傣族男生去泰国做和尚的问题~

很久以前,我听一个傣族的朋友说他们那边的男生到一定的岁数就会被爸妈送到寺庙里做和尚。如果寺庙里的老师觉得这个男生可以的话,就会让他到泰国出家一段时间,然后在泰国的这段时间里,他们会考一下泰国的佛教证书(是不是叫证书不太记得了,好像也叫考一个学历,或是说考一个佛教等级),因为时间过了好久了。我都忘了这个等级叫什么了,也忘了考取等级的人会被大家尊称为什么了(好像叫“马哈”吧?)。但是我在网上查了一下,没有这方面的资料。请问有没有傣族的朋友知道这一类信息。可以分享一下吗?
注明一下:这个考级的事情不可能是那个朋友骗我的。因为之后陆陆续续接触到的云南景洪那边朋友都会不时的提到这方面的事。

  云南景洪属于上座部佛教地区,与泰国的上座部佛教是一致的。对于云南的僧人,刚出家的沙弥叫做“帕”(小童刚出家也叫“帕诺”),可以升为比丘叫“播帕”,成为比丘叫“都比”。。

  泰国的僧人考取的是巴利文的证书:

  巴利文由初级基础至最高程序,分为九级;初级至五级,规定须入巴利文佛学院就读,听教师讲解,六级以上,着重自己研究,或请人教导,或成立小组请专家指导。就读巴利文佛学院,都为青年比丘和沙弥;中年老年出家者极少。每年学期结束时,举行全国大会考一次,参加考试的及格比率,只约占20%左右。考不及格的,仍须继续在原级就读,年数不限。考取三级以上者,尊称为“大比丘”(Maha-bhikkhu,泰语称Phramaha;沙弥考上者,受比丘戒后,即升为大比丘),并且由僧王或国王颁赠巴利文学级僧扇。考取高级别的巴利文学级,是极荣誉之事,受僧俗尊敬。现将巴利文九级课程内容简列如下:
  一、二级;基础巴利语文法(一至二级,不举行大会考)。
  三级:法句经注,一~八册。
  四级:法句经注,第一册;吉祥义明解,第一册。
  五级:吉祥义明解,二~三册。
  六级:法句经注,五~八册;一切善见律注,三~五册。
  七级:吉祥义明解,一~二册;一切善见律注,一~二册。
  八级:一切善见律注,一~二册;清净道论,一~三册。
  九级:清净道论,一~三册;阿毗达磨义广明;阿毗达磨复注。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