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岩石类型

如题所述

(一)陆源沉积岩

区内陆源沉积岩分布最广,按碎屑粒度大小可分为砾岩、砂岩、粉砂岩及泥质岩等四类。

1.砾岩

仅见于黑山官组和佟家庄组底部,呈灰—灰白色,厚层状构造。砾石以石英为主,砾径一般在2~10mm不等,分选好,磨圆度较好,硅质、铁质胶结。可相变为砂砾岩。

2.砂岩

(1)石英砂岩

主要见于黑山官组、二青山组、佟家庄组。现把辖域内常见的典型石英砂岩描述如下:为浅灰—灰白色,具交错层理,斜层理发育。石英约90%,粒径0.2~0.3mm者居多。含少量海绿石,重矿物较少,主要为磷灰石及金属矿物。磨圆度一般,球度较好,石英具波状消光。胶结物以硅质为主,颗粒支撑。

(2)钙质砂岩

主要见于浮来山及石旺庄组。呈砂状结构,钙质胶结,层状构造。砂屑主要为石英、微量长石组成,砂屑一般较细,粒径在0.005~0.6mm之间,含有较多的黏土矿物。

3.粉砂岩

见于浮来山组及佟家庄组中上部,颗粒成分主要是由石英(50%~60%)、长石(30%)、海绿石(5%~15%)、云母片(10%±)组成,磁铁矿、锆石等为1%~2%,胶结物有黏土、钙质和少量铁质。颗粒磨圆度一般,次棱角状,岩石中常具微细水平层理。

4.泥质岩

主要为页岩,见于黑山官组、二青山组、佟家庄组。颜色多呈黄绿色、黄褐色、暗紫色等,黏土矿物约占55%,方解石约20%,铁质约10%,粉砂质约10%,粉砂质泥质结构,层状构造,水平层理或页理发育。

(二)内源沉积岩

区内内源沉积岩主要为碳酸盐岩和磷质岩。

1.石灰岩

(1)泥晶灰岩

主要见于二青山组中部。岩石呈蛋青色、紫灰色,薄板状。具水平层理,岩石致密,性脆,断口细腻,贝壳状。

(2)砂灰岩

主要见于石旺庄组。岩石呈黄灰色、黄褐色,薄层状。碎屑以石英为主,含少量长石和海绿石。碎屑粒径一般在0.01~0.05mm之间,棱角—次棱角状。

(3)白云质灰岩

主要见于石旺庄组。岩石灰至深灰色,中厚—厚层状,隐晶-显微粒状结构。方解石70%,白云石30%,含少量的泥质物,局部含石英碎屑。具假鲕状结构。

2.白云岩

主要分布在石旺庄组中。岩石为灰黄色薄层状,微晶—粉晶结构,孔洞构造。白云石一般大于90%,泥质、方解石等一般小于10%。泥质均分散在重结晶颗粒内部。

3.磷质岩

仅在黑山官组底部分布。岩性为中厚层砂砾岩,含少量灰黑色胶磷矿角砾,成分复杂。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