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哪些

如题所述

大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白族扎染技艺、白剧、彩绘、白族吹吹腔、大本曲、鹤庆银器等等。

1、白族扎染技艺

大理白族扎染技艺历史悠久,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传承至今,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市周城村和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的大仓、庙街等地至今仍保留着这一传统技艺,其中以周城白族的扎染业最为著名,被文化部命名为“民族扎染之乡”。

2、白剧

白剧是流行在云南大理地区的少数民族剧种。白剧与白族民间歌舞“打歌”有关,它是由明代洪武年间从内地传入大理地区的吹吹腔戏和大本曲剧合流而形成。

3、彩绘

白族建筑彩绘是在建造王宫、寺庙的过程中,工匠对建筑进行一定的装饰绘画基础上产生的。《南诏图传》中的“修廊曲庑”图,表明了南诏、大理国时期是白族建筑开始广泛使用彩绘的时期。

4、白族吹吹腔

白族吹吹腔是以唢呐为主要伴奏乐器,以鼓、钹、锣、镲、梆子等打击乐器相配合的一种古老民族剧种。每年农历大年初二至初四,各地白族群众汇集在村中古戏台前,观看吹吹腔表演。

5、大本曲

大本曲由白族民歌发展而来,通常用汉字白语写成曲本,句法主要是“三七ー五”句式,即“山花体”式,曲调有三腔、九板、十八调。每个曲本因内容和题材不同,所选板调也不相同,通常是由一人坐唱,一人以三弦伴奏。

6、鹤庆银器

大理鹤庆新华村银器制作源于唐朝的南诏国时期,千年前,这里的银匠们沿着古丝绸之路、茶马古道西突北进,在东南亚、西域、藏文化区、汉文化区留下了密密匝匝的脚印,鹤庆新华银器由此蜚声。明代开始,这些“走夷方”的银匠开始在自己的家新华村建立起作坊,用茶马古道之便,借马帮之手,让新华银器遍布周边各地。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