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老龄化会带来哪些影响

如题所述

人口老龄化会带来的影响有劳动力减少、基本养老保险的支出总额加大、看病就医问题、社会文化福利事业的发展与人口老龄化不适应 、家庭养老功能减弱等。

1、劳动力减少

中国老龄化严重未来十年20-24岁年轻劳动力规模将减少30%,出生率下滑中国老龄化严重,中国老龄化严重是目前我们正在面临的问题,中国老龄化严重,出生率下降带来严重危害,未来十年年轻劳动力减少。

2、基本养老保险的支出总额加大

人口高龄化的加剧,有可能使未来老年人口中患病、失能和失智老人的占比大幅上升,既会加重企业和政府在基本医疗保险方面的经济负担,也会增加老人在医疗和照料方面的支出,从而要求增加更多的个人基本养老金及各种补充养老金收入。

3、看病就医问题

老年群体是医疗卫生资源的重要消费对象。卫生部曾经有过统计,60岁以上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率是全部人口患病率的3.2倍,伤残率是全部人口伤残率的3.6倍,老年人消耗的卫生资源是全部人口平均消耗卫生资源的1.9倍。

我国卫生医疗事业发展较经济发展却相对滞后。老年人看病难、看不起病的问题尤为突出。

4、社会文化福利事业的发展与人口老龄化不适应 

国家在经济不发达的基础上,社会福利及社会保障体系尚不完善,远远不能满足老龄化社会中老年人日益增长的需求。截至2014年底,我国80岁以上的老年人达2400多万,失能、半失能老人近4000万人, 随着数量的不断增加,老年人面临着养老、医疗以及精神赡养等诸多社会问题,需要大量的医护人员照顾。

5、家庭养老功能减弱

家庭养老是一种环环相扣的反馈模式。在经济供养上,家庭养老是代际之间的经济转移,以家庭为载体,自然实现保障功能,自然完成保障过程。但是现在家庭养老功能正在减弱,主要表现在家庭照料上,受时间、精力、金钱所限,照顾父母令相当一部分人群有心无力.。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11-28

人口老龄化对未来的影响有多大,听听经济学家郎咸平怎么看!

第2个回答  2019-05-04

人口老龄化会带来的影响有劳动力减少、基本养老保险的支出总额加大、看病就医问题、社会文化福利事业的发展与人口老龄化不适应 、家庭养老功能减弱等。

1、劳动力减少

中国老龄化严重未来十年20-24岁年轻劳动力规模将减少30%,出生率下滑中国老龄化严重,中国老龄化严重是目前我们正在面临的问题,中国老龄化严重,出生率下降带来严重危害,未来十年年轻劳动力减少。

2、基本养老保险的支出总额加大

人口高龄化的加剧,有可能使未来老年人口中患病、失能和失智老人的占比大幅上升,既会加重企业和政府在基本医疗保险方面的经济负担,也会增加老人在医疗和照料方面的支出,从而要求增加更多的个人基本养老金及各种补充养老金收入。

3、看病就医问题

老年群体是医疗卫生资源的重要消费对象。卫生部曾经有过统计,60岁以上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率是全部人口患病率的3.2倍,伤残率是全部人口伤残率的3.6倍,老年人消耗的卫生资源是全部人口平均消耗卫生资源的1.9倍。

我国卫生医疗事业发展较经济发展却相对滞后。老年人看病难、看不起病的问题尤为突出。

4、社会文化福利事业的发展与人口老龄化不适应 

国家在经济不发达的基础上,社会福利及社会保障体系尚不完善,远远不能满足老龄化社会中老年人日益增长的需求。截至2014年底,我国80岁以上的老年人达2400多万,失能、半失能老人近4000万人, 随着数量的不断增加,老年人面临着养老、医疗以及精神赡养等诸多社会问题,需要大量的医护人员照顾。

5、家庭养老功能减弱

家庭养老是一种环环相扣的反馈模式。在经济供养上,家庭养老是代际之间的经济转移,以家庭为载体,自然实现保障功能,自然完成保障过程。但是现在家庭养老功能正在减弱,主要表现在家庭照料上,受时间、精力、金钱所限,照顾父母令相当一部分人群有心无力.。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4-09-19
一是养老保障负担日益沉重。2004年,中国基本养老保险的支出总额达到3502亿元,比2000年增加了65.5%,中央财政对基本养老保险的补贴支出攀升到522亿元。离休、退休、退职费用也呈现连年猛增的趋势。政府、企业、社会都已经感到养老保障方面的压力正在显著加大。

  二是老年人医疗卫生消费支出的压力越来越大。据测算,老年人消费的医疗卫生资源一般是其他人群的3-5倍。2004年,中国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出达862亿元,占基金收入的75.5%,比上年增长31.6%,增长速度比基金收入增长快3.5个百分点。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出之所以高速增长,人口迅速老龄化是重要原因之一。

  三是为老社会服务的需求迅速膨胀。目前,中国老年人口的高龄化、老年人家庭空巢化趋势比较明显。2005年,中国80岁以上的高龄老年人超过1600万人,纯老年人家庭占有老年人家庭的比例城市约为40.3%,农村约为37.8%,并在继续增加。加上老年人中的病残人口,需要照料服务的数量是很大的,而现有社会服务的发展相对滞后。

  以养老机构和床位数为例,2005年底,中国各类老年社会福利机构达到3.95万个,总床位149.7万张,平均每千名老人仅占有10张床位。发达国家平均每千名老人占有养老床位数大约是50-70张。按照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的调查,约5%的老年人希望入住养老机构,这样算下来,也要700多万张床位,差距较大,亟须加快发展速度。

  四是与城市相比,解决农村老龄问题的压力更大。中国老年人口的近60%分布在农村。农村老龄化程度比城镇高1.24个百分点。同时,农村绝大部分地区尚未建立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还处在试点阶段,农民的养老、医疗社会保障有待加强。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农村的养老、医疗等方面的压力相对城镇将更加突出,西部和贫困地区尤为严峻。
第4个回答  推荐于2018-10-08
社会人口老龄化所带来的问题,不仅是老年人自身的问题,它牵涉到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诸多方面,带来一系列的问题。

1.社会负担加重

老年人口负担系数(60岁以上人口/15~59岁人口的比例)1999年为1:8.2,2000年为1:6,据联合国统计预测,2030年为1:2.2,即2个劳动人口就要供养1个老年人。另外,国家支付退休金也逐年增加。

2.社会文化福利事业的发展与人口老龄化不适应

国家在经济不发达的基础上,社会福利及社会保障体系尚不完善,远远不能满足老龄化社会中老年人日益增长的需求。

3.家庭养老功能减弱

随着人口老龄化、高龄化、家庭少子化,传统的家庭养老功能日趋削弱,养老负担越来越多地依赖于社会,能否解决好老年人口问题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发展与稳定。

4.老年人对医疗保健、生活服务的需求突出

老年人发病率高、生活不能自理的比重高,老年病又多为肿瘤、心脑血管病、糖尿病、老年精神障碍等慢性病,花费大,消耗卫生资源多。对国家社会和家庭构成极大的负担,医疗保健护理系统首当其冲地迎接了挑战。预计不久的将来,医务人员约有一半的时间用于老年人的医疗、护理、康复及照顾上。

为了适应人口老龄化的发展,目前,许多国家或地区都在积极探索和制定相应的对策,全社会都在为老年事业积极地努力。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