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历史上的丁忧是怎么回事

如题所述

遭逢父母的丧事,也称“丁艰”

遇到父母或祖父母等直系尊长等丧事,后多指官员居丧.丁忧源于汉代,至宋代则由太常主其事.“丁”是遭逢、遇到的意思.

古代官员的父母死去,官员必须停职守制的制度,丁忧期间,丁忧的人不准为官,如无特殊原因,国家也不可以强招丁忧的人为官,因特殊原因国家强招丁忧的人为官,叫做“夺情” 古代的“丁”和“忧”,其解释不同于现代的“丁”和“忧”.据《尔雅·释诂》:“丁,当也.”是遭逢、遇到的意思.据《尚书·说命上》:“忧,居丧也.”所以,古代的“丁忧”,就是遭逢居丧的意思.“遭逢居丧”时,儿女们会忧伤,会居丧,会遵循一定的民俗和规定“守制”,这显然比单纯“人丁忧伤”包含的内容要广泛得多.“丁忧”,体现了古人对文字运用的炉火纯青.丁忧期限三年,期间要吃、住、睡在父母坟前,不喝酒、不洗澡、不剃头、不更衣,并停止一切娱乐活动.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