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道满德海夫人,能给介绍一下或推荐一下相关书籍?

有人问起了满德海夫人,查了半天全是酒楼,郁闷。哪位知道这位历史人物或有相关介绍的书籍啊?
9430至尊魔戒 回答的什么东西哪?
我也补充一下,似乎是满都海夫人,他们不知怎么就改成满德海了,音译问题?
总之这个也解释一下吧!谢谢了!

音乐可以称作是人类的万能语言,人类的感情用这种语言能够向任何心灵说话和被一切人理解。

——李斯特(著名匈牙利作曲家、钢琴家、指挥家)

歌声的最大价值,莫过于唤醒生命。近期,《北京青年报》上刊登了这样一则消息,台湾有一个年轻的伍佰歌迷,在遇车祸成为植物人后,妈妈坚持两年给他放偶像伍佰的歌,终于奇迹般唤醒儿子。

日本、美国等国的专家研究发现,唱歌对人的身心健康是极有益的,歌曲的节拍能使胸部肌肉兴奋、肺部扩张,增加肺活量,呼吸加深加长,使支气管畅通。唱歌甚至还能提高身体的免疫力。它就像催化剂一样,提高思维的效度,增强了学习的有效性。

有一个美丽的传说:自盘古开天辟地之后,神女女娲看见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生活得很苦、很累。于是她采天籁之音,集自然之色,使人们愉悦,快乐。所以,从心理学角度来说,唱歌能有效调节情绪,忧伤的歌曲有助于宣泄不满、压抑等不良情绪;轻快的歌曲能增加快乐;经典老歌还能唤起人们对青春岁月的回忆,增添朝气,唤起人们对生活的激情。经常唱歌的人,患烦躁症、焦虑症的机会很少,原因就是唱歌可以发泄郁闷之气,振奋精神,使人心情舒畅。事实证明,无论是从事体力劳动还是从事脑力劳动的人,经常高歌一曲,是解除精神疲劳的一种上好的方式。

其实,人一生中语言的形成又何尝不是从婴儿时期“咿呀呀”的唱歌开始的呢?孩子本来就是音乐的精灵,六月,让孩子接受歌唱的使命,纵情歌唱,用歌声表达心灵,用歌声唱颂美好,用歌声点亮金色童年,用歌声征服广阔世界。让孩子们伴着自己的歌声在艺术的世界徜徉!

活动过程:

歌之诗——诗词曲赋共赏歌

诗是心灵之歌,歌是诗意的结晶。英国诗人柯勒律治说过“在灵魂中没有音乐的人,绝不能成为真正的诗人”。孩子,走进诗林吧,去寻找、品味歌之诗!

听颖师弹琴

韩愈

昵昵儿女语,恩怨相尔汝。

划然变轩昂,勇士赴敌场。

浮云柳絮无根蒂,天地阔远随飞扬。

喧啾百鸟群,忽见孤凤凰。

跻攀分寸不可上,失势一落千丈强。

嗟余有两耳,未省听丝篁。

自闻颖师弹,起坐在一旁。

推手遽止之,湿衣泪滂滂。

颖乎尔诚能,无以冰炭置我肠!

李凭箜篌引

李贺

吴丝蜀桐张高秋, 空山凝云颓不流。

江娥啼竹素女愁, 李凭中国弹箜篌。

昆山玉碎凤凰叫, 芙蓉泣露香兰笑。

十二门前融冷光, 二十三丝动紫皇。

女娲炼石补天处, 石破天惊逗秋雨。

梦入神山教神妪, 老鱼跳波瘦蛟舞。

吴质不眠倚桂树, 露脚斜飞湿寒兔。

琵琶行

白居易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水下滩。
水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渐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
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
曲罢常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炉。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消不知数。
钿头银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
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门前冷落车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
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舱明月江水寒。
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

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

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
岂无山歌与姑笛,呕哑嘲哳难为听。今夜闻君琵琶语,如听仙乐耳暂明。
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感我此言良久立,却坐促弦弦转急。
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清衫湿。

