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皇帝一生共有多少个儿女?

如题所述

乾隆共有27个儿女,17子、10女。

一、皇子

1、皇长子,爱新觉罗·永璜(1728—1750),母哲悯皇贵妃。追封定亲王,谥曰安。子二,绵德、绵恩。

2、皇次子,爱新觉罗·永琏(1730—1738),母孝贤纯皇后。雍正帝赐名,隐示承宗器之意,乾隆元年(1736年)七月,弘历密定皇储缄其名于乾清宫正大光明匾额后。乾隆三年(1738年)薨,册赠皇太子,谥端慧。

3、皇三子,爱新觉罗·永璋(1735-1760),母纯惠皇贵妃,追封循郡王。子一,殇。

4、皇四子,爱新觉罗·永珹(1739-1777),封履亲王,母淑嘉皇贵妃。

5、皇五子,爱新觉罗·永琪(1741-1766),封荣亲王,母愉贵妃,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薨,年二十六。

6、皇六子,爱新觉罗·永瑢(1743-1790),封质郡王,母纯惠皇贵妃。

7、皇七子,爱新觉罗·永琮(1746—1747),母孝贤纯皇后,弘历欲立为太子。乾隆十二年以痘殇,年二岁。嘉庆四年(1799年)三月,追封哲亲王。

8、皇八子,爱新觉罗·永璇(1746—1832),封仪亲王,母淑嘉皇贵妃。

9、皇九子,未命名(1748年—1749年)幼殇,未封。母淑嘉皇贵妃金佳氏。

10、皇十子,未命名(1751年-1753年)幼殇,未封。母舒妃叶赫那拉氏。

11、皇十一子,爱新觉罗·永瑆(1752-1823),字镜泉,号少厂,别号诒晋斋主人,封成亲王,母淑嘉皇贵妃,与刘墉、翁方纲、铁保并称清中期四大书家。

12、皇十二子,爱新觉罗·永璂(1752—1776),母继皇后。

13、皇十三子,爱新觉罗·永璟,幼殇,未封,母继皇后。

14、皇十四子,爱新觉罗·永璐(1757—1760),幼殇,未封,母孝仪纯皇后。

15、皇十五子,爱新觉罗·颙琰(1760年11月13日—1820年9月2日),即嘉庆帝,母孝仪纯皇后。

16、皇十六子,未命名(1762—1765),幼殇,未封。母为孝仪纯皇后。

17、皇十七子,爱新觉罗·永璘(1766—1820),母孝仪纯皇后。

二、皇女

1、皇长女(1728—1729),幼殇,未封。母孝贤皇后。

2、皇次女(1731),幼殇,未封。母哲悯皇贵妃。

3、皇三女固伦和敬公主(1731—1792),母孝贤皇后。乾隆十二年(1747年)下嫁科尔沁博尔济吉特氏色布腾巴勒珠尔。

4、皇四女和硕和嘉公主(1745—1767),母纯惠皇贵妃。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下嫁傅恒之子福隆安。

5、皇五女(1749—1755),幼殇未封。母继皇后。

6、皇六女(1751—1758),幼殇未封。母忻贵妃。

7、皇七女固伦和静公主(1756—1775),母孝仪纯皇后。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下嫁博尔济吉特氏拉旺多尔济。

8、皇八女(1757—1767),幼殇未封。母忻贵妃。

9、皇九女和硕和恪公主(1758—1780),母孝仪纯皇后。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下嫁乌雅氏札兰泰。

10、皇十女固伦和孝公主(1775—1823),母惇妃,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下嫁和珅之子丰绅殷德。

扩展资料

乾隆帝人物评价:

1、正面评价

乾隆帝是世界上统治时间最长的君王。有人说,统治纪录的创造者应该归为法国“太阳王”路易十四,但他的实际掌权时间不过50年。而乾隆帝手握专制皇权64年,一天也没有与他人分享。乾隆帝是世界上运气最好的君王之一。

其一,他一生身体健康,没有遇到大灾大病。其二,他在25岁的盛年继位,获得最高权力的过程非常顺利,毫无波折。其三,他在一个恰到好处的历史节点登上帝位。在此之前顺治、康熙和雍正91年(1644年至1735年)的统治,已经给弘历打下了良好的统治基础。

乾隆帝还是一个深情而专一的丈夫。他与孝贤皇后伉俪情深,可谓举案齐眉,恩爱无比。皇后去世后,弘历悲痛欲绝,追念终生,写下数百首悼亡之诗,其辞句感情真挚,令人动容。

弘历还是世界上产量最多的诗人,他一生作诗41863首(也有说是三万九千多首或者是十万首的,但多不可信),而《全唐诗》作者2200多位,一共才48000余首。不过可惜乾隆虽然博览群书,但是喜欢卖弄学问,为了韵脚甚至不惜造字,让他的诗生僻难懂,还十分拗口。这也有可能是因为他作诗如此之多,却没有一首流传下来的原因。

2、负面评价

但乾隆帝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专制者。严重压抑了民众甚至官僚阶层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强化了同时也僵化了专制体制,给以后的发展制造了巨大障碍。乾隆帝是中国历史上文字狱制造者之一。乾隆年间的文网之密,文祸之多,是中国历史上文字狱的顶峰。

弘历浪费奢侈。六下江南花费巨大。原本经过康熙和雍正的努力,国富民强国库充盈,但在弘历的挥霍下国库却变得囊中羞涩。六下江南还对百姓造成了非常重大的灾难。晚年的弘历更是变本加厉,埋下了让清朝从“康乾盛世”极快的转向了“道咸衰世”之后一蹶不振走向灭亡的种子。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爱新觉罗·弘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