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贵州大山缝中建筑为废弃娃娃鱼养殖场一事,你有何看法?

如题所述

娃娃鱼学名叫大鲵,是我国特产的一种珍贵野生动物,娃娃鱼平时喜栖于山谷清澈的溪流岩石底下,主要分布华南、西南山区的水质清澈、水温低的溪流间,食性很广,主要以蟹、蛙、鱼、虾以及水生昆虫为食。

一、事情经过

近日,一段无人机拍摄贵州大山夹缝中,建有5层楼房的画面引热议。据调查,该建筑曾是遵义凤冈县土溪镇的一家娃娃鱼养殖场,现已搬迁。24日,该养殖场负责人尚先生称,他于2012年选址开始建设,于2013年投入养殖,5层楼房全部用于养殖娃娃鱼,每一层内部都设有鱼池。凤冈县农业农村局回应称,该养殖场在建设时就已报备并通过审批。

既然我们已经知道该5层楼建筑程序符合规定,这说明在夹缝中养殖娃娃鱼是完全适合,要不然老板也不会花费大代价建养殖场地。娃娃鱼具有药用价值、经济价值和科研价值。

二、如何保护

由于大鲵经济价值较高,人们过度捕捞作为食用日趋严重,加之江河污染,生态环境遭到破坏,致使大鲵数量锐减,许多地方资源枯竭,甚至濒临绝灭.

为了保护大鲵资源以及生物多样性,我们要合理利用这一资源。一是要增殖放流。对大鲵人工繁殖群体的放流应持谨慎态度,必须科学地进行增殖放流,提高放流效率。二是要强化引导。政府应正确引导养殖户养殖,开放政策,根据市场的发展情况逐步许可大鲵的驯养繁殖、销售和餐馆酒店的经营。扩大大鲵的销售市场,引导整个行业培育起健全的市场规模和秩序,从而使大鲵的价格下降到合理水平。三是推广技术。仿生态和原生态培育有利于保护优良种源。将此种环境下生长的大鲵增殖放流到野外,更能适应野外环境,生存繁衍能力更强,增殖放流效果更显著。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3-05
关于贵州大山缝中建筑为废弃娃娃鱼养殖场一事,我觉得这是很正确的做法,因为娃娃鱼毕竟也是保护生物,如果每个人都能保护生态那就好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