我轻轻地唱着一支歌

向敬之

我轻轻唱着一支歌

歌里最美的是祖国

南海椰风阵阵吹

吹不尽的是浪花朵朵

北国百灵声声唱

唱不完的是新城座座

我轻轻唱着一支歌

歌里最美的是祖国

维族拨响冬不拉

弹乐了雪莲清香缕缕

土家吹起咚咚喹

引来了蓝色眼睛烁烁

大象成了莫扎特的忠实“粉丝”

音乐不仅是人类共同的语言,同样能引起动物强烈的共鸣。南斯拉夫一家动物园为治疗一头丧偶大象的抑郁症,专门为它举办了一场音乐会。而这头大象就此成为了莫扎特的忠实“粉丝”。

这头名叫“苏马”的母象已经45岁“高龄”,与它相伴几十年的丈夫“帕特纳”因癌症去世了。悲伤的苏马似乎也失去了生活的勇气,它拒绝进食,对周围反应冷淡,表现出了明显的抑郁症症状。

焦急异常而又一筹莫 展的饲养员偶然听说莫扎特音乐对动物也具有疗伤作用,于是决定试一试。动物园在苏马住的园子对面举办了一场古典音乐会。当苏马看到5名音乐家出现在自己的领地附近时,它变得非常紧张而暴躁,还用鼻子吸起小石子攻击“入侵者”。然而,当音乐响起,它很快就安静下来了。

动物园园长阿尼奇介绍说:“我们看到苏马真的非常着迷,它靠在围栏旁,闭上了双眼,整个音乐会期间,就这样一动不动。”除了多首莫扎特乐曲,音乐家还演奏了几首维瓦尔第和舒伯特的曲子。

看到古典音乐起到了疗效,动物园随后买来了一台立体声音响,让苏马天天欣赏。从它的反应看来,它对被称为“最温暖的疗伤音乐”的莫扎特乐曲最痴迷,而对维瓦尔尔第和巴赫的音乐也很偏爱。这样看来,苏马的晚年生活总算有所寄托了。

伯牙学琴

春秋时期,有一个人名叫伯牙,随成连先生学古琴 ,他掌握了各种演奏技巧。但是老师感到他演奏时,常常是理解不深,单纯地把音符奏出来而已,不能引起欣赏者的共鸣。老师想把他培养成一位真正的艺术家,有一天,成连先生对伯牙说:“我的老师方子春,居住在东海,他能传授培养人的情趣的方法。我带你前去,让他给你讲讲,能够大大提高你的艺术水平。”于是备了干粮,驾船出发。到了东海蓬莱山后,成连先生对伯牙说:“你留在这里练琴,我去寻师父。”说罢,就摇船渐渐离远。

过了十天,成连先生还没回来。伯牙在岛上等得心焦,每天调琴之余,举目四眺,空寂无一人,只听到海水崩澌汩没的号吼,远望那边山林,又是一片郁郁葱葱,深远莫测,不时传来群鸟啁啾飞扑的声响。这些各有妙趣、音响奇特不一的景象,使他充分领略了大自然风光,不觉心旷神怡,浮想翩翩,感到自己的情趣高尚了许多。伯牙产生了创作欲望,要把自己的感受谱成音乐,于是抚琴写了一曲,题名《水仙操》。这是一首妙音逸韵、摹神的佳品。从此他领悟到艺术家要培养高尚的情操,艺术要以感情动人。没多久,成连先生摇船而返。听了他的感情真切的演奏,赞扬他的表演有了艺术生命,学到了妙处。伯牙这才知道老师原来要凭借大自然给他上课。此后,伯牙不断积累生活和艺术体会,终于成了操琴的天下妙手。

古典音乐与单词记忆

上世纪60年代的一天,坐落在保加利亚索非亚的暗示学院进行了一项试验。受试的共16人,包括医生、工程师、法官、建筑师和教师,年龄小的22岁,大的已届花甲。他们预先被告知,试验内容是用一种新颖而高效的方法学习法语。

试验开始之后,课室里播放起古典音乐缓慢、庄重的乐章。教师要求听者闭上眼睛,让自己的身体的肌肉在音乐声中放松,让紧张的心情平息,要缓慢而有节奏地呼吸。这时音乐进行的速度是每分钟60拍,节奏是四拍子。教师每隔8拍才念一个法语的单词或词组,不断地重复着;又不断改变着语气,或轻柔,或生硬;或平淡,或有趣......受试者静静地仰靠着椅背,舒舒服服地聆听着。

