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月末的时候会变怎样

如题所述

月末的月亮则是从凌晨到后半夜出现,月牙的开口朝下,出现在东边的天空,通常叫做下弦月。

每月初的月亮叫“新月”。每月末的月亮叫“残月”。每月二十二、三的月亮叫“下弦月”。

月相的变化:

新月(农历初一日,即朔日)。

约在农历每月三十或初一,月球位于太阳和地球之间。地球上的人们正好看到月球背离太阳的面,因而在地球上看不见月亮,称为新月或朔。此月相与太阳同升同落,只有在日食时才可觉察它的存在。

峨眉月(一般为农历的初二夜左右-------初七日左右)。

新月过后,月球向东绕地球公转,从而使月球离开地球和太阳中间而向东边偏了一些。月球被太阳照亮的半个月面朝西,地球上可看到其中呈镰刀形的一部分,称为娥眉月。娥眉月日出后月出,日落后月落,与太阳同在天空,在明亮的天空中,故看不到月相。只有当太阳落山后的一段时时和能在西方天空看到娥眉月。

上弦月(农历初八左右)。

约在农历每月初七、初八,月球绕地球继续向东运行,月地连线与日地连线成90度。地球上的观察者正好看到月球是西半边亮,呈半圆形叫上弦月。假设观察者位于北半球中纬度,则上弦月约正午月出,黄昏时,它出现在正南天空,子夜从西方落入地平线之下。

渐盈凸月(农历初九-----农历十四左右)。

约在农历每月十一、十二,在地球上的观察者看到月球西边被太阳照亮部分大于一半,即为凸月。凸月正午后月出,黄昏时在东南部天空,月面朝西,然后继续西行,黎明前从西方地平线落上,大半晚可见。

满月(望日,农历十五日夜或十六日左右)。

农历每月十五、十六,月球运行到地球的外侧,即太阳、月球位于地球的两侧。由于白道面与黄道有一夹角,通常情况下,地球不能遮挡住日光,月球亮面全部对着地球,称为满月或望。

渐亏凸月(农历十六-----农历二十三左右)。

下弦月(农历二十三左右)。

农历每月二十二、二十三,太阳、地球和月球之间的相对位置再次变成直角,月球在日地连线的西边90度。这时我们看到月球东半边亮呈半圆形,月面朝东,称为下弦月。它在子夜时升起在东方地平线上,黎明日出时高悬于南方天空,正午时从西方地平线落下,下半晚可见。

残月(农历二十四左右----月末)。

另外,农历月最后一天称为晦日,即不见月亮。

月相变化的顺序是:新月——娥眉月——上弦月——凸月——满月 ——凸月——下弦月——娥眉月——新月,就这样循环,月相变化是周期性的,周期大约是一个月。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