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历史有正史别史杂史野史之分。如何看待?

如题所述

1、所谓正史是朝廷史官所记述,所谓野史为民间史家所著或为民间流传的历史故事。
2、正史具有较大的真实性,朝廷史官代代相传,见证记述的是同时期的历史事实,有很大的真实性和官方性,因而正史也为后世研究前朝历史的重要依据,但正史也有弊端,比如会出现后世君主对前朝历史或对其他人产生批判情绪,而让史官根据个人好恶书写历史。也会故意弥盖自身缺点,加以美化,所以在看正史的时候要带有自己的史学观念,学会辩证分析,要坚信尽信书不如无书
3、野史为民间流传的历史版本,与正史有一定的契合度,多为宫廷秘闻,人物秘事,有一定的真实性,研究历史,探索史实真相,要将正史和野史相结合。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06-20
记载历史的文字和研究历史的学科谓之史。“史”的种类可分正史、别史、杂史、野史、稗史等。
  正史 谓《史记》、《汉书》等纪传体之史,所以别于编年等史也。正史廿四种。正史一名,到唐修《惰书·经籍志》时才正式设立,是历朝历代从维护统治者的利益、巩固封建政权的立场出发,依据规定而著的史书,诸如《史记》、《后汉书》、《三国志》等。

  别史 是正史的别支,即处上不至于正史、下不止于杂史者。其实正史与别史并无性质和价值上的区别,只是正史是经过命令规定而别史则未经命令规定而已。

  杂史 《惰书·经籍志》有此一类,其后目录家皆因之,如国语、国策是。大抵仅具一事之始末,非一代之全编,或仅述一时之见闻,成一家私纪者皆属此类。杂史起源很早,但正式到有杂史这一门类,是跟正史正式设立同时期的。所谓杂史,即指其体例、内容都不同正史、别史那样严谨完整的史书,它与记、传、表、志俱全的正史和关系一代大政的别史都有不同,是不受体制约束的又一种体裁的史书。

  野史 指旧时私人编写的历史书,与正史相对。如《唐·艺文志》所载的《大和野史》、宋郑樵《通志》中所载龙衮的《江南野史》等。

  稗史 指记载轶闻琐事的书。也叫笔记小说,如元人仇远的《稗史》、《汉武帝内传》等。
第2个回答  2012-06-20
我理解的:
历史上的正史是有史官修订的皇家意志的体现,例如皇帝出生总是伴随着狂风暴雨或流星或彗星或放香放光等等,总而言之就是要告诉世人,这个人和别人不一样。
别史、杂史是在当地或某区域领域声望很高的人编著的,一般都有很强专项性。
野史相当于现在的网络写手,鱼龙混杂。
不管是正史也好,野史也罢,历史是大部分讲的都是我们没有经历的,如果是正直的史官也许留给我们的真实就多些,野史也有正直的人用生命和鲜血记录下的真实。还是要看我们怎么去取舍,即便身处当下你能保证见到的就是真实吗?更何况几百几千年之前了。
第3个回答  2012-06-20
正史就是官方的史书,基本可以确定其真实性,
别史就是杂家所著史书,可信,可研究,不可全信。
野史相对来说更倾向于小说了,虚构居多,
第4个回答  2012-06-20
已正史为主,但是也一定得参考,别史,杂史,野史这样才能公正客观体现历史。
历史是人学的,呵呵,,。。。是有主观上的区别的。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