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身养性和修心养性有什么不同?

如题所述

1、概念不同:

修身养性,修身:使身体健康;养性:使心智本性不受损害。通过自我反省体察,使身心达到完美的境界。

修心养性,修心:使心灵纯洁;养性:使本性不受损害。通过自我反省体察,使身心达到完美的境界。

2、方法不同:

修身养性:十法一、 十法二、 十法三、三重境界、健脑养神、六道等。

修心养性:生活在当下、生活在这里、停止猜想,面向实际、暂停思考,多去感受、也要接受不愉快的情感等。

3、出处不同:

修身养性出自元·无名氏《博望烧屯》,修心养性出自在元代吴昌龄的《东坡梦》。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修身养性

百度百科--修心养性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9-09-02

1、意思不同

修身养性:使身体健康,让心智本性不受损害。

修心养性:使心灵纯洁,让本性不受损害。

2、出处不同

修身养性出处:元·无名氏《博望烧屯》第一折:“贫道本是南阳一耕夫,岂管尘世之事 只可修身养性,贫道去不的也。”

修心养性出处: 元·吴昌龄《东坡梦》第二折:“则被这东坡学士相调戏,可着我满寺里告他谁,我如今修心养性在庐山内,怎生瞒过了子瞻,赚上了牡丹,却教谁人来替?”

扩展资料:

修身养性的主要内涵

1、戒生气

古人云:“气大伤身。”生气是人类负面情绪中的一种,一个人如果经常生气,就会使身心受到损害。尤其对肝脏损伤严重,实际生气是拿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

2、戒自卑

自卑可以轻而易举地摧毁一个人,要努力丰富自己,自强而后崛起。

3、戒嫉妒

与其将有限的精力消耗在嫉妒他人的成功上,不如抓住时机做一些实事,提高自己便于更有竞争力。

4、戒小人

小人不但对我们的人生之路毫无帮助,反而会成为一块在关键时刻让你跌倒的绊脚石。

5、戒诱惑

我们要力戒权力、金钱、美色等各种诱惑,不断完善自身素质,加强个人修养,提高道德品质,同时保持一份健康平和的心态。

6、戒暴怒

暴怒容易使人失去理智,所以,一定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

7、平和心

静坐当思自己过,闲谈莫论他人非。

能受苦乃为志士,肯吃亏不是痴人。

敬君子方显有德,避小人不算无能。

退一步天高地阔,让三分心平气和。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_修身养性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_修心养性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9-02-03

1、意思不同:

修身养性:使身体健康,让心智本性不受损害。

修心养性:使心灵纯洁,让本性不受损害。

(解释:修心:使心灵纯洁;养性:使本性不受损害。通过自我反省体察,使身心达到完美的境界。)

2、出处不同:

修身养性出处:元·无名氏《博望烧屯》第一折:“贫道本是南阳一耕夫,岂管尘世之事 只可修身养性,贫道去不的也。”

修心养性出处: 元·吴昌龄《东坡梦》第二折:“则被这东坡学士相调戏,可着我满寺里告他谁,我如今修心养性在庐山内,怎生瞒过了子瞻,赚上了牡丹,却教谁人来替?”

3、方法不同:

修身养性:十法一、 十法二、 十法三、三重境界、健脑养神、六道等。

修心养性:生活在当下、生活在这里、停止猜想,面向实际、暂停思考,多去感受、也要接受不愉快的情感等。

扩展资料:

修身养性的方法:

一、生活,不要老是惦念明天的事,也不要总是懊恼昨天发生的事,把你的精神集中在今天要干什么上。

二、生活在这里。

对于远方发生的事,我们无能为力。杞人忧天,对于事情毫无帮助。所以记住,你现在就生活在此处此地,而不是遥远的其他地方。

三、停止猜想,面对实际。

四、暂停思考,多去感受。

五、接受不愉快的情感。

六、不要随意下判断。

七、不要盲目地崇拜偶像和权威。

八、我就是我。不要说,我若是某某人,我就一定会成功。应该从自己的起点做起,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不必怨天尤人,要从我做起,从头做起,竭尽全力地发挥自己的才能,做好我能够做的事情。

九、对自己负责。

十、正确地自我估计。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修身养性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7-10-01
只有儒家才说修心养性,也就是雇佣风雅,自为高尚。修身养性是道家的说法,道家以修炼身体成仙为主。佛教只说明心见性,直入本源,何来有心有身可养?身常坏灭,心如幻风,一都不可得,佛只说身与心,皆是空性,本无实体,皆是暂有的现象,以脱无常生死,执着暂有的假体为我,故不能证得永恒之法,多成外道与六道众生。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12-07-02
禅净双修,都要,悟者两者可同时做到,迷者两者有矛盾,总是做不到~~~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