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属能力低的时候,领导应该怎么办?

如题所述

任何主管都会发现,下属中总是有那么一些人,尽管工作态度很认真,能吃苦,听指挥,但工作总是干得不如别人好,有些力不从心。对于这些人,如果放弃不管,无论是对事业还是对他们个人,都是极大的损失。

一般的主管,往往只垂青于那些才华横溢、有突出成就的人,经常表扬他们,提拔他们,而很少注意那些能力低、成绩差的人。这样的主管,实际上还是不懂得怎样调动人、培养人。因为在一个单位里,才华出众的毕竟只是少数,而平庸的则是多数。如果扔下这些人不管,整个职工和干部队伍素质就上不去,工作也不可能真正搞好。

那么,怎样帮助那些能力低的人呢?

1.帮助他们消除自卑感

人一自卑,即使有能力也很难发挥出来。其实,除了少数“尖子”以外,其余一般人的能力相差并不悬殊。如果能使他们增强信心,消除压抑能力的自卑感,他们甚至可以取得与“尖子”一样的成果。这同体育比赛差不多,如果见对方占了优势,便心慌气馁,势必打不出水平,越比越输;如果能增强信心,重整旗鼓,发挥全部力量努力拼搏,则不但可以扭转败局,而且可以压倒对方,转败为胜。所以主管要亲近这种人,同他们交谈,列举他们的优点和成绩,证明他们并不比别人能力差多少,也一样可以干得漂亮些,使他恢复与人等同的思想意识,从而激起他们的上进心和自信心。

2.要加强指导

对这部分人,需要比领导别人多花一点精力。给别人布置工作,交代清楚就可以了,给这些人布置工作,要更明确、具体一些,不仅交任务,而且要交途径、交方法。在其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主管要加强指导,帮助他们克服困难,排除障碍,使之不断丰富经验,满怀信心地发挥自己的才干。但需要指出的是,主管不能手把手地教他们一辈子,必须在提高他们自身能力上下工夫。也就是说对能力低的人帮助,最好的办法不是“喂”他们,而是要想办法使他们会多动脑筋“自己飞起来”。

3.不要伤自尊心

社会上各种人历来都有重体面的传统,认为“有伤脸面”和“无脸抬头见人”是最大的耻辱。所以,绝大部分人都“宁愿身受苦,不愿脸受热”,特别是那些能力低、有自卑感的人,自尊心更强。因此,主管在做工作时,不要损伤他们的自尊心。譬如,在分配工作时,不但要考虑如何使他们完成任务,而且要采取能使他脸上有光的奖励办法。需要批评时,也不要伤害人家的感情和人格,把人羞辱得无地自容,那样容易使他产生敌对心理,或从此自暴自弃,破罐破摔。

正如美国成人教育专家戴尔?卡耐基所说:“我们常常无情地剥掉了别人的面子。伤害了别人的自尊心,抹杀了别人的感情,却又自以为是。我们在他人面前呵斥一个小孩或下属,找差错,挑毛病,甚至进行粗暴的威胁,却很少去考虑人家的自尊心。其实,只要冷静地思考一两分钟,说一两句体谅的话,对别人的态度宽大一些,就可以减少对别人的伤害。事情的结果也就大不一样了。”

4.让他们先出成绩

办法是找一些相对比较容易的工作让他干,完成得好,出了成绩,哪怕是小小的成绩,立即表扬鼓励,让他们从自己的成功中,看到希望,增强信心。凡是做过父母的人,都有这样的体会:孩子初学走路时,是那样的笨拙可笑,摇摇晃晃,刚迈一小步就摔倒,可是父母却为他迈出的那一小步而欣喜异常,赞不绝口地说:“太好了,走得太好了!”他们还蹲下来,张开双臂哄着孩子:“快来,宝贝,再试试!”在他们一次次地喝彩和鼓励下,孩子终于学会了自己走路。对待能力低的下属,也要采取这样的办法,随着其能力不断提高,要求也要随之提高。这样过不了多久,人才就培养出来了。

5.创造重整旗鼓的环境

有的人因为前一个时期没有干好,周围的人对他难免有看法,而且难以迅速扭转。有的人是因为工作岗位有碍于发挥他的专长,久久出不了成绩。对于这样的职工,可以考虑给他调换一下工作,把他放到一个新的环境和岗位上,便于他重打鼓,另开张。事实证明,这也是一个有效的办法。

6.必要时给点压力

“人没压力轻飘飘,井没压力不喷油。”在有些情况下,对下属给点压力是必要的、有益的。田径运动员在激烈竞争的压力下很可能比平时发挥得更好,演员面对观众进行演出,往往也比在排练大厅里表演得更出色。对于能力低的人,主管给他“吃点小灶”是必要的,但也不能因此而娇惯他们,让他们过于轻松。特别是当他们的能力有了一定提高之后,要时常给点压力,或是用语言“点”一下,或是用别人的事例“激”一下,或是在工作上适当“加点码”,使他把压力转化为内在动力,这样比单纯“保护”提高得要快。

没有员工不给力,只有公司机制没有杀伤力!

7.学习培训

如果条件允许,可以对这些人进行某些方面的业务训练,缺什么补什么,或是送他们去实习、培训,使之从系统的学习和实践中得到提高。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2-21
用一颗真诚之心感化不得力的下属。有一些下属自认为工作不得力,自身素质不高,又与领导相处不和睦,似乎在某领导手下永远不会有出头的日子,就自暴自弃。于是,领导有言他不行,领导有禁他不止,虽然没有与领导发生正面冲突,但时常在背地里与领导较暗劲,唱对台戏。在工作中有时明知自己做错了,或者明知这样做有不良后果,却抱着一种“反正我也不指望提拔,只要不犯大错,谁也把我毫无办法”的想法,我行我素。对此,领导不应不闻不问,听之任之,而应该随时与这些下属沟通思想,用一颗真诚之心去感化他们。有一位正如前面所说的下属,表面上在领导面前唯唯诺诺,背地里却出语中伤,他的很多有损于领导形象的话传到领导的耳朵里,领导却一笑了之。一次,单位聚餐,这位下属趁酒醉当众指责、谩骂领导,领导知道他喝醉了,便亲自把他送回家,他爱人一见醉熏熏的丈夫被他单位的领导亲自扶送回家,大吃一惊,便替丈夫道歉。第二天,这位下属知道酒后失态,见到领导无地自容。过了一段时间,这位下属的爱人生病住进医院,领导带人到病房看望。这位不得力的下属就这样被领导的一颗真诚之心感化了,摒弃了以往的成见,全身心地投入到了工作。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1-01-17

在工作中,我们可能会碰到各种各样的领导,遇见一个好的领导,我们不仅能够在事业上有所建树,而且工作也更加开心。判断一个领导是不是有能力,就看他的管理方式,而水平越低的领导,就越喜欢用这3种方式管理下属。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