几小时后,老师对受试者即场进行了单词记忆效率的测验。结果令人惊叹:他们在短短的时间里共记下了三百个单词,平均成绩是97分。实验前,受试者都认为学习外语无捷径,参加这样的实验简直是浪费时间。但当取得这惊人的成绩之后,个个都兴高采烈,觉得自己突然变得高大聪明了。

这就是保加利亚学者拉扎诺夫所倡导的超级记忆法的一个试验场面。以他为代表的一些学者认为:古典音乐(特别是巴罗克音乐)每分钟60拍、四拍子的乐章,可以使身体放松,使各种生理节奏如心跳、脑电波等趋向于与音乐同步;而大脑在此种生理状态下会变得非常机敏,从而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据说这种方法无论对高智或弱智、年轻或年老、文化高或文化低的人都有效。参加实验者在一个月内可以掌握一门外语,在几个星期内可以学完半年的历史课程,而且有利于健康。

科学家与音乐

人们一般都认为:科学思维属逻辑思维,主要用左半脑;音乐思维属形象思维,主要用右半脑。这一左一右,似乎是两码事。然而,伟大的科学互匠爱因思坦却说:“伟大的科学家和伟大的音乐家两者在这一点上是相同的——他们都是伟大的诗人。”

事实上,古往今来有不少科学家都是富有音乐修养的人,科学和音乐两方面的才能都兼而有之。

古希腊学者毕达哥拉斯有一个敏锐的音乐耳朵。对于铁匠打铁的声音,人们都习以为常,并不觉得他们彼此之间有什么不同。但他却听出了差别。有一天路过一家铁匠铺,就听出这一家的敲击声比其它的更谐和悦耳。他量了量铁砧和铁锤的大小,终于发现了音响的和谐与发声体存在一定比例关系的规律。

爱因思坦既会弹钢琴,也会演奏小提琴,谙熟贝多芬、巴赫等音乐大师。他甚至认为他拉小琴的成就,比在科学上的贡献还大。

居里夫人既喜欢音乐又修养有素。

我国的地质学家李四光善于拉小提琴的事,很多人都知晓。

数学家华罗庚谙熟音律,他在琵琶弦上所找到的音色最佳点与著名琵琶演奏家刘德海经长期测定所得到的恰好相符。

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对不少艺术品种都富有修养,喜欢弹钢琴,他的夫人是著名的声乐家、中央音乐学院的教授蒋英。他曾说过:“在我对一件工作遇到困难而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往往是蒋英的歌声使我豁然开朗,得到启示。我钱学森要强调的一点,就是文艺与科技的相互作用。”

一曲悲歌救了自己一命

我国古诗词中有许多流传千古的名句。其中有两句常用来形容那些感情极为悲痛凄楚的诗词、歌曲或言语:“一声何满子,望君泪双流”。它出自于我国古代的一个音乐故事。

唐朝开元年间,有一个叫何满子的沧州籍歌女,色艺出众,不知因何原因,被官府判处了死刑。死刑在京城长安执行。临刑,监斩官问她有无最后要求。歌女说,她别无他求,只想在告别人世之前唱一首歌。监斩官想,囚犯是个弱不禁风的女子,让她唱一首歌,也不致于发生什么意外的,便答应了她。临死的何满子,此时涌起的感情不是对死亡的恐惧,而是极度的悲愤。歌声像泉水从岩隙中喷涌出来一样,控诉着人世的不平,倾诉着自己所受的冤屈,断人肝肠,直令天地昏暗,听众动容,有的眼泪不禁漱漱而下。歌罢,正当刽子手举起屠刀,顷刻间将人头落地之际,突然传来了急促的声音:“且慢!圣旨到!”。原来,当歌女那叙事性的悲歌初起的时候,宫中有一个人见何满子色艺超群,认为杀了可惜,便策马扬鞭去奏告当时的皇帝李隆基。李是我国历史上最酷爱歌舞的皇帝,很有音乐才能,作曲、演奏、编舞,样样在行,亲自创建了一个规模庞大的宫庭乐舞机构——“梨园”,当然舍不得杀何满子这样的人才,于是立即降旨赦免她死罪。何满子料不到一曲悲歌,竟救了自己一命。

