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避雨栽培条件下病虫害如何防控?

如题所述

在避雨栽培条件下,相当于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病虫害防治相对较为容易,对于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方针十分有利。

(1)霜霉病

避雨栽培适合雨水较多的地区。我国南方地区在露地栽培葡萄霜霉病发生严重,多雨年份极难控制,而在避雨后一般不发生或轻微发生。在覆膜前使用农药科博、必备防治其他病害时可兼防该病;在揭膜前,喷施保护剂可预防该病发生危害。

(2)黑痘病

春季萌芽前喷施45%晶体石硫合剂20倍液有良好预防效果;覆膜后很少发生;揭膜以后,嫩梢稍有发生,但基本不必进行防治。

(3)炭疽病

覆膜后一般不会发病;覆膜前和揭膜后,叶片会有发生,但防治其他病害时有兼治作用,不必专门进行喷药防治。

(4)白腐病

在避雨条件下,该病害发生危害的情况会减少,但仍会发生,个别多雨年份还比较严重,尤其该病害会诱发酸腐病的产生,由此带来较大损失,因此应引起高度重视。预防该病害的主要措施是采用地膜覆盖加药剂防治。药剂可使用5%霉能灵(亚胺唑)800倍液、60%百泰(唑醚+代森联)1500倍液、25%阿米西达(嘧菌酯)1500倍液或40%氟硅唑7500倍液等。

(5)白粉病

避雨栽培葡萄的地区,葡萄生长季节多雨高湿,但在避雨栽培下此病很少发生,仅个别年份晴热少雨时会发生,主要发生在夏季。使用三唑类杀菌剂防治白腐病时,对该病有良好预防效果。

(6)灰霉病

该病在低温阴雨条件下发生较重,主要危害花穗、叶片、新梢及成熟果实,在避雨条件下的危害仍较为严重。预防该病害的主要技术措施是保持架面通风透光,降低湿度。药剂防治可使用50%异菌脲1500倍液、40%施佳乐(嘧霉胺)1000倍液、50%速克灵(腐霉利)1500倍液、50%农利灵(乙烯菌核利)600倍液等。

(7)酸腐病

近年来,该病无论是露地还是避雨栽培均有逐年加重趋势,应引起足够重视。酸腐病的发生主要是由于果实表皮受到损坏(裂果、鸟害、白腐病、炭疽病等危害后引起),醋酸菌感染发酵和醋蝇传播等综合作用的结果。防治该病的关键在于控制裂果、鸟害、白腐病和炭疽病的发生,其次是使用铜制剂杀灭醋酸菌和用杀虫剂杀灭醋蝇。

(8)蚧类

避雨栽培比露地条件下会加重危害。防治措施有:冬季期间剥除主干老翘皮,然后刷白涂剂,减少越冬虫体;萌芽前喷施45%晶体石硫合剂20倍液+必加3000倍液;葡萄生长季节,在蚧类孵化期喷施24%亩旺特(螺虫乙酯)4000倍液,并能兼治蓟马、叶蝉等刺吸式害虫。

(9)螨类

在避雨条件下发生较重。在葡萄萌芽前喷施45%晶体石硫合剂20倍液+必加3000倍液杀灭越冬虫体;生长季节,可使用24%螨危(螺螨酯)4000倍液或15%哒螨灵3000倍液有较好防治效果。

(10)叶蝉、蓟马

在避雨条件下有加重危害趋势。如发生危害,可使用25%螺虫乙酯4000倍液、5%啶虫脒2000倍液、10%歼灭3000倍液、10%吡虫啉2000倍液或阿克泰7500倍液进行防治。

(11)斜纹夜蛾

该虫主要危害葡萄叶片,严重时能将叶片全部吃光。7~9月为发生危害的高峰期。该虫应采用多种方法进行防治:斜纹夜蛾性诱剂有较好防效,在发生危害的高峰期,每天1个捕虫器可诱杀100多只成虫;安装频振式杀虫灯,对斜纹夜蛾等多种害虫都有很好的诱杀效果。药剂可使用5%甲维盐3000倍液、30亿/克甜菜夜蛾多角体病毒800倍液或25%除虫脲1500倍液等。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