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作性睡病的治疗大致分为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控制阶段。解睡饮纯中药口服更利于药物的吸收,更快发挥药效,控制症状出现的次数频率等

发作性睡病分为1和2两型,各有诊断标准,治疗分为改善生活方式及药物治疗。
发作性睡病1型的诊断标准:(1)患者存在白天难以遏制的困倦和睡眠发作,症状持续至少3个月以上。(2)满足以下1项或2项条件:①有猝倒发作(符合定义的基本特征)经过标准的多次小睡潜伏期试验检查平均睡眠潜伏≤8min, 且出现≥2次睡眠始发REM睡眠(快速眼动睡眠)现象。推荐多次小睡潜伏期试验检查前进行夜间多导睡眠图检查。②免疫反应法检测脑脊液中Hcrt-1浓度≤llOpg/ml或<正常参考值的1/3。
发作性睡病2型的诊断标准:(1) 患者存在白天难以遏制的困倦和睡眠发作,症状持续至少3个月以上。(2)标准多次小睡潜伏期试验检查平均睡眠潜伏期≤8 分钟,且出现≥2次睡眠始发REM睡眠现象。(3)无猝倒发作。(4) 脑脊液中 Hcrt-1 浓度没有进行检测,或免疫反应法测量值>llOpg/ml 或>正常参考值的 1/3。(5) 嗜睡症状和(或) MSLT 结果无法用其他睡眠障碍如睡眠不足、OSAS、睡眠时相延迟障碍、药物使用或撤药所解释。
改善生活方式:发作性睡病患者首先需保持生活规律、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控制体重、避免情绪波动、白天有意安排小憩以减轻症状。其次,应尽量避免较有危险的体育活动,如登山、游泳、驾车及操作机械等。同时还要对患者进行心理卫生教育,特别是青少年患者。
治疗药物主要包括3方面:中枢兴奋剂治疗日间嗜睡、抗抑郁剂改善猝倒症状、镇静催眠药物治疗夜间睡眠障碍。①中枢兴奋剂。目前比较推荐的是新型中枢兴奋剂,如莫达非尼。这类药物能促进突触前单胺类递质的释放和抑制再摄取,但长期应用需注意容易产生药物耐受和成瘾。②抗抑郁剂。治疗猝倒起效迅速,但停药后症状反弹,选择性5-羟色胺与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类和选择性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具有一定的促醒作用。③镇静催眠药物。可使用佐匹克隆及短半衰期苯二氮卓类药物。氯硝西泮是治疗REM睡眠期行为障碍的首选药物。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