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有什么区别?需要忌口么?

如题所述

您好:1型糖尿病患者自身不分泌胰岛素,2型糖尿病患者自身分泌胰岛素,但是胰岛素分泌不足或是利用不足,存在胰岛素抵抗。
1型糖尿病患者需要终生性使用胰岛素来控制血糖,2型糖尿病患者可以控制饮食,加强体育锻炼,服用中药,西药,注射胰岛素等治疗方法。
绝对禁忌的食品:是指含大量简单糖(如葡萄糖、蔗糖)的食物,因为含有大量的糖分,直接影响血糖,对病情非常不利。如,白糖、红糖、冰糖、葡萄糖、麦芽糖、蜂蜜、巧克力、奶糖、水果糖、蜜饯、水果罐头、汽水、各种果汁、甜饮料、冰淇淋、甜饼干、蛋糕、果酱、甜面包以及糖制的各种糕点等。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06-22
您好!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区别: 
年龄:1型糖尿病大多数为40岁以下发病,20岁以下的青少年及儿童绝大多数为1型糖尿病,仅极少数例外;2型糖尿病大多数为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50岁以上的人患1型糖尿病很少。总之,年龄越小,越容易是1型糖尿病;年龄越大,越容易是2型糖尿病。

 起病时体重:发生糖尿病时明显超重或肥胖者大多数为2型糖尿病,肥胖越明显,越易患2型糖尿病;1型糖尿病人在起病前体重多属正常或偏低。无论是1型或2型糖尿病,在发病之后体重均可有不同程度降低,而1型糖尿病往往有明显消瘦。

 临床症状:1型糖尿病均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如多饮、多尿、多食等,即“三多”,而2型糖尿病常无典型的“三多”症状。为数不少的2型糖尿病人由于临床症状不明显,常常难以确定何时起病,有的只是在检查血糖后才知道自己患了糖尿病。1型糖尿病人由于临床症状比较突出,故常能确切地指出自己的起病时间。

 急慢性并发症:1型与2型糖尿病均可发生各种急慢性并发症,但在并发症的类型上有些差别。就急性并发症而言,1型糖尿病容易发生酮症酸中毒,2型糖尿病较少发生酮症酸中毒,但年龄较大者易发生非酮症高渗性昏迷。就慢性并发症而言,1型糖尿病容易并发眼底视网膜病变、肾脏病变和神经病变,发生心、脑、肾或肢体血管动脉硬化性病变则不多见,而2型糖尿病除可发生与1型糖尿病相同的眼底视网膜病变、肾脏病变和神经病变外,心、脑、肾血管动脉硬化性病变的发生率较高,合并高血压也十分常见。因此2型糖尿病人发生冠心病及脑血管意外的机会远远超过1型糖尿病人,这是一个十分明显的不同点。
1型糖尿病在生活方面应该注意什么:首先是“少食法”。对于饮食总量的控制是最为重要的。每人的食量根据体重和能量的消耗不同要“量出为入”。如果每餐都吃的很饱,显然会使多余能量积蓄导致肥胖。饱食感和饥饿感是人类调节能量摄入的一种方式,但肥胖的人由于胰岛素抵抗和高胰岛素血症的存在会出现失调,这就是为什么肥胖的人经常会有饥饿感,有多吃、吃零食和睡前进食的习惯。越饿越吃、越吃越胖、越胖越饿的恶性循环只有通过一段时间持之以恒的节食才可能纠正。少食的幅度视体重不同,胖者每餐可六七成饱,超重者可八九成饱,且要规律饮食,逐渐将体重减下来,不可用过度禁食方法将体重快速降低。至于进食的种类,可用粗食替代一些精制食品,但粗食也是提供能量的食物,也不可过量,否则事与愿违。

  其次是“多动法”。正常体重者能量“出入平衡”,肥胖者要让能量“多出少入”才可减轻体重。因此,少食要和运动相配合才更加有效。运动量要根据各人情况适当掌握。年轻且没有心脑血管疾病者尽可能做有氧运动,如跑步、打球等;如年长或有不适于剧烈运动的疾病者可通过步行的方式。运动是否有效,关键在于运动量是否够,是否能够坚持。

  还有“监测法”。通过量化指标了解自己的少食多动是否做得到位,以此来调整少食多动的幅度。最简单易行的方式就是一杆秤一把尺———经常称自己的体重、量自己的腰围,制订逐步回归“正常人”的目标。

  另外,可定期检测血糖、血脂和血压水平,尽可能保持在正常范围内。最后应重视从儿童青少年开始预防糖尿病。有糖尿病家族史的孩子更应重视预防,否则较早发生糖尿病带来的危害更大。
糖尿病可以吃的食物有:1、科学摄入优质脂肪和蛋白质,如乌鸡肉、兔肉、三文鱼、金枪鱼、鳕鱼、鳗鱼、牛奶、酸奶、鸡蛋、花生等。

  2、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绿豆、海带、玉米面、燕麦面、菠菜、芹菜、韭菜、豆芽等。

  3、黄豆及制品,如:腐竹、豆腐丝、豆腐干、豆腐脑、黄豆粉等。

  4、清淡蔬菜和具有治疗作用的食物,如:小白菜、大白菜、油菜、山药、冬瓜、小麦、绿豆、苦瓜等。
糖尿病不可饮用的食物有:1、白糖、红糖、葡萄糖及糖制甜食,如:糖果、果酱、蜜饯、饼干、糕点、藕粉、蜂蜜。
2、富含淀粉的食物:红薯、白薯、淀粉、粉丝、土豆等。
3、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如动物内脏、鱼子、肥肉、动物油等。
4、辛辣刺激食物,如:葱、姜、蒜、辣椒等。
5、含糖量高的水果、干果。
6、油炸、烧烤等燥热性食物,烟酒等。
第2个回答  2012-06-29
一型糖尿病相对于二型糖尿病 血糖波动大 并发酮症酸中毒的多 依赖胰岛素 胰岛素分泌绝对不足多尿多饮多食体重下降明显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