱导力。 

诱导力的大小与非极性分子极化率和极性分子偶极距的乘积成正比。

PSA变压吸附制氧技术原理--常压解吸(Oxygen generator by pressure swing adsorption)
压缩空气经空气预处理系统除去油、尘埃等固体杂质及大部分的气态水,分别进入装有沸石分子筛的氧氮分离单元,空气中的氮气、二氧化碳、水蒸气被分子筛选择吸附,氧气则穿过氧氮分离单元富集作为产品气体。当氧氮分离单元内分子筛接近吸附饱和时,压缩空气进入另一只已再生后的分子筛塔继续吸附产氧,吸附饱和的分子筛塔则通过向大气压排气泄压并引入部分产品氧气对分子筛床层清洗,使吸附饱和的分子筛解吸再生,以期为下次吸附做准备。由并联或者串联组成多个氧氮分离单元在PLC或DCS系统的控制下循环切换完成连续产氧,即所谓常压解吸变压吸附制氧。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2-09-10
制氧机是以空气为原料,通过变压吸附的原料,不需要任何的添加剂,在常温下通电,通过分子筛吸附氮气和其他气体,从而从空气中分离出纯度为90%以上的医用氧气。
第3个回答  2014-12-30

以下是制氧机工作原理图解非常详细的为你解答:一目了然!

第4个回答  2021-04-30

moxie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