不久,有人将何满子刑场上的歌加以整理,命名为《何满子》,此后《何满子》便成为悲歌的代称。诗人白居易赋诗曰:“世传满子是人名,临就刑时曲始成。一曲四词歌八叠,从头便是断肠声。”同代诗人张祜也写一首叫《何满子》的诗:“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一声何满子, 望君泪双流。”传说青楼的歌女们读到这首诗后,悲叹自己与何满子“同是天涯沦落人”,哭得惊天动地,并立即把它谱成了一首后来很流行的歌曲。

歌之声——金色童年学唱歌
快乐了要歌唱,悲伤了要歌唱,那是心灵的歌声;劳动了要歌唱,游戏了要歌唱,那是生活的歌声;祝福了要唱歌,憧憬了要唱歌,那是神圣的歌声……歌唱是世界上唯一相通的语言。学会唱歌就拥有了全人类的共同语言,就架起了心与心的桥梁,唱起来吧,用歌声装点生活,让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

轻轻松松学唱歌

目标:能独立、自信地清唱一至两首歌!

途径:

(一)反复聆听——最简单的学歌方式

音乐,是一种听觉艺术。对任何想进入音乐世界的人,聆听——是最基本的第一步。

策略一:

小学,可以开展“每周一歌”活动,初中,可以开展“双周一歌”艺术行动。利用课间活动时间在学校广播台反复播放需要学唱的歌曲,学生通过反复聆听学会歌曲。

策略二:

利用学校闭路电视系统,组织校电视台艺术精英,在每周的第一天安排30分钟时间,通过视频向全校学生进行面对面的教学,而后的三天采用播放广播的方式,让学生反复聆听,最后一天播放伴奏带,学生和着音乐来演唱。

(二)认谱视唱——适合于有一定音乐基础的人

多采用课堂教学与视听结合的方式,教会学生运用上述媒介来学习视唱乐谱,拥有一个自主学唱新歌的本领,奠定终身学唱歌曲的基础。

(三)旧曲新谱——改编让创造伴随

借助熟悉的旋律,填上喜欢的故事,比如利用《吉祥三宝》的旋律,填写一日常规的要求,既是一种吟唱,又是一种规训。尝试用学过的歌曲旋律填入歌词,进行二度创作,不仅提高学生创编能力,还多次巩固了新学歌曲旋律在心中高低位置,奠定了清唱歌曲不走调的基础。

唱歌小贴士

对学生进行歌唱指导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培养学生正确的姿势

要求学生唱歌时,头和身体要保持正直,不耸肩,不紧张;坐的时候,两手自然地放在膝上;站的时候,两手自然地垂在身体两旁,挺胸、收腹。�

2、指导学生正确呼吸

呼吸微弱短促,唱歌时往往会感到气力不足,在不该换气的乐句中换气,因而破坏曲调的完整性。为此,要指导学生呼吸时不抬头、不耸肩、不出声,坚持唱完一句再换气,以利于表达歌曲的情调。�

3、指导学生正确发声

要指导学生用自然声音来唱歌,不要扯着嗓子叫喊,这样既可以保护嗓音,又能使演唱有感情。让儿童多听范唱,以弄清什么是自然而好听的声音,以及如何运用不同的声音演唱不同性质歌曲。�

4、要引导学生咬字清楚、准确

教师教学生唱歌,首先自己要咬正字头,吐字清楚。较难发音的词可以先进行朗读,读正字音后再演唱。�
5、唱准曲调

教学生唱歌,要力求唱准曲调,不要走音,教师要拥有一双音乐的耳朵,敏锐地洞察一切,及时纠正孩子唱歌不准确的地方。�

6、要纠正学生不良的歌唱习惯

如耸肩、叫喊等。发现孩子感冒或嗓子哑时,要让其休息。教育学生不要在大冷天奔跑呼喊;在剧烈活动后,不要让孩子喝冷水,以防刺激嗓子。

歌之魅——艺术生活总是歌
“工作吧,犹如你不执迷于金钱。爱人吧,犹如你从未曾被伤害。舞蹈吧,犹如无人在一旁观看。歌唱吧,犹如无人在一边聆听。好好生活吧,犹如这里是人间乐土。”歌声,能让彼此的心灵更近;歌声,能让生活更加明媚。学校里,可以以歌声为切入点,开展各种艺术社团、俱乐部,让孩子在一方不同于课堂的天地里获得另类营养的滋润。

