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武灭佛是什么

三武灭佛???

三武灭佛”又称“三武之祸”,指的是北魏太武帝灭佛、北周武帝灭佛、唐武宗灭佛这三次事件的合称。这些在位者的谥号或庙号都带有个武字。若加上后周世宗时的灭佛则合称为“三武一宗”。以上在佛教史中称“三武”之厄。110年以后,即公元955年,五代时期后周的周世宗又下诏废天下无敕额之寺院,毁铜像,收钟磬钹铎之类铸钱。 合周世宗,称“三武一宗”。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06-21
我们历史上比较大规模的灭佛事件,主要是“三武一宗”事件,也就是北魏太武帝、北周武帝、唐武宗及后周世宗四位封建皇帝的灭佛事件。
灭佛的原因及理由(或借口)大致有下列几点:
1. 寺庙浮滥、丛林缺乏管理、弊端丛生、僧尼不端,为了端正民风,所以灭佛。
2. 人民不事生产,迷信太过,造成赋税不足、徭役(兵丁)短少,所以灭佛。
3. 寺庙寺产、土地太多,塑造佛像的铜太多,造成朝廷不满,所以灭佛。
4. 佛道之争或儒佛之争,当道教或儒家得势的时候,两家为了自己利益,借机谤佛、灭佛
(儒家有时候是道、佛都灭)。
5. 特定的政治人物在政治斗争失败后,遁入空门(或藏匿其中),其政敌为了斩草除根,
牵连佛教(一般毁佛规模不大)。
第2个回答  2012-06-20
佛教当时占有大量的土地,人口(都是免税,而且免出家前罪名的)对于国家的财政以及社会治安是一个严重的侵犯。
另外寺庙的兴建、佛像的建造,花费大量的铜,而铜是硬通货,也就相当于现在的黄金。换句话说就是和尚庙里的黄金比国库的还要多...这对于经济来说也是一个危害...因为寺庙的铜永远不可能属于流通领域...只会导致市面上的铜越来越少...
还有,在人口土地经济上有着极大力量的佛教,必然会有着政治上的诉求。通过宗教思想影响政治领域....
所以,为了国家的安定长久的统治,北魏太武帝要灭佛、北周武帝要灭佛、唐武宗要灭佛。一个是打击当时发展到一个巅峰的佛教,另一个就是通过打击佛教来扩大税收土地,增加纳税人口,获得大量铜(也就是获得大量金钱)从而增加国力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