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人如何评价刘禹锡?

如题所述

中唐文学家刘禹锡以其豪迈、开朗、倔强、幽默而名世。他的诗歌反映了中唐政治生活的重大事件,倾向鲜明,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刘禹锡屡处逆境而不消沉沮丧;频遇挫折而不退缩萎靡。晚年与白居易同患眼疾和足疾,白居易非常消极悲观,刘禹锡高唱“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去开导劝说他。二十三年的贬谪生涯,铸就了他的那联名句“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多么开阔的心胸,以世间万物的欣欣向荣和他人仕途的成功来消解自己所经历的挫折。

唐人七言绝句以六家卓绝:盛唐李白、王昌龄,中唐李益、刘禹锡,晚唐杜牧、李商隐。抄录刘禹锡三十二首脍炙人口七绝在另一帖。白居易晚年曾这样评价他的好友:“彭城刘梦得,诗豪者也,其锋森然,少敢当者。予不量力,往往犯之。”

我们也都读过刘的《陋室铭》: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唯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托物言志,充满哲理,单纯简练而又清新。需要什么样的胸襟才能写出这样的千古名文。

刘禹锡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唯物主义者,曾作《天论》,认为自然界万物各有自己的特殊规律,遵循以强胜弱的法则,客观世界与人既对立又联系,坚决反对“宿命论”。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1-03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