策略一:成立多彩社团

建立艺术社团,开设更多适合孩子的艺术项目,如合唱、舞蹈、剧社、曲艺、书法、绘画。让每一个孩子都拥有一项艺术特长,让艺术伴随孩子一生的生活。

策略二:创造艺术生活

“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定期举办校园艺术节、民俗文化节等,举办学校或家庭音乐会,用艺术的主题布置学校的走廊、过道,“给孩子提供一个高雅的美育环境,让古典名曲回荡校园、家庭,让文学名著驻足书橱、阅览室,让世界名画悬挂四壁”,让艺术点亮孩子的生活。

歌之会——快乐心情驿站

我们培养孩子的音乐素养不是希望孩子将来一定要成为音乐方面的专业人才,而是培养孩子终身享用的基本素养和一般鉴赏能力。我们应创造各种机会让孩子在众人面前歌唱,让他们有获得他人赞赏、享受成功的快乐心情。

平常的日子里,我们总是以美妙的歌声拉开晨会、班队活动的序曲,音乐课上更是留足时间开展歌唱活动。六月,参加了一学期的艺术兴趣小组活动即将告一段落,学校要搭建展示平台,举行各类兴趣小组的展示活动,努力营造你方唱罢我登台的交流氛围。比如:

(一)“月月展”活动

学校每月确定统一的绘画、书法、剪纸等艺术主题,由艺术老师整合艺术课程组织学生开展相对应的主题性艺术活动,班级推选出优秀作品参加学校的总评选,每月评出优秀作品统一展出。

(二)班级艺术摊位活动

利用“六一”庆祝活动,由艺术老师利用艺术课,根据班级具体情况,每班选定一种艺术形式,辅导几名“小老师”(也可以发动家长志愿者共同参与),活动时全体学生打破班级自由选择喜欢的艺术形式进行学习、尝试。

(三)故事绘本接龙

学生利用语文课的时间,根据统一主题,集体创作一个故事,然后分成若干段,学生单独或小组选择一段情节进行创作,(由老师事先统一主人公造型),全班合作完成一本故事绘本。

(四)艺术成长档案

和家长一起帮助学生建立自己的艺术成长档案袋,使学生从中发现自己的艺术闪光点,建立自信。

(五)建立艺术星星榜

把学生在艺术方面所取得的每一个细小成果都记录下来,利用“蜡笔娃娃”“音符娃娃”等形式进行奖励,形成一种积极的艺术学习氛围,充分挖掘学生的艺术才能。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举办丰富多彩的校园艺术节活动,可以有校歌齐唱、童谣吟唱、儿歌联唱、小组表演唱、师生同台献唱以及校园十佳歌手评选等。让孩子们的歌声、笑声和掌声传遍校园的每个角落。艺术节还可邀来家长共同参与,让更多的孩子有展示歌唱才华的机会,让更多的孩子找到快乐成长的契机。我们不必计较孩子们的歌声有多悦耳,也不必苛求表演的舞台有多华丽,只要孩子们愿意一展歌喉,乐在期间,我们的歌会,我们的艺术教育活动就是最成功的。

正是音乐带给我们心灵的财富,一种与这个世界交流的独语,一种情感秘密的倾诉方式。歌唱会让每一个孩子多一种生活,多一种快乐的感受,多一份对这个五彩缤纷的世界的热爱的信心。让歌声伴着孩子成长。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5-10
满都海是一位非常了不起的蒙古女性,北元时代蒙古四分五裂后由她再一次将全蒙统一,有一部记录片叫蒙古女王,里面有对满都海的详细介绍,腾讯视频里就可以找到。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