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岛、李白和刘长卿同为寻隐者不遇,分别写出来什么心境?

如题所述

寻隐者不遇,是中国古文诗词里一个很重要的主题。所谓隐者,大都处江湖之远,淡泊宁静,做着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慕名拜访而来的人,也多是当时的文人名士,但往往难以相遇。有的是因为机缘不巧,有的则是自我任性而去,不同的人写出了不同的心境。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这首《寻隐者不遇》是唐代诗僧贾岛的作品,诗人拜访一位隐者却没有遇到而因此有感而发。文字高度凝练却意蕴丰富,诗人与童子在一问一答之间,将诗人的心境与隐者的形象体现得淋漓尽致,引发人无穷的想象。

寻隐者不遇,诗人问询童子之时,必定充满了焦急与期待。童子平静而简单地回复师傅是去山里采药了,只是不知在哪片白云萦绕的深山野林之处。此时的贾岛,既充满了不能相见的失望之情,也充满了对于隐者高山仰止的仰慕之情。

这样一个远离红尘的世外高人,不问世事,却心怀济世救人的悲悯之心。处江湖之远,过着闲云野鹤般的生活,却不忘自己亲自采药,福荫后世。顿时,在贾岛心中,这位隐士的形象,如松之挺拔苍翠,如云之高洁深远。

一路经行处,莓苔见履痕。

白云依静渚,春草闭闲门。

过雨看松色,随山到水源。

溪花与禅意,相对亦忘言。

这首《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是唐代诗人刘长卿的作品,同样寻访道人不遇,却在这一路的山水相逢中,悟到了自己的禅意。通过对一路所见清幽宁静的环境描写,也烘托出这位隐者志趣的超尘雅洁。幽人虽未谋面,心境却在宁静山水中得到净化。

“溪花与禅意,相对亦忘言”,这是诗人此次出行最大的收获。幽静的山林溪水,淡雅的花木草林,在与自然的零距离接触和关照中,诗人也得到了佛祖拈花一笑的禅意。只是,这样的禅意,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就像陶渊明所述“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就这样一路返回,想必刘长卿也不会落寞,不会怅惘。因为,不管他出于什么原因来找这位道士,但他已经悟到了属于自己的禅意,心灵得到了净化。就像《王子猷雪夜访戴》,即使忽然离去不待君归,也没有什么遗憾,因为 “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 

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雨浓。

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

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

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

这首《访戴天山道士不遇》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作品。诗人描述了寻访隐者一路所见所闻,景色优美,情致婉转。全诗未写“不遇”二子,却句句写不遇之意,更在末句用一“愁”字,点名不遇之惆怅与失望。也从侧面烘托处这位隐者世外桃源的清幽环境与高洁情致。

尤其颈联“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这一句,更令后人喜欢,描写出环境的深幽宁静。“林深时见鹿,海蓝时见鲸,梦醒时见你 可我,树深时雾起,海深时浪涌,梦醒时夜续,不见鹿,不见鲸,也不见你”的灵感,想必就出自此诗吧。

追寻贾岛、李白与刘禹锡这些伟大诗人的笔触,我们也仿佛一路与山水相逢,与禅意相撞。他们似乎寻隐者不遇,但也都找到了属于自己理解或者领悟的诗意与禅意。同样我们与这些诗人未曾谋面,但也仿佛一路永相随,收获到属于自己的诗意与禅意。

诗人一路追寻,即使初始的目的没有达到,但也在这个过程中心灵得到净化。当下的我们,对于生活有不同的诉求,但也应该如这些诗人一样,学会在过程中懂得欣赏,从容一点,淡定一点,也希望拥有“溪花与禅意,相对亦忘言”的感动。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